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隔离病区里 感受生命的温暖

 2020/04/10/ 11:28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金奉乾
_DSC1341.JPG

护士在病房里消毒 金奉乾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金奉乾

  疫情当前,许多与生命有关的故事,温暖着这个春天。

  3月17日,天气晴朗。记者和其他3位同事“全副武装”,第一次进入新肺炎患者救治隔离病区,第一次与新肺炎确诊患者面对面,记录发生在病房里的抗故事……

微信图片_20200402120930.jpg

在医护人员帮助下,记者穿防护服(兰州市肺科医院提供)

  出征病区

  没有动员,也无须动员。

  3月17日8时30分许,兰州市肺科医院感染科大楼二楼清洁区一派忙碌的景象,记者被排入当天进入隔离病区的医护班组,测完体温,在表格上签完字后。护士长王小红告知:“‘三区域两通道’布局和穿脱防护服的流程一定要记牢。”“三区域”即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两通道”为患者通道和医务人员通道。

  “一定要了解清楚病房进出风口,进入病房后尽量到进风口。你们带进隔离病区的采访设备,采访结束后暂时无法带出来,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消毒处理后才能交给你们。”王小红再次叮嘱记者。

  规范穿防护设备是保障不被感染的第一道障。在护士帮助下,记者按照流程开始洗手、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一次性帽子、穿消过毒的沙滩鞋、穿第一层鞋套;再穿防护服、穿第二层胶靴、第一层手套、第二层手套;穿隔离衣、护目镜、防护面。每个步骤环环相扣,全部穿好已经过去了40多分钟。

微信图片_20200404120737.jpg

周莹在采集咽拭子(兰州市肺科医院提供)

  无畏救治

  在整个感染科大楼上,记者是毫无经验的“新人”,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裹在身上,还未“出征”,已经出汗了,护目镜上渐渐有了水雾。

  “请紧跟我们走,最后一位请关上门。”

  “这是我们进入半污染区的通道,再过三道缓冲区,就进入收治新肺炎患者的隔离病区了。”

  ……

  很快,就进入了沉寂的隔离病区。通过狭窄的病区通道,隔着玻璃,记者看到病房里的患者,他们有的在看手机,有的在打电话,有的在房间里锻炼身体……

  当和他们目光相对的那一刻,记者瞬间感受到了从他们眼神中流露出的渴望,那是对健康的渴望,是对团圆的渴望……

  护士长王小红介绍,在四楼的病区,共有7位确诊患者。

  “你好,今天感觉好些了吗?看你的脸色、心情各方面感觉还不错,我来给你咽拭子。”周莹说着将装满病毒样管的小盘子放在病床边的小桌上。隔着尚未完全起雾的护目镜和防护面,记者能感觉到了周莹眼神中的温暖。相信,此刻这位患者也一样。

  “谢谢,谢谢你们的关心,今天我感觉还可以,一定好好配合治疗。”这是一位年轻的患者,他很配合医生的工作。

  核酸检测是诊断新冠肺炎的标准之一,因被感染风险很大,有人将采集咽拭子的医务人员称为“与死神打交道的人”,也有人将他们称之为“排雷英雄”。而在救治病区里,几乎每天都有医生在“排雷”,他们将风险留给自己,为患者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

  周莹让患者将嘴张开,迅速将压舌板伸进患者口腔,压住舌头,嘱咐患者咳嗽一声,再用消毒棉签,从其咽部成功采样,动作一气呵成。

  “看似简单,背后却隐藏着极大的风险。在采样过程中,病人可能会因为咽部不适忍不住咳嗽,即便我们全副武装,也存在被感染的风险。”周莹说,从兰州市肺科医院收治第一例患者起,她就多次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为患者采集咽拭子。

  兰州市肺科医院二病区主任、第六救治梯队专家组成员张文丽说,为了科学、高效做好患者救治工作,我省成立了省级中西医专家组,协同院内专家组,从整个院感流程到患者的诊疗方案,按照“一人一方案”“一人一团队”原则反复商讨,确保尽早、及时、全程配合使用中医中药治疗。严格执行国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普通型患者在轻型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等对症抗病毒治疗,在早期的治疗中均及时给予中药治疗,逐一辨证施治。 

微信图片_20200403155855.jpg

为患者输液 金奉乾摄

  疫情发生后,王小红积极请战,请求进入重症病房。为了更好投入战“疫”,大年三十,王小红将两个孩子送回了老家。

  “护士长,谢谢你帮我办理的国内手机卡,要不然都没办法和家人联系了。”身穿防护服,如果不看隔离衣上写的名字,一般人很难分辨出谁是谁。然而,患者吴靓(化名)一眼就认出了王小红。

  “你呀,说这话就见外了,这是我应该做的。国外的电话费,而且不方便,回来了就用国内手机卡,划算。”王小红笑着说。

  ……

  采访期间,记者发现王小红和病区里的每一位患者都亲如家人,他们之间总是有说有笑。

  生命相托,重于泰山。

  “我们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患者总是不停地说‘谢谢’,也带给我们很多感动。”王小红说,除了采集咽拭子之外,医护人员还要为患者静脉采血、输液、送饭、送药,对病房消毒、清理垃圾……对于情绪低落的患者,还要和他们聊天,疏导他们的情绪。对于呼吸衰竭等危重患者,还要进行气管插管等一系列紧急抢救。在隔离病区里,每一位患者的生活起居都需要医护人员照顾。每当换班时,护士们已近虚脱,脱下防护服,她们的脸上都被口罩勒出深深的红印。

  当天中午12时许,正是午饭时间。许多医护人员开始为患者送午饭,他们根据袋上的姓名,分别将每位患者的饭菜通过“传送”及时送入病房,因为身穿厚厚的防护服,当护士们将三、四楼的饭菜送完后,已是汗流浃背。 

  29岁的吴是一名留学生,今年3月初,当地暴发新肺炎疫情,3月4日,他和妻子及4个月的儿子乘民航包机回国。

  “当地疫情形势非常紧张,在我们最无助的时候,是祖国给了我们希望。”吴说,他清楚地记得,当登上飞机的时候,看到座位上的国旗时,他激动得热泪盈眶。

  回国后,吴靓核酸检测为阳性,确诊感染了新肺炎。3月5日,他被送到我省新肺炎省级定点医院——兰州市肺科医院救治。

  “我真的非常害怕,甚至绝望过,尤其是想到家人和孩子的时候……”吴说,在这个陌生的地方,医护人员给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陪他度过了人生中最痛苦、最灰暗的阶段。

  “这些天来,医护人员对我进行了精心治疗和照顾,还有每次送来热乎乎的中药汤剂,虽苦,却很有效。”当着记者面,吴靓念了一首诗:悬壶济人世,妙手回春意。往来奔波苦,治病救人功。

  吴靓说,在兰州,他感到了人间的温暖,看到了人生的希望。他最想说的是:“谢谢祖国,谢谢甘肃,感谢医护人员!”

微信图片_20200402121003.jpg

记者在病房里采访 (兰州市肺科医院提供)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