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本网原创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温暖的回响 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龙头新村的美丽嬗变

 2020/07/31/ 17:01 来源:每日甘肃网 记者 金奉乾

龙头新村一隅 金奉乾摄

  新甘肃·每日甘肃网记者 金奉乾

  仲夏时节,徽县大地繁花似锦,峰峦叠翠。坐落在江武公路边上的江洛镇龙头新村,宛若一块翡翠,镶嵌在青山绿水间。

  龙头新村,是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的新村庄。地震发生后,赵河、黄邱张门、沿川4个行政村的92户受灾村民搬到了这里。2009年6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龙头新村指导灾后重建工作,也留下了对父老乡亲的深深牵挂:“我一直惦念着这个地方。尽管路途很远,时间有限,但我一定要到这里来看一看。”

  2009年6月8日,习近平在村民陈志东家查看太阳能灶烧水情况。(图片来自于甘肃广播电视总台)

  过去,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条件艰苦,村民们一年到头靠天吃饭。住的是土坯房,走的是坑洼土路,点的是煤油灯,吃水要到山上,出行、就医、致富曾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如今,一排排整齐美观的房屋镶嵌山间,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纵横交错,一棵棵挂满果实的核桃树茁壮成长,还有那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汇成波澜壮阔的“脱贫答卷”。

美丽的龙头新村

陈智金老人翻看相册,回忆11年前的情景。

  “他问我灾后重建的房屋何时能入住,我回答说10月份就能入住。说实话,直到现在我的心里还很激动,感觉有了战胜困难的信心。”说起当时的情景,75岁的陈智金记忆犹新。那一年,陈智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他向习近平汇报了灾后房屋重建进展。至今,他家里还摆放着当时的照片,“你看,后面穿黑衣服的就是我……”

  7月6日下午,记者在龙头新村南侧的吴山上遇见村民赵斌时,他正在地里扁豆,不远处的一片长满杂草的空地上,一间土坯房格外醒目。

  “那就是我家以前的老房子,汶川地震后我们全部搬到山下的龙头新村,住进了宽敞的新房子。现在这半截土坯房留着放农具。”赵斌告诉记者,搬进龙头新村之后,他和乡亲们才真正体会到什么是幸福生活,“以前走的是陡峭的土路,种收庄稼都要靠人背,到江洛镇赶个集走路得半天。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不比城里人差,家具、电器、汽车都有了,每天回家还能洗上热水澡……”

赵斌家废弃的土坯房屋

陈志东拿着当年的烧水壶,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太阳能灶一天能几壶水、够用吗?”习近平的温暖话语,陈志东至今仍然记得。”那个时候,我在院子里正用太阳能灶水,一群人走了进来,一双温暖的大手握住了我,我激动得不知所措。他询问了我家灾后重建情况,看到院子里的太阳能灶就走过去用手摸了摸水壶……”陈志东说,短短几分钟,给全家人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和温暖。现在,大儿子、大儿媳和小儿子都在深圳务工,他和老伴在家种地、带孙子,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陈志东家的客厅

傍晚,村民们在悠然散步。

  11年来,龙头新村在重建中崛起,在感恩中书写新篇章。龙头新村党支部书记李存田介绍,当地村民备受鼓舞,大家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动力更足、劲头更大。特别是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产业富民政策惠及龙头新村群众,打出了政府引导、政策扶持、合作社带动、自我发展等一系列“组合拳”,不断培育壮大了苗木繁育、生姜种植、家禽养殖、中蜂养殖等产业。目前,龙头新村24户贫困户均已脱贫,全村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富民产业基础愈加坚实。

镇村干部向村民宣传黑猪养殖合作社入股、分红等事宜。金奉乾摄

  7月7日下午,龙头新村村委会一楼会议室人头攒动,镇村干部拿着青黑猪养殖产业相关政策文件,给在场的每一位村民讲清说。许多村民当场表示愿意入股,签署入股协议书。

  据龙头新村党支部书记李存田介绍,为了做大做强养殖产业,陇南市徽县将在龙头新村建一座规模达500头的青黑猪养殖合作社,已在该村6社选址。

  未来,龙头新村将继续发挥生态优势,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让龙头新村的“绿水青山”带来源源不断的“金山银山”,将龙头新村建设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村庄。

  盛夏七月,流光金,龙头新村正用自己的美丽嬗变,演绎出一曲曲扶贫攻坚的动人乐章。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