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新春走基层】识字

 2025/02/12/ 08:3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宋振峰 谢晓玲 范海瑞

【新春走基层】

识字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宋振峰 谢晓玲 范海瑞

  “走啊,王嫂,识字走!”70岁的景凤芳拿起手机,约起了80岁的邻居王嫂。

  又是个周四下午。两位七八十岁的老太太,相互搀扶着,边说边笑前往金昌市金川区桂林路街道宝星里社区的“快乐老年识字班”。

  对于她们来说,这是每周雷打不动的功课。在识字班,还有20多位60岁以上的老姐妹等着她们。

  宝星里社区位于金昌市中心,居民大多是金川集团退休职工。其中,近五分之一是老人。

  除了逢年过节上门慰问、表演节目,如何更好地服务老人?桂林路街道党工委下起“绣花”功夫,派网格员走门串户,问需于民。

  “现在吃得饱、穿得暖,生活好得很。就是咱一把年纪的人了,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能不能让我学着认个字?”快60岁的张桂兰拉着网格员的手,不无遗憾地说,只因她小时候家里穷,没上过学,一辈子都不识个字,干啥都不方便。

  张桂兰这样说,景凤芳这样说,社区十多位像她们这样的老太太都有此心愿。

  百姓事,无小事。宝星里社区党委书记王永强上了心。2023年3月24日,社区一间会议室变成了“教室”。包括景凤芳在内的16位老太太端端正正地坐在课桌前,“快乐老年识字班”正式开班喽!

  从社区退休的郭永梅,志愿当起了老师。她找来一年级语文课本,给这些老年学生一笔一划教起来。

  识字班,也不光教识字,还教绘本,讲故事,读诗词。老太太们没想到,一个个方块字组合在一起,如此妙趣横生。慢慢地,来上识字班的老太太越来越多。最多时,教室里坐了60多位老人,最大的是86岁的任桂莲。社区里志愿轮流教书的老师也增加到了6位。

  每个季度,社区还会评选出识字班的“优秀之星”“全勤之星”,“我已经得了三张奖状了!”景凤芳有点得意地告诉记者。

  “会认字,一下方便多了。”景凤芳一连迭地道起了识字的好处:上超市买菜,能认得价目表,搞清啥菜是特价;吃个药,能看明白说明书了……

  令景凤芳更为骄傲的是,如今的她,不仅会写自己的名字,还能读书念诗了。

  在桂林路街道举办的2024年中秋音乐诗会上,景凤芳和识字班的其他11名同学,“人生第一次”登台表演诗朗诵。她们朗诵的是泰戈尔的诗歌《用生命影响生命》——“把自己活成一道光/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光/走出了黑暗……”

  听着这些花白头发的老人们深情朗诵,是才学了一年多时间的“丰硕成果”,台下观看的居民们手掌拍红了。一些人感动得眼角都湿润了。

  “我自己也激动得流了泪。过去哪敢想,自己这辈子还会识字念诗呢?”景凤芳说。

  借着识字的光,景凤芳的晚年生活打开了一扇新窗口,闪耀出别样的光彩。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甘肃网原创作品。

2.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每日甘肃网对外版权工作统一由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甘肃云数字媒体版权保护中心有限责任公司)受理对接。如需继续使用上述相关内容,请致电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联系电话:0931-815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