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苹果“链”出大产业
——宁县拉开架势构建现代苹果产业体系侧记
陇东报记者 李建强
8月的宁县,天蓝水绿,沿着宁正长二级公路沿线一路走来,道路两边一排排依水泥柱而栽的矮化果树整齐排列,枝叶间一颗颗泛青透红的苹果长势喜人。
作为全国优质苹果核心产区,近年来,宁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书记林铎“拉开架势构建产业体系”的指示要求,把苹果作为农业首位产业,以工业化思维、现代化理念、标准化方式,持之以恒做大做强苹果产业,逐步形成以“全覆盖科学化的规划体系为引领、全链条标准化的生产体系为核心、全网络品牌化的营销体系为支撑、全环节长效化的增收体系为根本、全方位一体化的推进体系为保障”的现代苹果产业“宁县模式”。
目前,宁县苹果栽植面积已达45万亩,其中矮化密植11万亩,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基地。
围绕“全”字,构建规划体系
走进位于早胜塬腹地的良平镇苹果产业扶贫基地,一棵棵果树一字排开,依偎在一根根水泥柱上,工人们正穿梭在树行间除草、拉枝……
“传统的乔化果树管护费时、费力,而且每亩地的产量不及现代矮化果树的一半。”提起传统乔化果树和现代矮化果树的对比,在基地务工2年多的早胜镇尚家村村民尚永贵感慨道,“现在这‘高科技’苹果树可了不得,不但可以一年开花、二年结果、三年丰产、五年盛产,而且从打药、施肥到采摘都可以实现机械化操作,省时省力,产量高。”
尚永贵所说的“高科技”苹果树,正是宁县紧盯“现代苹果走向世界”的目标定位,按照“全产业链、全循环链、全价值链”的理念,以工业化思维、现代化方式,拉开架势构建苹果产业体系的结果。
为了科学编制规划现代苹果产业体系,在严守基本农田红线的前提下,以适宜栽果区域全覆盖为目标,结合塬面、川道、台地、山区等不同地形,制定《宁县苹果产业发展规划》,因地制宜推行“五种栽培模式”,对水源丰富、规模经营的,发展自根砧模式;对水源条件较差的,发展中间砧模式;对双矮、短枝和乔化模式,尊重农户意愿,自主发展。
构建全产业链体系,少不了顶尖的龙头企业带动。从2014年起,宁县引进全球最大的浓缩果汁生产企业——陕西海升集团,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建园,探索形成以“三高五化”主要特点的“海升模式”,解决了传统苹果挂果迟、效益低、管理费时费工、标准化程度低、水肥投入大等问题,实现了全国苹果产业的一场技术革命。
据悉,2019年,宁县苹果产量达到50万吨,产值25亿元,带动农民年人均增收2727元。规划到“十四五”末,全县苹果面积将达到60万亩(其中矮化25万亩、乔化35万亩),产量达到100万吨,产值达到50亿元,人均增收4500元以上,实现全县“人均1亩果,户均收入1万元”的目标。
做活“新”字,构建营销体系
走进位于宁县和盛工业集中区正在兴建的西部苹果国际商贸港,“人类第四个苹果”的巨大牌子呈现眼前,商贸港还按照欧盟标准,建成国内首条水式输送分拣线海越20吨/时全自动分选包装线。
为深度挖掘苹果产业文化底蕴,不断提升宁县苹果品牌影响力,宁县坚持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自主品牌协同发展,在“庆阳苹果”公用品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西部苹果国家商贸港的平台作用,把基地生产有标准、果品质量按标准检测、销售后可追溯的优质苹果称为“人类第四个苹果”,并设计统一的包装、苹果logo,制定种植、管理、产品等标准,政府无偿提供品牌使用权,着力打造具有宁县特色、享誉全国的知名品牌。
宁县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创新营销模式,打造营销联合体,县内17家企业、294家合作社、4545户果农抱团组建苹果营销联盟,组成产业联盟。生产中,通过对接供货商,统一农资,由县果业托管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统一施肥、统一打药;销售中,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价格、统一包装,对接高端果进入百果园、沃尔玛等大型商超,中端果进入阿里巴巴、拼多多等电商渠道,将企业、合作社及农户的单家独斗变为抱团共赢,提高产业化水平。
线上线下同步发力,形成网上网下、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让全国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吃到宁县苹果。
在线上方面,宁县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作用,综合运用云模式,以庆新电商中心为带动,发展苹果销售网店200个、微商1800多户,拥有阿里巴巴、京东、天猫、拼多多等50多个固定客户,果品销往国内外20多个省市;利用抖音、快手等平台,组织电商企业、自媒体、网红达人在苹果基地现场直播,年线上销售苹果10万吨。在线下方面,宁县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设立营销中心7个,在华润万家等全国22个大型超市直销,与巴勒根国际贸易公司等国内外200多家经销商长期合作,年订单直销鲜果18万吨。
据悉,宁县大力推进两个“三品一标”建设,目前已完成绿色、出口、3A、有机、GAP(欧盟)认证5个15.3万亩,荣获第16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中国国际林业博览会优质奖等奖项23个。
做精“联”字,构建带贫体系
如何让更多群众通过发展苹果产业实现稳定增收,让苹果成为群众的“致富果”?
在良平镇矮化苹果栽植基地,段村村贫困户吴翠玲对基地带来的好处感触颇深,“2015年基地刚建立起来,我就来到基地报了名,每年最少能收入8000多元。除了务工收入,家里的7亩地还流转给了合作社。另外,入股合作社每年还能分红2000多元。现在有了三份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为保证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长远致富,宁县围绕贫困群众脱贫增收目标,大力推行以“三方联动、三变推动、品牌带动、党建促动”为主要内容的“331+”模式,实现最弱势贫困户与最优势产业、最强势企业、最广阔市场的紧密联系,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长远致富,村集体无钱办事、凝聚力不强的问题,也有效解决了合作社技术薄弱、经营风险较大,企业规模扩张缺土地、缺资金等难题,探索出了一条引领全国的矮化自根砧苹果全产业链发展,带动群众多渠道增收、高水平增收、长时间增收的新路子。
2019年4月25日,宁县在焦村海升基地举办苹果产业“331+”扶贫模式分红大会,按照16.8%的比例,共分红3392.3万元。贫困户每户最高分红8400元,村集体经济分红收入6.72万元,最高的村分红达到11.76万元,让贫困户、村集体尽享“三变”改革红利。
据了解,目前,宁县通过苹果产业“331+”扶贫模式累计为贫困户、村集体、一般农户分红6364.2万元,带动9472户贫困户稳定脱贫,全县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6万元以上。先后荣获“全国绿色食品(苹果)标准化生产基地县”“中国果业扶贫突出贡献奖”等称号,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重点支持的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08月27日静宁苹果“保险+期货”项目启动
- 2020年08月27日【沧桑巨变 饮水思源 全省58个贫困县脱贫攻坚主题公益广告】礼县苹果 礼尚往来
- 2020年08月18日“家庭农场”:苹果触网,销路更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