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准养殖业 干好总能赚
从养殖到农家乐 永登县五端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显身手
苏建平一家“靠羊吃饭”
初冬时节,记者从兰州出发,坐标永登县武胜驿镇五端村。
五端村海拔2640米,属偏远干旱二阴山区。 近年来,五端村依托武胜驿镇“五合一”工程,通过危房改造、土墙翻建、大门维修、庭院硬化、旱厕改造使村容村貌彻底改观。昔日村民小院的破败门头和土墙早已不见了踪影,这落在实处的美丽乡村建设的大手笔,使村民喜上心头。
一天的采访中,记者见到了养羊大户苏建平、村里第一个吃“旅游饭”的陶永峰、靠养猪致富的吴隆昌、省城来的驻村干部包轶、杨桦……从他们生活和工作的日常,能真实感受到五端村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散发的独特魅力。
勤奋坚持 苏建平一家“靠羊吃饭”的日子有滋有味儿
这些年,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务工了,留守村民以老人居多。41岁的苏建平算是现今留在村里的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了。靠勤劳的双手和一颗坚持的心,全家人靠养羊彻底改变了命运。
“我是2013年回乡搞养殖的,坚持了七年多算是尝到甜头了!别看我现在养起羊来有模有样,刚开始还是一窍不通。现在,每天喂草、观察每只羊的健康状况、清理羊圈是我雷打不动要完成的事儿。”这个朴实的西北汉子愉快地告诉记:“好在这几年羊肉价格好,这不,最近有20多只小羊羔已经联系好了买家,就等着变现了呢。”
村委会不远处,就是苏建平的羊舍。两百平的羊舍井然有序。“看,现在它们就是我的固定财产。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心里美着呢。”说着,他抱起一只黑色的小羊羔说:“现在家里的三个孩子都在县城上学,一大家子八口人的生活就都指着它们了。”
2013年,苏建平放弃了在城里打工的生活回乡养羊。幸运的是,入行的头一年羊价低,一只羊羔的收购价200到300元左右。于是,他一口气买了200多只羊羔。经过六年的积累,现在光基础母羊就有300多只了。
养羊是苏建平全家的大事,一家人配合默契。一早,父亲负责放羊,他负责拉水、准备饲料……就这样,苏建平的钱包慢慢鼓起来了,这几年不但在县城买了房,还购置了小货车,每年光卖羊的收入就有20多万多元。
从过去外出务工,到如今成为年入二十多万元的养羊大户,苏建平成功地完成了生活的“逆袭”。自此,也成了乡亲们口中的致富能人。聊起今年的收入,他的语气中透着一股浓浓的干劲:“只要认准养殖,好好干,就能赚上钱,付出总会有回报不是吗?”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苏建平告诉记者:“农民发展养殖业不能单打独斗,特别希望全村的养羊产业能早日实现规模化。到那个时候,我们养殖户就有话语权了。”今年的他,又贷了5万的惠农无息贷款,还买了12头牛,如果一切顺利,每年能增收10万元左右。
敢为人先 陶永峰成了村里头吃“旅游饭”的第一人
众所周知,“要想富,先修路”是地方脱贫先行的第一步。为加快推进全村基础设施建设,五端村通过国家下拨的81万元专项资金,完成2.7公里的村社道路硬化和8公里的田间公路沙化,实现了村内主次干道、小巷道硬化全覆盖。如此一来,昔日偏远的小山村不再被交通所阻隔,过去那种“藏在深山”难以抵达的感觉,在村民心里已一去不复返了。
路修好了,全村人又开始一点点搞绿化。就这样,小小的村子一天天变美了。这一切,都被久居县城开饭馆的村民陶永峰夫妇看在眼里。如今,在村民眼里,这两口子是村里第一个吃“旅游饭”的人,也是靠农家乐过上好日子的能人。
以前,陶永峰夫妇很少回五端村,孩子在县城上学,小两口忙着在县城做餐饮开饭馆。可疫情过后,他们回乡的感觉却与往年不同。村里实实在在的变化,使他们萌生了在家门口开农家乐的想法。
冬日的五端村,空气清新而干冽,小山村在阳光的照耀下,暖暖的、静静的。眼前,夫妻俩经营的这个400多平米的农家乐有个好听的名字“山沁苑”,这儿也是陶永峰的老家。从搬起第一块砖到开门营业,勤劳能干的小两口仅用了三个月时间就对自家房屋完成了改造。
马小芳是陶永峰相依相知的伴侣,也是生意上的好搭档。在他们的悉心打理下,开业仅6个月的店就吸引了不少周边食客。农家乐所用主材都是村里自然生长的羊和散养的鸡,而这实打实的原料恰恰成就了不一样的口感。不少城里人一到周末就提前打好电话,只等来到这里满足味蕾。
“偏远的小山沟,会有人来吗?”“这里离县城那么远,县城里有那么多餐馆谁会来这里用餐?会不会一开张就赔本呢?”……其实一开始,小两口在山窝窝里开农家乐的想法就不被村民看好。然而,农家乐开业后,因味道好,菜品靓走红。
“这儿的农家乐只有4个包厢,所以要提前预定。喜欢这里简简单单的用餐环境,最重要的是喜欢这里特制的黄焖羊肉的味道。我还特意向老板打听了制作方法,一听这羊肉从下锅到端上桌起码需要焖至三个多小时,想想味道自然独到啦。”大老远从兰州跑来用餐的王女士愉快地和记者分享了用餐感受。
如今,网络之风劲吹陇原大地,也吹向了这个曾经贫困闭塞的小山村。陶永峰的爱人马小芳是个温柔能干的八零后。她告诉记者,“酒香也怕巷子深呀!为了不让苦心经营的羊肉‘养在深闺人未识’,我们打算依靠电商,让这个在山窝窝里起步的农家乐被更多人知晓。”
“一个61岁的农民,年入10万很了不起了!”
吴隆昌,今年61岁。每天早上天蒙蒙亮,便开始在养猪棚里忙碌了起来。在村民眼里,他算得上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拿村书记刘得伟的话说,“一个61岁的农民,一年能赚10万,在我们这里已经很了不起了!”
早些年,吴隆昌在城里的建筑队打工。可一年忙前忙后,除去日常开支,收入所剩无几。“要是几年前我坚持做养殖,估计发展得比现在还好呢。这些年在城里打工,虽说没赚到多少钱,但眼界却实实在在开阔了不少。这人呀,一过六十年龄就大了,在城里不好找工作,所以决定回来搞养殖。”在村委会办公室里,吴隆昌一边烤着炉火,一边和记者聊了起来。自从入行以后,吴隆昌发现每天的生活都充满了希望。由于这几年猪肉价格好,他养殖的猪崽子还没出栏就已经被预定了100头。
“我们村现在常住人口不多,加上天冷了,现在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就是村委会了。平时忙完了顺路来坐坐,和年轻干部们聊聊天大有好处。他们心里装着我们老百姓,会为我们宣传党的好政策,出致富的好点子嘛。”吴隆昌笑地告诉记者。
打赢脱贫攻坚战,资金是“子弹”。为了支持农民发展种养殖业,多年来,政府为五端村农户提供惠农无息贷款70万元。吴隆昌正是免息贷款的受益者。他告诉记者:“扶贫性质的小额贷款没有利息,能帮助大伙儿扩大养殖规模。如今,他的繁母猪存栏11只,如果行情好的话一年可以收入10万多元。
面对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吴隆昌深有感触地说:“多亏了党和政府的精准扶贫政策,让我们能够在家门口通过养殖致富。在村里,只要踏踏实实干,生活一定会越过越有滋味儿!”
以“乡村振兴”为契机 变“输血”为“造血”
五端村村委会里有着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是市大数据局和永登县派来的驻村干部。这些怀揣理想的年轻人想坚守在这里,想通过一步步的努力,使五端村从“外在美”向“内在美”转变,从“一时美”向“持久美 ”升级,最终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武胜驿镇副镇长张永德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2019年五端村实现贫困村退出和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下一步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加大政策扶持和帮扶工作力度,在农村富民产业培育方面狠下功夫,将“输血”变为“活血”、“造血”,通过努力拓宽村民收入来源,激发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内在动力。同时,鼓励并支持发展民宿文化和乡村旅游产业,进一步壮大五端村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从而增强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薛晓霞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18年12月06日渭源县引导人才回乡创业
- 2017年12月11日静宁苹果那些事——世界500强员工回乡创业建果园
- 2017年10月20日“回乡创业是我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