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城市——武威市高起点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述

 2020/06/03/ 06:32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于光虎 尚禾 张婷

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武威市步入创城快车道。

  四

  时下在武威,当你问及这个城市的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在哪儿,大家都会清楚地告诉你。因为,这既是通向“政务高速公路”的“道口”,更是体现优质服务的“窗口”。走进政务大厅,电子大屏幕上滚动播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在电梯口的一块指示牌上,标识着每层具体窗口单位。“来到这里就有工作人员主动提供帮助,服务周到、热情、迅速。在很短时间内,我要办理的相关手续就都办好了。”刚刚办完事的市民王丽对政务大厅的政务服务非常满意。

  不仅仅是王丽,其他市民也表达了同样的心声。“没想到办事会这么快捷、方便,让我少跑了很多路。真是太棒了!”在市场监管窗口办事的市民张梅连连称赞。

  在市场监管、教育卫生等服务窗口,服务台上摆放着《市民文明手册》《诚信宣传手册》等,市民通过宣传单页了解业务办理流程……在这里,市民可以享受“一窗式”的管理、人性化的服务体验,处处都可以感受到工作人员优质、热情、文明的服务……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过程中,对于市民反映强烈的城市管理、窗口服务等突出问题,武威市坚持集中整治和常态化管理相结合,对症下药、补齐短板,紧紧围绕政务、法治、市场、人文、生活、社会、生态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扎实推进“八大环境”建设,将“创城”工作从“外延”向“内涵”转变,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带来的普惠与福祉。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建设成效明显。全面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在全省首推节假日服务“不打烊”,率先开通“政务快递、免费送达”服务,实现到政府办事“零跑腿”的目标。2019年,全市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6.21万件,在线受理率、申报率均为100%,居全省前列。

  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建设有序推进。建成首个市级法制广场,广泛运用微博、微信、12348法网、手机APP开展法治宣传工作;建成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4个、乡镇法律服务站102个、村(社区)法律服务工作室1477个。

  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体系不断完善。市场监管部门创建放心消费示范单位30家,授牌表彰27家诚信企业和27家诚信示范店。创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个,省级放心肉菜示范超市3家,市级4家。武威市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由2018年底的247位提升到了2019年11月的179位。

  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质量大幅提升。凉州区南园九年制学校、牌楼小学已开工建设,发展街小学已交付使用。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2019年市本级公共财政对基本公共文化投入14887.3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44%,市体育馆、市博物馆、市图书档案馆、天马影剧院建成投运;组织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0余场次、系列群众文化惠民活动186场次,并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推进建设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市级平台已全部完成部署。举办“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援助月”等专项招聘活动和常态化举办“星期六招聘日”等,促进就业创业。

  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得到加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信访积案大化解”专项行动,常态化打击整治“黄赌毒”、邪教、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构建公共安全体系,全市城市公共区域、单位技防安装率达到100%,102个乡镇(街道)和1129个村(社区)建立了综治中心。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资源得到保护。全市93个乡镇、2个生态指挥部已全部建立环卫机构,1115个行政村中除6个村整村搬迁原址无居民居住外,其他1109个村均配备了保洁队伍,建立了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实现了行政村保洁队伍全覆盖。

  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发展。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举办了武威市2018年度“新时代武威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会,并对50名“新时代武威好少年”进行表彰,评选2019年度“新时代武威好少年”20名,命名表彰第一届武威市文明校园55所。创建省级文明校园10所、全国文明校园1所。建立“城市社区家长学校”58个、乡村学校少年宫86个。建立市级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1个、县级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站点)3个。“我市不断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金种子’工程,积极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以道德讲堂和主题活动为平台,抓好道德、诚信、法制、环保、文明礼仪、民族精神及国防教育。”市教育局工作人员说。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