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心理门诊】有些消化不良是“心病”所致

 2020/05/13/ 07:24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刘姿含

【心理门诊】

有些消化不良是“心病”所致

  刘姿含

  “国庆后总是感到腹部发胀,咕噜作响,隐隐作痛。”刚过50岁的孙老师向接诊医生诉苦说,“患胃癌的丈夫离开人世一年多来,这种病就让我寝食难安。”

  随后,胃镜、肠镜等相关检查并未发现她的消化系统有明显病变,最后诊断为浅表性胃炎。在常规药物不见疗效的情况下,医生在原有药物中加入了小剂量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那些胃肠症状竟然逐渐得到控制。

  后来,一位曾经做过护士的邻居吃惊地告诉孙老师:“你这种病叫做功能性消化不良,怎么吃治疗精神病的药?”吓得孙老师立即停止用药,腹部胀痛、排泄异常的症状再次使她无法正常生活。

  这是一种情绪的“感冒”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种很多人再熟悉不过的疾病,25%-30%的人在一生中都曾受到这种疾病的困扰。功能性消化不良占消化疾病门诊患者的1/5-2/5,这种情绪上的“感冒”与躯体上的感冒一样事出有因。考试前由于紧张而寝食不安,长期的悲痛、恐慌或思念让人茶饭不思、恶心乏力,都属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所谓“功能性”,就是胃肠器官没有病变。

  由于胃肠的蠕动和分泌功能主要受植物神经(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这两个系统的支配中枢在大脑皮层所处的位置与情感中枢相近,所以容易受到环境刺激及情绪变化的影响,胃肠顺理成章地成了对情绪变化最敏感的器官。这种胃肠病又称“神经胃肠病”。

  因此,医学家们提出脑-肠轴的概念,认为脑、肠相互作用,而大脑可以分泌肠肽类物质影响肠道的蠕动和感觉,而情绪的起落和心理的变化是影响脑-肠轴的重要因素。

  确诊前排除其他病患

  胃镜检查能够查出胃部的细微病变,曾有学者对数千名消化功能不良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发现约56%的患者存在浅表性胃炎。这种在健康人群中也相当多见的病变只是胃部的一种功能性改变,不会对人体造成损伤。因此,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并不需要大剂量地服用胃药,长期滥用药物反而会伤害胃黏膜,从而加重消化道的不适。

  但是,饱胀感、烧心、打嗝、腹部疼痛、大便异常等众多的症状让医生难下结论,其中也可能确实隐藏着危险,比如胆囊炎、胆结石、肝脏和胰脏疾病等,甚至是胃癌的先兆。不过,做过胃镜检查、上胃肠道钡餐造影、腹部B超和各种化验还没发现大的病变,比如出血、溃疡、糜烂、肿瘤等,那么,就只有功能性消化不良一种可能了。

  心理治疗更重要

  不同的症状代表不同类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上腹胀满不适的蠕动障碍型患者,治疗以促胃动力药物为主。少数以上腹疼痛为主要表现的溃疡样型患者则应以服用抑酸剂为主。胃黏膜保护剂虽也常用,但居次要地位。加强胃动力、助消化、消腹胀,附加适量精神药物是用药原则。多数病人只需要治疗几周,仅有少数患者需要更长时间的治疗。然而,有些病人实际上可能是抑郁症患者。

  更重要的治疗是对“心”的调理,必要时需要服用适量的抗焦虑、抗抑郁药物。但是,药物的选择、剂量与疗程的掌握应遵循个体化原则,视患者具体情况和病情变化而定。不宜随意自行变更用药,否则,精神药物的不良反应对脏器的损伤将使治疗于事无补。

  医生需要给予患者生活、饮食方面的一些劝告,进行适当的心理疏导。除了停止服药,语言刺激和恶性事件都会扰乱患者的情绪,影响治疗,导致病症复发甚至加重。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