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全媒体集中宣传讲好白银故事】小蘑菇撑起“致富伞”

 2020/09/07/ 18:04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安置区内优美的环境

  新甘肃客户端记者 李萍

  “只花了7500元,我们一家三口就住上了新楼房,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39岁的陈军娃一家曾经住在白银市靖远县贫困程度最深、脱贫难度最大的若笠乡。

  山大沟深,脱贫不易。要想啃下深度贫困这块“硬骨头”,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让村民走出大山。2019年8月,若笠乡2493名贫困户搬到了离县城只有5公里的碾湾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

  陈军娃在新家里

  “以前家里虽然有十几亩地,但只要不下雨地里就没有收成,日子过得很难,现在我们搬进新楼房,生活和城里人一样,再不用烧炕、生炉子了。有时间,我还可以去附近的香菇产业园打工,每天能挣100元呢!”说起现在的好日子,陈军娃脸上满是止不住的笑意。

  据若笠乡副乡长张生东介绍,扶贫搬迁安置房的地面、卫生间、厨房都是由政府装修到位,搬迁群众基本可以实现拎包入住,学校、医院等一系列配套设施也在逐步完善。最重要的是他们在老家的土地可以继续保留,根据需要自愿耕种。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后续产业发展更为关键。从走出大山到搬入新房,当地政府对搬迁户的帮扶没有中断,扎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大棚内排列整齐的菌棒

  陈军娃所在的香菇产业园在碾湾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对面。据介绍,产业园按照“龙头企业+合作联社+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已建成香菇种植大棚74座,从2019年8月到现在,收益达500万元左右。

  正在采摘香菇的工人

  走进香菇种植大棚,一个个菌棒上排列着一枚枚鲜嫩的香菇, 工人们正忙着采摘香菇。“目前菌棒正在出菇,每斤可以卖到6元左右。”正在查看香菇生长情况的合作社理事长李耀聪给记者算起了账,1个菌棒1年可出菇5—6茬,产菇2斤左右,1大棚约有1.2万个菌棒,纯利润在5万元以上。

  长势喜人的香菇

  “合作社按件算钱,有些手快的工人每天可以挣300元,最少的也能挣八九十元。我们这固定用工63人,高峰期时有217人。”李耀聪说,产业园不仅为搬迁户提供就业岗位,而且每年还分红。搬迁户按每人5000元、户均不超过2万元的产业扶持资金进行入股,香菇产业园按照每年8%的保底分红、2%的效益分红,已分批向入股农户发放股金分红50万余元。

  如今,小小香菇已成为搬迁群众的“致富伞”,让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