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成为阻断贫困的治本之策
——市教育局实施教育扶贫行动纪实
新天水·天水日报记者 张彬霞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市教育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党委政府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聚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以控辍保学为关键,以落实资助政策为重点,以加强教育薄弱环节和补齐发展短板为基础,坚持综合施策,精准实施到村、到户、到人的综合工程,让教育真正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
打造温馨家园 让孩子们获得幸福感
11月16日14时许,在秦安县西川镇中心小学学生公寓,五年级学生张子轩午觉后麻利地整理好床铺去上下午课了。
张子轩是秦安县魏店镇山上湾村人,父亲在西川镇务工,为此今年秋季他转学到有寄宿条件的西川镇中心小学上学。
起初,面对全新的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张子轩感到很不习惯。在学校宿舍管理员和老师的悉心照顾下,他很快融入新环境,性格也比以前开朗了。“学校宿舍很温馨,感觉就像住在家里一样。”张子轩说。
和张子轩一样在西川镇中心小学的住校生共有18名,这里也是全县唯一一所半寄宿制小学。该校是一所城郊农村小学,现有教学班21个,学生930人,农村学生占90.2%,其中留守儿童占30%。近年来,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多、片区外学生多、进城务工子女多的现状,把关爱留守儿童和教育扶贫紧密结合起来,在学业关注、生活关怀、情感关爱等方面为留守儿童打造了一个温馨的“家”,让孩子们收获了幸福感和归属感。
西川镇中心小学校长成旺林对记者说:“学校一直在探索农村学校特色化办学路子,对留守儿童实行三个优先,即:学习上优先辅导,生活上优先照顾,活动上优先安排。同时,由于住校学生大多都是留守儿童,为了给他们一个温暖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学校安排值周教师每天留守值班,每晚为住宿生安排2个小时晚自习进行学习辅导,让他们在学校能够感受到亲人般的照顾与关怀。
“下一步,学校将在发挥地域优势、教师优势、学生特长上想办法找路径,形成适合孩子们的教育方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增强自信心,为他们健康成长奠定基础。”成旺林说。
抓好实训教学 点燃贫困学子希望之光
端着铁锅练翻炒、机器旁边练技术、手拿针线绣美图……这是采访当天,记者在秦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实训基地看到的场景。
程珊珊是2018级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学生,3年学业即将结束,她对未来已经有了明确目标,“我的目标是考大学,通过努力学习,彻底改变家庭命运。”
程珊珊的家在秦安县安伏镇阳山村,家中有年迈的奶奶和哥哥3口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是哥哥的务工收入。考虑到程珊珊的特殊情况,学校为她落实了国家助学金,并免除了她的学杂费、住宿费。同时,学校积极与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进行对接,给程珊珊申请了教育基金、爱心资助等。
秦安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李金洋告诉记者,学校现有在校学生335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451人,占在校学生总数的43.2%,学校每年为50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住宿费。开展寒暑假“大走访”活动,了解学生家庭困难,研究解决对策,帮助学生增强信心,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学校还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实训教学,苦练本领,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为将来就业和发展打好基础。“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抓好实训教学,探索职业教育特色化办学路子,紧盯市场和学生需求,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幸福美好新秦安作出贡献。”李金洋说。
市教育局局长沈建玲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市教育局健全“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控辍保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扎实开展义务教育有保障冲刺“清零”行动、“万人大走访”控辍保学活动、脱贫攻坚挂牌督战行动等,确保实现义务教育“一个不能少”目标,有效巩固提高了义务教育发展水平。同时,市教育局全面构建集“免、奖、助、贷、补”多位一体、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覆盖的学生资助体系,突出精准到人的资助政策措施,有效解决了贫困家庭学生因学致贫、因贫失学辍学的问题。总体上,全市教育脱贫攻坚已进入“收官交账”阶段,市教育局有信心如期向省市党委政府及全市广大人民群众交上一份教育脱贫攻坚的合格答卷。下一步,市教育局将紧紧围绕“上好学”这一新课题,聚焦省市教育“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着力在“防反弹、增效益、提品质、赋新能”四个方面下好功夫。
相关新闻
- 2020年11月25日打赢教育脱贫攻坚战——访白银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任文贵
- 2020年11月25日【回眸“十三五” 教育成就巡礼】夯实脱贫攻坚根基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和政县教育系统“十三五”工作回顾
- 2020年11月25日走读变“走教” 情暖山乡娃——秦安县积极探索推进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 2020年11月24日夯实“硬件” 优化“软件” 瓜州县筑牢教育均衡发展基石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