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风物志】马家塬连珠纹釉陶杯,来自2300年前的西亚玻璃器

 2020/10/28/ 08:43 来源: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黄建强

马家塬遗址出土的珠子

  玻璃的发明和传播

  玻璃的历史十分悠久,公元前30世纪,两河流域和地中海东岸地区的人们在烧制陶器的时候意外制作出了少量的玻璃。公元前16世纪时,埃及人的玻璃工艺就达到了很高的成就。早期玻璃一直被作为一种贵重珠宝,工业革命之前,玻璃一直作为珠宝级的奢侈品流传在整个地中海一带。

  关于玻璃的发明,流传着两种说法。

  传说一艘腓尼基商船遇到飓风,被迫停在小港湾。由于生活需要船员在沙滩上生火做饭,发现有亮光闪闪的东西,这就是最原始的玻璃。由于它本身光亮透明,具有极高的欣赏与装饰价值。船员们就把它拿去卖钱,也不断寻找制作的方法,期望批量生产获得更大的利益回报。最后发现离开沙滩便无法生产出此类亮晶晶的东西。古代腓尼基大约相当于今黎巴嫩地域,7000多年前就有人居住。

  第二种说法也是人们最普遍的认识,第一块玻璃是距今5000年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苏美尔文明所制造的(今伊拉克与叙利亚北部),当时的技术可能是热融成形或模型铸造。

  而世界上第一个玻璃工厂则是古代埃及人所建,后经阿拉伯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到古罗马时期,罗马人制造的彩色玻璃经由印度传入东方。

  玻璃,在古老的中国曾有“琉璃”“药玉”等多种称谓。屡见于秦汉古籍的“壁流离”或“流离”(玻璃)就是梵文玻璃的早期音译。传说秦始皇地宫有琉璃鱼、琉璃龟。刘备的老祖宗中山靖王刘胜的墓中,曾出土过琉璃耳杯、琉璃盘。最初,古人误认为琉璃是天然宝藏。东晋葛洪首次明确指出琉璃是人造品。他在《抱朴子》中说:“外国作水精碗,实是合五种灰以作之”,水精指的就是琉璃。两晋时期,当时在今广东、广西一带已有了琉璃作坊。从那以后,“中国琉璃遂贱”。

  但琉璃的制作方法不久失传,隋朝工艺家何稠只好用绿瓷作代用品。这就是后来用作建筑材料的“琉璃”,和玻璃其实沾不上边儿。

马家塬遗址出土车辆复原图

  先秦之前中西方交流的证据

  “连珠纹釉陶杯”出现在甘肃战国时期的古墓之中,国家文物专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徐苹芳认为这证明马家塬一带的西戎人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就已与西亚地区有联系和交往。

  传统上认为古代横贯亚洲大陆的交通要道,自公元前119年张骞出使西域后逐渐出现,即今天人们所说的“丝绸之路”,而连珠纹釉陶杯的出土,则使丝绸之路的形成年代至少提前了100年。

  其实在张骞通西域之前,东西方的交流就早已存在。

  《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曾赠送给西王母“锦组百纯”。西王母是上古时期中国西方的部落首领,锦组是带有花纹的丝织品。这应当是文献中有关丝织品向西输出最早的记载。在中亚、西亚地区的很多这一时期的贵族墓葬中,常常可以看到古代中国的精美丝绸,它们显然是通过丝绸之路被运抵各地的。而来自西亚的各类物品也通过贸易来到中国。

  距今3300年前的商代晚期,商朝贵族们使用的玉器中,有少量和田玉,表明商王朝时期,曾经存在一条连接中原地区与甘肃、青海、新疆一带的玉石之路。商代末期,周人崛起。周文王时期,占据了关中及陇东地区。此后,秦人兴起于陇东,其势力逐渐强大,占据了大片原属西戎的土地,河西走廊被其所控制。

  至迟在西周时期,中国内地生产的丝绸已经经过丝绸之路被运到西域,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丝绸已经在西域乃至西亚受到广泛的喜爱,并可能已被销往地中海沿岸。而玻璃这种高价值货物,也就成为贸易交换物,流通到了东方。

  马家塬遗址是西戎人墓葬。戎人占据关陇要道,从西方辗转而来的玻璃器出现在西戎人墓葬中,也就不足为怪了。

  连珠纹釉陶杯证明,早在先秦之前,中华民族的先民与生活在中亚、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人们就有友好往来。

  撰文/黄建强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