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精准对接的就业扶贫
2月10日,甘谷县六峰镇腾达实业公司的扶贫车间复工后,转产口罩等防疫物资。此前,这家扶贫车间主要生产各类服装。扶贫车间负责人张维林说,扶贫车间转产生产口罩,不仅可以为防控一线保障物资供应,也让更多贫困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挑战,就业扶贫如何破冰,才能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快马加鞭缓解农民工就业这个燃眉之急?
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调研排摸,打出了一套稳岗就业“组合拳”,提出了有组织对外输转就业一批、县内企业和建设项目带动就业一批、扶贫车间复工复产吸纳就业一批、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一批等“四个一批”办法,按照“一户一策、一人一案”“一对一、人盯人”工作思路,突出劳务有组织输转“点对点、一站式”服务,采取包车直达、点对点、一站式、下车门进厂门等方式,大力组织实施扶贫车间、公益岗位等工程,集中优势资源,持续扩大组织输转的规模和质量,全力促进全县农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劳动力输转就业创收。
甘谷腾达职业技术培训学校探索推行“订单式招生、学徒制培训、组织化输转、一条龙服务”的劳务培训输转模式,依托腾达“劳务400云平台”,实现了用工信息、技能需求、培训内容的网上精准对接,有效解决了培训与用工需求脱节问题。今年以来,县上先后安排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0万元给予务工群众交通补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培训贫困劳动力,最大程度保障农民工返岗复工,累计完成组织化输转农村青壮年劳动力9.4万人。
六峰镇六峰村村民蒋小珍,今年38岁,这几年因为照顾两个孩子不能出门打工,全家生活仅靠丈夫务工收入来维持。特别是今年受疫情影响,外出务工成了大问题。六峰村扶贫车间创办后,她报名参加培训学习缝纫技能。刚开始技术不熟练,出活慢,一个月能领工资1500多元。后来随着技术的娴熟,她一个月能挣2500多元。
蒋小珍说:“现在边照顾孩子边上班,收入稳定了,生活也有盼头了,整个人的精气神也好多了。和以前在家照顾孩子相比,更重要的是自己有了收入后家庭的气氛更和谐了,日子过得越来越幸福了。”
扶贫车间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至关重要。县委、县政府按照“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户参与”的思路,探索推行“企业+车间+贫困户”模式,鼓励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把生产车间和培训课堂设立在村一级,积极打造贫困群众家门口的“扶贫车间”,既让贫困群众就业增收、照顾家庭两不误,又让企业降低了用工成本。累计建成运营“扶贫车间”72家,目前已全部复工复产,带动群众就业2500多人。
2018年以来,甘谷县按照卫生保洁、道路养护、巡河护水、生态护林、养老服务、护理送医、就业社保、治安及设施管护“八大员”岗位设置,在全县405个行政村设置了2402个岗位。今年,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在全县405个行政村、3个未脱贫村、23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新开发岗位940个。其中包括408个临时性防疫消杀员岗位,405个爱心理发员岗位,127个保洁、护林、护路等“八大员”岗位。408个临时性岗位已完成人员选聘,全部安置到岗,532个岗位正在进行选聘。截至目前,全县累计设置岗位3342个,每个行政村平均岗位数达到8.25个。
赵换弟是八里湾镇赵家湾村村民,丈夫常年在外务工,家里有3个在校学生。她一边在家种地务农,一边照顾孩子,维持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丈夫肩上,日子过得较为拮据,刚刚超过脱贫标准。
村委发布公益岗位“八大员”招聘公告后,她赶紧去了解招聘政策,向村委递交了申请书。通过村委审核、“两委”班子会议审议、公示、岗前培训等环节,她顺利被选聘为环卫保洁员,工资每年1.2万元。说起这事,赵换弟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如今,甘谷每年完成培训3万余人次,年均组织输转劳务11万人次,创劳务收入20亿元以上。
相关新闻
- 2020年04月23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金昌 特色产业促增收
- 2020年04月22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金昌】致富领头雁 群众贴心人——金昌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基层一线干部见闻
- 2020年04月22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金昌:贫困户变身致富典型
- 2020年04月21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看金昌】扶贫车间里的“夫妻档”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