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老王说陇史】兰州沙井驿:金城西行第一站

 2020/10/22/ 09:29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王文元

兰州沙井驿:金城西行第一站

清朝沙井驿驿站驿伕

2007年在沙井驿南坡坪村出土的乾隆御赐“金城蛟龙碑”。

  兰州沙井驿,曾经是久负盛名的砖瓦生产基地。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这里也是兰州西行的第一个大驿站,它的来历却和一口老沙井有关。

  兰州西行第一站

  沙井驿位于兰州市安宁区最西部,东与安宁区安宁堡乡接壤,西与西固区张家大坪毗连,南濒黄河,与西固陈官营、钟家河相望,北依凤凰山,同皋兰县中心乡相接。

  这里给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路边上一排排的红砖。这里的黏土质地好,久负盛名,向来有“沙井驿,红土川,又种瓜又烧砖”之说。沙井驿的砖驰名兰州。

  在明清时期,这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大型驿站。数百年间,它目睹了兵书烽火的传递,看到了戍边官吏的奔波,听闻了千里之外战争的胜负成败。沙井驿一带是兰州西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冲。故而,人们在此修筑了沙井堡。

  沙井堡位于安宁区沙井驿乡政府南200米处,城堡东西长270米,南北长270米,墙基厚9.5米、顶厚3米、残高6米,东、西、南三面有城门,堡内有十字街道。沙井驿为明、清两代,兰州至河西走廊、新疆、青海驿路上的第一处驿站。

  从此地往东经安宁堡,连接金城关;往南则是通过钟家河渡口,连通西固城;往北就是广阔的边塞了,沿着沙井峡,抵达平番县(今永登),可以抵达松山,进而到今景泰县境内,联通甘肃新边沿线的宽沟堡、三眼井、白墩子等要点。也可以通往青海,进而前往青藏高原。小小沙井驿是四通八达之地。

  扑朔迷离老沙井

  沙井驿这座古驿站尽管在兰州盆地,它却归凉州管辖。从明到清初,沙井驿并不属于兰州。那时,沙井堡属于凉州府平番县。乾隆《甘肃通志》记载,沙井堡在县(平番县)东南190里,城围280丈。

  这里不仅是驿站,还是沙井堡、沙井所的所在地,也就是这个城堡内,有多个军政机构,可见其在长城沿线的重要作用。据记载,沙井驿驿站设有驿丞负责管理,配有75匹马,马伕45人,就其规模而言,仅仅次于兰州城内的兰泉驿。

  雍正七年(1729年),经甘肃巡抚许容批准,沙井驿归皋兰县管辖。此后,沙井驿这一带才逐渐隶属于皋兰县。那么,修建于明代,总面积近一万平方米的大型驿站,是因何而得名的呢?

  沙井驿得名有三说:其一,这里地处沙井沟口,故而明代修建城堡后,就以沙井而命名堡、所、驿站。但是这个说法,不能解释沙井沟(峡)的沙井来历。沙井是如何得名的呢?

  有人考证,这里曾有一口老井,井中沙多,但所出的水,却是甜水,解决了人们吃水问题。故而,人们将老沙井周围的地方统称为沙井。资料显示,沙井堡驻军生活条件非常差,他们处在不毛之地,樵苏艰远,而沙碛遍地,取水也不好。这口沙井就更显得可贵了。

  清康熙年间,西北农田技术有进步,出现了砂田。有一年,兰州大旱,人们吃不上饭,四处逃难。有个老汉在山野荒地中发现了砂石缝隙中长出的谷子,长得非常好。老汉记住了这个情景,逃难结束,回到家里,他在自己的地里铺了一块砂石,种上粮食,发现长得很好。于是,这种铺砂抗旱的办法,就渐渐被推广开了。沙井驿一带属于山前砾石带,地面下有十余米厚的砂石层,农民经常挖井取砂铺田,故而得名沙井驿。

  这几种说法,各有所是。第一说法没有说清楚沙井的来历;第二种说法比较靠谱,应该是沙井驿最早的得名。第三种说法,则是清代的说法,而沙井堡在明代就有了。

  驿站串起古丝路

  古代驿站是一个综合性机构。从功能上说具有防护道路、提供住宿、盘查行人、查验货物等多种功能。一些大型驿站似乎集中了现代海关、道班、政府招待所、邮电所等多种功能。故而,这里有沙井驿、沙井堡、沙井所等多个称呼。

  兰州境内保留下来的驿站名称比较多:苦水驿、清水驿、红城驿、武胜驿、岔口驿、镇羌驿、通远驿、西大通驿、冰沟驿……在战争年代,这些驿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威慑作用。因为不仅可供数百人住宿和活动,而且也是一个防守的支点,一旦有敌情,关上门就是一个坚固的城堡。而在更多的时候,驿站和关隘之间相辅相成,形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这些驿站串起了万里丝绸之路。

  撰文/王文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