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告别“苦日子” 迈向“新生活”——崆峒区脱贫攻坚工作综述

 2020/07/15/ 22:48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朱宇鲲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朱宇鲲

  崆峒区位于国家六盘山特困片区,是全省58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区之一,2011年列入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区。

  一川两塬,三大贫困片带,后劲乏力的现实无法回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崆峒区抓住基础设施改善、富民产业培育、公共服务保障“三个关键”,全力以赴补短板,千方百计提弱项,倾心尽力惠民生。2018年9月,崆峒区退出贫困县序列。

  脱贫摘帽后,崆峒区对因病、因灾致贫的,及时建档立卡,实现扶贫对象应纳尽纳,并通过坚持一户一个方案、一户一个策略,精准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保障脱贫攻坚成果。至2019年底,全区累计实现105个贫困村、1.2万户4.88万人脱贫退出,贫困人口减少到451户1511人,贫困村退出率达到100%,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44%,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470元增加到6216元。

  季夏时节,行走在崆峒大地,一座座产业大棚拔地而起,一个个宜居村庄蓄势待发,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铺展开来……

?????o?3?é?¨?1?é¢??2-??? é?±??|è?????.png

崆峒区峡门乡颉岭村易地扶贫搬迁点。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钱彦虎

  一 换“穷貌”搬出新生活

  山大沟深,居住分散,道路狭窄崎岖,雨天一腿泥、晴天一身灰……是崆峒区南部山区群众的真实写照。自2015年起,崆峒区便将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作为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工作,让生活在村镇边缘、生活条件难以改善的深度贫困群众告别了土窑洞、吃上了自来水、走上了硬化路,通上了动力电,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

  见到宋万良时,他正在牛棚里添草、喂水,他把眼前这13头牛视为珍宝。去年卖了3头牛,收入了3万多元,穷了半辈子的宋万良感觉自己的“腰杆硬起来了”。

  不惑之年的宋万良曾是平凉市崆峒区峡门回族乡颉岭村贫困户。以前,他家住在山底下的土坯房里,一家人就靠几亩耕地维持生活,农闲时外出打工,一年下来收入不足万元。

  2015年,峡门乡积极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削山头,造平地,对分散居住在13个沟壑梁峁的76户农户进行了整体搬迁、集中安置,并在安置区建设肉牛养殖小区3处,养牛暖棚60座,实施人畜分离。

  宋万良搭乘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自己掏了1万多元就住进了80多平方米的砖瓦房,还分到了一座牛棚。

  “我们对迁出区土地实行退耕还林还草,采取大户承包、成本核算、收益各半的方式,种植山毛桃、核桃、李子等苗木,初步形成了以牛产业为主导,带动林果业共同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进一步拓宽了群众致富增收渠道。现如今,颉岭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仅靠养牛每年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颉岭村党支部书记马文成说。

  行走在如今的颉岭村,乡村通道路直通农户家门口,绿树成荫,村部文化活动广场设施俱全,一派幽静宜居的农村新气象。

  脱贫攻坚以来,崆峒区把易地扶贫搬迁工程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加快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最根本的举措,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村庄规划、生态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相结合,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253户92.3万平方米,其中贫困户C、D级危房改造2130户,全区危房改造率达到100%。实施易地扶贫搬迁2298户10088人,其中贫困户648户2393人,统筹配套基础设施、产业开发和公共服务,使贫困群众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_20200715105226.jpg

摘掉穷帽子的崆峒区麻武乡麻武村新貌。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张保勤

  二 改“穷业”培育富民产业

  脱贫攻坚的根本在于产业发展,如果没有产业,脱贫攻坚就没有根基。

  “昔日的麻武村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如何带领群众致富一直是个‘头疼’的事。”见到麻武乡麻武村党支部书记韩爱军时,他正在牛场和上门的牛贩子讨价还价。

  两年前,麻武萌牛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这里落地生根,建成双列式标准化牛棚5栋2000平方米,青贮池3座1200立方米,各种机械车辆一应俱全。这是麻武乡整合产业帮扶资金,盘活农村资源,引导农户通过土地、肉牛、资金、生产农机具折价等方式入股合作社,探索的“股份合作、保底分红、长期受益”的脱贫新路子。

  今年53岁的陈晓军在牛场打工已有两个年头了,电动铡草、机械操作样样熟练操作。合作社成立之初,陈晓军将自家的7头牛入股合作社,年底分得股金6000元,在牛场干活每个月有2400元的工资,年收入3万多元。依托养牛场,陈晓军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

  2019年年底,第一场萌牛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红现场会上,38户村民领到4.2万元的入股分红资金,6户群众分得了19430元的肉牛入股资金,33户村民领到33770元土地入股分红款,13户村民领到107164元劳务入股分红款……

  至目前,合作社共吸纳农户入股78户105.8万元,其中资金入股40户73万元,土地入股30户330亩,折资3万元,母牛入股8户31头,折资29.8万元。示范带动周边村民新增10头以上规模养殖户40户,冻配改良基础母牛2520头,有效推动了当地肉牛养殖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发展。

????????????_20200715192006.jpg

麻武萌牛牧业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肉牛养殖。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朱宇鲲

  依托牛产业,崆峒区将扶贫扶到根上点上。从2017年至今,全区养牛户增加了1500多户,基础母牛存栏增加了1.4万多头,有3124户贫困户依靠养牛实现了脱贫,占全区脱贫户总户数的28%。目前,全区共饲养肉牛18.7万头,人均养牛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占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以上,牛产业已成为全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群众真正过上了“牛日子”。

  三 推“三变”打造市场化引领

  崆峒区位于泾河上游,土壤肥沃,日照充足,地理气候条件独特,川区乡镇非常适宜蔬菜生产,发展蔬菜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在安国镇上李村蔬菜示范基地,村党支部书记武鸿斌看着即将装车的辣椒,打心眼里高兴。上李村素有种植蔬菜的传统,以前由于农户分散种植,品种繁杂,每到收获的季节,销路难、价格低,好产品卖不上好价钱。

  2018年,安国镇转变思路,全面推行“政府+合作社+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五位一体”产业发展模式,积极引进崆峒区华德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修建、统一种植、统一管理,形成企业管理、农民受益、合作共赢的经营机制。目前已流转土地300亩,建成日光温室170座。

  “去年我承包了两座蔬菜大棚,纯收入3万多元。”上李村李少平两口子算了一笔账,农忙时还要雇人采摘辣椒,每人每天80元的劳务费。这两年,李少平自己慢慢富了起来,还带动了村里的贫困户通过务工共同致富。

????????????_20200715191958.jpg

平凉阳光虎山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摘园。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朱宇鲲

  白庙乡贾洼村村民赵会琴在家门口打工已经尝到了甜头,既能照顾老人、给孙子做饭,还能有一份可观的收入。

  两年前,贾洼村立足城郊区位优势,按照“政府搭建平台、企业示范带动、农户入股分红”的工作思路,引进平凉阳光建筑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平凉阳光虎山农民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采用农村“三变”改革模式,以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助力脱贫攻坚。

  合作社成立以来,共吸纳贫困户和当地剩余劳动力60余人次就地就近务工,带动了当地农户发展农家乐,吸引了本村村民举家返乡创业,帮助30多户农户实现了增收致富。同时,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参与入股分红,增加了贫困户稳定收入,贾洼村10余户群众通过签订劳务输转协议加入合作社,用自己的勤劳和汗水换取报酬。

  脱贫攻坚以来,崆峒区将农村“三变”改革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文明结合起来,全面推广“国有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或产业大户+农户(贫困户)”“党支部+国有公司+产业联盟+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培育农产品龙头企业3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32家,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土地入股1.7万亩,入股分红2546户470.5万元,采取“保底分红+效益分红”的方式,带动1562户贫困户实现稳定收益。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