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甘味”苹果今年销价如何?——对甘肃省采收期苹果市场价格的调查

 2020/09/14/ 21:14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王朝霞 通讯员文霞

“甘味”苹果今年销价如何?

——对甘肃省采收期苹果市场价格的调查

雨中的花牛苹果。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文霞 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九月,天水花牛苹果刚刚成熟,宁县嘎啦、庄浪元帅苹果陆续上市。当一颗颗沾满露水的苹果压弯了枝头,果农们忙碌在田间地头,开始采摘苹果时,人们不禁对今年的苹果价格予以极大关心和关注,苹果的市场价格如何?会不会重复去年的低价?

  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走访调查,一探究竟。

  开价走高——全省苹果价格预期高于去年

  “最近连续降雨,让苹果产生两种价格,一种是长势好、个头大的果径75以上优质果,1斤平均价格3.5元;另一种是由于多雨让部分苹果外皮产生小黑点,以及果径65以下的苹果等,1斤约2.5元左右。”天水花牛苹果集团董事长贾福昌说:“中秋、国庆节进入苹果销售高峰期,近期我们要全力组织采收苹果,确保市场充足供应。”

麦积区果园里成熟的花牛苹果。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文霞 摄

  据业内人士分析,从2017年开始,全国苹果进入第三个产能过剩期,2018年由于受灾、产量减少,全国苹果市场价格上扬,2019年全国苹果丰产,价格低迷。

  对于今年的苹果市场价格,通过电话联线,上海的五矿经易期货副总经理朱家秋女士分析认为,从8月25日开始,山东、陕西、甘肃等苹果主产区的苹果陆续摘袋,今年全国苹果受到冻害、冰雹等影响,对全国苹果期货交割进行调整,对果径、色度、甜度等标准都有所下降。

  “目前整个农产品市场价格上涨,带动了苹果价格走高,但由于去年苹果价格高开低走、农民惜售,对今年苹果销售及库存都有压力。”朱家秋认为:“虽然全国苹果产量受灾下降,但今年云南、广西等省苹果进入盛产期。加上柑橘丰产、运输中受损率较低,将成为苹果销售的‘潜在竞争对手’。以及受国外疫情影响等因素,要警惕中后期的苹果市场风险,积极做好价格监测及应对。”朱家秋认为。

  “最近我们合作社的华硕苹果刚刚上市,订单价1斤5元左右,比去年高了1元。”宁县众合种养农民合作社理事长尚宝成说,合作社的510亩苹果主要以富士为主,栽植的65亩华硕早熟苹果开始上市,客商已批量拉运苹果。

尚宝成介绍果园里的华硕苹果。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摄

  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武红安分析认为:“由于今年四五月受霜冻及后期冰雹影响,今年全国苹果产量下降,全国苹果面积约3300万亩,预计产量4100万吨左右。要综合近三年苹果市场走势,对我省苹果市场价格进行研判,既不能非理性地像去年每斤五六毛钱那么低,也不是一味地越高越好,市场价格应保持平稳。”

  据分析,今年全省苹果预计产量620万吨左右,苹果产量占全国产量的14.5%,其中富士苹果产量375万吨,花牛苹果产量245万吨。“综合分析,富士苹果、花牛苹果果径75以上的优质果以外期销为主,销售价格形势将好于去年,预计富士苹果产地价格每斤3元,比上年有一定幅度上涨;花牛苹果产地价格每斤2元,比上年有大幅度的上浮。”武红安说。

  优质优价——“独一份”花牛苹果“开门红”

  行进花牛苹果的故乡——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花牛村,烟雨濛濛。经过“天上之水”洗涤过的果园,清新怡人,枝叶茂翠,挂着水珠儿的花牛苹果,格外鲜艳亮丽,散发着淡淡果香。

苹果种植户罗强查看花牛苹果长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摄

  “花牛苹果刚上市,价格较好。我与徐州一家客户签订了2万斤的花牛苹果订单,在中秋节之前陆续要运销到货,果径75以上的苹果平均每斤售价4元,果径85以上卖到6元哩!”苹果种植大户罗强欣喜地说:“我家有13亩花牛苹果,都进入盛果期,1亩栽植50-60棵苹果树,1棵树平均产量200斤,1亩地平均产量约5000至6000斤。今年果子都丰收了,卖个好价钱真让人高兴!”

  “天水花牛苹果,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是‘甘味’品牌的‘独一份’产品,不是大路货,优质理当优价。”天水市副市长逯克宗认为,“花牛苹果是我们的品牌,我们有信心让优质苹果售出好价格。”

花牛村村民分享成熟苹果的喜悦。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摄

  近年来花牛苹果先后荣获“中华名果”“中国知名特产”“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殊荣,并以43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中国果品英雄榜,已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一。

  据介绍,麦积区今年预计花牛苹果总产量68万吨,目前处于销售初期,销售约8万吨,占总产量的12%,果径75以上的高档果每斤售价2.2至4.5元,普通圆果每斤售价1.4至2.6元,货柜果每斤售价0.8至1.4元,销售价高于去年同期,实现了“开门红”。

  “我们要千方百计做好农产品促销,确保农民增收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麦积区委书记张智明表示,区里强化金融支持,多方筹措1000万元风险保证金,启动实施了中国人保1亿元“险资直投”政融保项目,协调驻区金融机构开发果品收储信贷产品,目前已发入果品收储贷款4.32亿元,缓解收储营销企业资金流动性困难。麦积区扶贫公司筹资3000万元,联合多家果品营销企业在主产区设立集中收购点,以贫困户为重点进行保底价收购。

  麦积区农民合作社建设的果库正筹备贮藏苹果。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摄

  同时建设保鲜库,全区已建成576座果蔬保鲜库,储藏量达22.8万吨,今年投入2.1亿元建设保鲜库,预计到10月份苹果进入采收高峰期时,全区果库储藏量近30万吨,实现花牛苹果仓贮及延期销售,错峰上市,确保价格保持在平稳合理区间。

  麦积区还统筹推进宣传推介、市场营销、冷链仓储、精深加工、保护价收购等,在花牛镇南山万亩花牛苹果基地举办了名优助农产品网红带货等12次直播活动,拓宽花牛苹果销售渠道。

麦积区果园里的网络直播带货。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摄

  多措并举——健全营销体系促增收

  苹果产业是我省在全国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特色产业,也是全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之一,更是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我们要吸取去年苹果销售的教训,农业部门、各级政府要加强对苹果市场价格的监测预警、风险识别、分析研判及前端防控,顺应市场规律,进行合理调控,确保农民有一个好收成。”省农业农村厅李旺泽表示,“我们培育起一个大产业十分不易,政府要竭力保护好苹果产业。否则,伤害了果农、砍掉了果树,最终破坏了产业。要发挥有为的政府作用和有效的市场作用,助力果农增收。”

  省农业农村厅举办天水花牛苹果产销形势分析,研判苹果价格走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摄

  价格是根本,价格是核心,价格对苹果产业的影响至关重要。

  为此,我省加强仓储保鲜冷链建设,建立错峰销售和应急收储机制,针对我省在宁县、合水、正宁等富士苹果新产区,麦积区、礼县等花牛苹果主产区、金昌、张掖、天水等高原夏菜新兴产区的仓储保鲜冷链建设需求,今年争取农业农村部冷链项目3.6亿元,增强收贮能力,进行错峰销售。

  同时加强全产链建设,建立加工转化增值机制,减轻高峰期销售压力;加强产销对接,发挥协会、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流通主体作用,健立应急促销机制;积极“请进来”产销对接,主动“走出去”对接市场,开展线上线下全方位营销,做好农产品出口,扩大市场销售份额。

  省苹果产业产销协会会长、甘肃德美地缘现代农业集团董事长田积林,介绍了静宁苹果保价促销、价格引领方面的经验做法。“2019年全县上下一心促销苹果,企业全力收贮,金融发放短期信贷5亿元,创新销售方式,使静宁苹果卖出全国最高价。”田积林认为,“好品质才能获得好收入,好品牌才能居于高价位。这也是多年来静宁苹果一直占据国内市场价格高地的根本。”

天水花牛苹果运销北上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摄

  农产品进入了收购的关键期,各地苹果企业都在积极努力探索。

  秦安雪源果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花蔡二成介绍,公司与上海的五矿经易期货合作,去年在苹果市场价格低迷时探索出“订单+期货+保险”模式,五矿经易期货对雪源公司收购了秦安果农的210万斤苹果,以1斤4.1元做了为期1个月的期货保险,在保险期内,苹果市场价格下跌,五矿经易期货给予雪源公司赔偿了10.8万元。

  “今年我们继续与雪源公司合作,让天水优质的花牛苹果销售到华东市场,并已牵线上海联华超市,让上海市民在超市里购买到花牛苹果。”朱家秋表示。

  据悉,我省目前在麦积、秦安、静宁、西峰等4个县区创建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销售模式。后期如果出现整体严重供过于求的情况,除了保鲜库等措施,全省将启动苹果“保险+期货”销售,靠期保值、靠期增值,畅通与资本市场的对接渠道,规避苹果销售的价格风险。

天水长城果汁厂深加工苹果增加附加值。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朝霞 摄

  礼县良源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康有良则表示,“去年他通过新兴电商帮助农户销售礼县苹果,目前公司加紧完善物流仓贮,与当地合作社、果农抱团发展。我们要多收贮一些果农尤其是贫困户的苹果,通过储藏后反季节错峰头销售,开发线上线下销售空间,让苹果出省出国,带动果农脱贫致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