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机制 激发活力
——陇西县党建引领助力脱贫攻坚
人头攒动的陇西县首阳地产药材交易市场。
陇西县权家湾镇田家湾村的村民笑脸墙。
村民惬意地居住在干净舒适的楼房里。
陇西县权家湾镇各个村展示特色农耕文化。
食用菌种植产业农民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本文图片由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郁婕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蹇勇德 左玉丽 齐兴福 杜雪琴
7月3日,陇西县云田镇回岔村的养蜂基地迎来一批新“住户”:从外地新引进的100箱蜜蜂正式在这里安家,开启它们的“甜蜜事业”。至此,回岔村的蜜蜂养殖数量超过2000箱。“按照去年的蜂蜜价格算,今年全村的蜂蜜收入至少有400万元。”省总工会派驻回岔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杨三虎说。
近年来,回岔村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大力发展蜜蜂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产业,成功甩掉贫困帽子,实现整村脱贫。
这是陇西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事例。
陇西县以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举措为抓手,推动脱贫攻坚各项任务抓实见效。
扣紧“责任链” 选好“领路人”
脱贫攻坚是政治任务,也是全局大事。陇西县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联系群众优势,坚持抓乡促村,层层扣紧“责任链”,上下联动推进,为脱贫攻坚凝聚了强大合力。
县委勇担主责主业,为县四大班子党员领导干部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确定基层党建联系点220个,实行1名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定点带抓、1名组工干部跟踪督抓、1个联系单位结对协抓、1名乡镇班子成员指导包抓、1个驻村帮扶队蹲点帮抓的“五个一”工作责任制,定点包抓、跟踪督导党建示范点建设。
同时,把抓党建促脱贫业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每年与乡镇党委签订基层党建目标管理责任书,把乡镇直接责任落实到位。深化拓展“驻村代办、强基为民”工程,严格执行驻村帮扶工作队和乡村干部到村集中办公、统一食宿、轮流值班等制度,以此推动脱贫攻坚等中心工作任务落实。
此外,立足明确村党组织和书记在脱贫攻坚中的具体任务,分别建立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和问题清单,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厘清权力边界,把村级具体责任抓到底。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打硬仗,必须要选好精兵、点好强将。
2018年3月,在当地经营中药材的“能人”王想红被选举为双泉镇西岔湾村党总支书记。两年多来,王想红利用扶贫资金建立了肉牛养殖合作社,带动全村人发展肉牛养殖。如今,全村肉牛存栏量超过600头。
引进“能人”建强班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近年来,陇西县采取在县乡干部中“向下派”、农村致富能人中“择优选”、务工经商人员和退休干部中“往回引”、高校毕业生中“公开聘”、项目人员中“公开考”等措施,打造了一支谋划脱贫有思路、培育产业有措施、带领群众有办法的村级班子队伍。
与此同时,立足脱贫一线选拔使用干部,先后将7名扶贫实绩突出的乡镇党委书记推荐到副县级领导岗位,13名乡镇长担任乡镇党委书记,6名乡镇优秀班子成员提拔到乡镇长岗位。对245名扶贫一线业绩突出、群众公认度高的优秀干部进行了提拔使用,树立了以精准扶贫实绩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营造了大抓扶贫、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筑牢“桥头堡” 培育“先锋队”
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要建强基层党支部,使之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桥头堡”。
首阳镇禄家门村路边的一块空地上,10多座食用菌大棚已经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聚金棚”。正在大棚里采摘香菇的刘菊贤说:“我不仅摘蘑菇能挣到工资,年底还有股金分红,一年能收入1.5万元左右,日子比原来好过多了。”
2018年以来,禄家门村党支部通过产业扶持资金,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至目前,纯收入累计超过60万元。
一乡一载体,一村一特色。陇西县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桥头堡”作用,扎实开展农村基层党建“整乡推进、整县提升”行动,以党建促产业,以产业促脱贫,着力构建“一核多元”扶贫组织体系,有效提升了村党组织的组织力。
同时,县里深入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功能提升”行动,连续八年投入资金2亿元,对村和社区组织活动场所进行改造升级。积极推进农村“三变”改革,通过村党组织兴办经济实体、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等方式,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切实增强了村级造血功能和发展后劲。
打赢脱贫攻坚战,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还需要一支冲在一线、干在实处的党员干部“先锋队”。陇西县把脱贫攻坚一线作为党员干部锤炼党性、发挥作用的主阵地,把重心下移,将力量下沉。一方面实施能人入党行动,注重从青年农民、致富带头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大学生村官等优秀人才中发展党员,不断为农村党员队伍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县乡党校主阵地作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和甘肃党员教育智慧云电视平台,实施素质提升行动,累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11.2万人次。
激活“智囊团” 锻造“生力军”
近日,云田镇李家门村的很多群众都在悄悄地议论着一个话题:“听说村里的养殖合作社马上又要分红了,这次能分多少?”
“现在还没有决算出来,但肯定比去年要好,你们就等着数钱吧。”每次有村民问时,合作社负责人李新海总是这样说,言语间喜不自禁。
2018年底,在帮扶单位的支持下,云田镇5个村的1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李家门村建起了云田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计划养殖湖羊。但一个难题摆在了大家面前,零散养羊谁都会,养数百上千只羊,谁能拿下来?
云田镇党委经慎重抉择,最终将此“大任”降于镇里的自收自支人员李新海身上。当年50岁的李新海有养殖管理经验,而且在专门的农牧学校学习过。
专业的事就得让专业的人来干。在李新海的带领下,云田致富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于2019年底实现开门红:19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喜提”25万元分红。
人才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近年来,陇西县先后抽调120多名专家组成服务团队,指导建设产业基地61个,联系带动协会、合作社70家,联系项目73个,带动贫困户5500多户。同时,通过“人才基层服务行”工程、乡土人才“领头雁”计划、科技特派员助脱贫行动等活动,聚合人才力量,激活“智囊团”作用,以才智引领基层脱贫攻坚。
干部有担当,脱贫有保障。陇西县还十分注重将脱贫攻坚、一线锻炼培养和激励年轻干部担当作为有机结合,严把政治关、能力关、作风关、健康关“四个关口”,确保将最强最优的“生力军”派向脱贫攻坚一线,确保干部下得去、管得住、融得进、干得好。
相关新闻
- 2020年07月10日[专题]陇西县脱贫攻坚主题成就线上展
- 2020年07月12日甘肃省委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完成反馈
- 2020年06月20日[专题]舟曲县脱贫攻坚主题成就线上展
- 2020年06月27日[专题]甘肃省脱贫攻坚县(区)宣传周专题报道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