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理论】加强甘肃道地中药资源保护利用

 2020/10/16/ 05:36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钱加绪 蔺海明 晋玲

加强甘肃道地中药资源保护利用

  钱加绪 蔺海明 晋玲

  甘肃是全国中药资源大省,拥有种植中药材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和中药农业生产基础。但大量的野生中药资源分布于脆弱的生态环境带,加之长期的无序开发导致大量野生中药材资源趋于濒危甚至灭绝,从根本上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及生物多样性。抢救性地保护和科学化地利用好珍稀濒危野生中药资源,对于做大做强甘肃的中药材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脱贫攻坚后劲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立道地中药材资源保护区与抚育区

  建议分别在甘肃省四大自然药材生态区有针对性地建立道地中药材资源保护区与抚育区。设立专项经费,在甘肃已建成的各级自然保护区内,增加针对珍稀濒危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功能。建议在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保护东亚及华中区系成分(如七叶一枝花、红豆杉、天麻、厚朴等)为主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区;在安西极干旱荒漠自然保护区,建立以保护中亚及蒙新荒漠区系成分(如黄芪、甘草、肉苁蓉等)为主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区;在甘南州的尕海自然保护区,建立以保护青藏高原区系成分(如甘肃贝母、麻花秦艽、独一味、红花绿绒蒿等)为主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区;在庆阳子午岭自然保护区,建立以黄土高原区为主的珍稀濒危药用植物保护区。在道地中药材野生资源分布聚集区建立单品种保护区;在高寒阴湿区建立当归野生资源保护区;在中部干旱半干旱区建立黄芪、党参野生资源保护区;在河西干旱区或陇东干旱区建立板蓝根、甘草野生资源保护区;在甘南和陇南礼县分别建立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野生资源保护区。保护区内设立野生中药资源监测站,监测珍稀品种资源动态变化,及时提供预警信息。以此形成完整的中药种质资源动态监测和保护体系,保护药用生物多样性,为中医药的可持续发展保存珍贵的基因资源。

  二、加强濒危物种的人工驯化繁育研究

  道地濒危野生中药资源保护手段除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外,可结合人工种植,扩大野生种群,恢复和发展资源。野生药材的人工繁育是实现濒危药材生产、满足市场药用的最重要途径。濒危物种的人工驯化是道地中药材资源保护利用的重中之重,是保护中药材珍稀资源、助推甘肃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强对珍稀濒危野生资源保护及驯化研究,设立专项资金进行技术攻关,打造新品种的优势产区;针对性地对现有200多种道地野生药材进行筛选,在保证药材优质前提下,以用量大、前景广、特色明显、产区优势集中的品种进行培育,打造甘肃优势产区,形成具有甘肃区域特色的新的“十大”陇药品种,助推中药材产业持续发展。

  三、建立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库及种质资源圃

  依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建立甘肃道地药材资源库,进行道地药材资源种子或离体种质保存;依托各地州市农科院(所)及甘肃中医药大学已经建设的中药资源种质保护圃建立道地中药材为主题的种质资源圃,建成集种植资源保护、科学研究、科普培训、观赏学习于一体的具有区域特色的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圃。

  四、建立道地药材品种种植区划体系

  对现有大面积种植的道地药材品种的“产前资源、产中环境、产后销售”进行科学评估与规划,提出一些限制性措施,构建道地中药材品种种植区划体系,精细规划,实现“一品一策”,稳定种植面积及产量,平衡供需矛盾,提高道地药材市场抗风险能力和高质量发展后劲。

  五、建立道地药材新品种生产体系

  将中药材育种工作纳入农作物品种选育计划,落实中药材良种补贴政策,建立健全中药材育种、制种、种苗繁育体系。加快良种繁育基地、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发挥基地建设在中药材种植中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新品种引进筛选,优良种质资源提纯复壮,利用生物技术加速育种进程等方法,选育推广一批适合大田生产的优良品种。研究制定甘肃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繁育田的生态环境等产地标准,种子种苗采收、包装、运输、贮藏等技术规程及标准,加快新品种选育扩繁进程,加大新品种推广应用力度。构建并完善从种子、种苗到药材精深加工的一整套陇药全产业链质量追溯体系,从根本上提升我省中药材质量。

  六、建立稳定技术研发团队

  整合优势人才资源,建立精干稳定的科研创新团队,形成从省到市到县的中药材现代产业科技支撑体系。围绕不同中药材生产区域,组建相应的产业技术创新团队,在中药材产业应用基础、产业共性问题、关键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增强成果转化与推广服务能力。依托相关科研教学单位,开展道地中药材资源保护与利用专业技术培训,使药材种植户掌握道地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技术,依靠科技推动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壮大。

  作者钱加绪系甘肃省老科协副会长,蔺海明系甘肃农业大学教授,晋玲系甘肃省中医药大学教授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