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回眸“十三五” 喜看新变化 武威市脱贫攻坚成就巡礼】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告别贫困 夯实根基壮大产业奔向小康——武威市脱贫攻坚纪实

 2020/12/07/ 04:5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张尚梅 甘曜毓

德吉新村移民用上安全水。

  二

  脱贫攻坚的根本在于产业发展。如果没有产业,脱贫攻坚就没有根基。

  数据显示,武威市第一产业增加值由2017年的112.76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44.06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7年的1.06万元增长到2019年的1.26万元。2013年以来,全市累计减贫35.43万人,依靠种植养殖产业和“劳务+种养”减贫13.7万人,为稳定脱贫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把家门口的产业培育起来,让群众就近就地实现就业和增收致富,是武威市脱贫攻坚工作的长期课题。

  凝聚共识,集聚动能,一拳打得百拳开。近两年来,武威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打造沿山沿川沿沙“三大特色产业带”的决策部署,打出“牛羊鸡菜果菌薯药”八大产业这一重拳。全市特色产业发展架势全面拉开。各级党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各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加快干,唱响特色产业的发展壮歌。

  在黄花滩生态移民区富民新村日光温室产业区,积雪还未融化,村民周统贵已合着脚下的咯吱声,唱起了自己编词的古浪小调,“柏油马路亮堂堂,两旁小院和楼房,日光温室种上了,幸福日子过上了。”

  周统贵的人生轨迹基本上是在和“穷”字作战:先是个人摆脱贫穷,继而带领乡亲们将“穷根”拔起。过去,周统贵住在古浪县南部山区横梁乡的上条子沟村,全村人种着撒一把种子就听天由命的“懒汉田”,亩均收入只有三四百块钱。种地养活不了家庭,村里的年轻人只能卷上铺盖,外出务工谋出路。

  2017年,周统贵和乡邻们搬进了富民新村,发家致富的梦想变得真实起来。

  刚下山,周统贵看花了眼,也犯了难。“山里住惯了,搬下山不适应。”他说,移民区产业多,但是很多现代农业设施山区群众不会用、不会种。

  为了帮助山区移民发展壮大致富产业,武威市2万余名帮扶干部结对帮扶9.1万户贫困户。一支支帮扶工作队高擎红旗入驻乡村,在田野丈量土地,在温室修剪枝丫,在荒山种树植绿,在沟渠疏通淤泥……

  去年,周统贵承包了4座日光温室。其中3座种辣椒、1座种西红柿。武威市农技中心的驻村干部甘吉元从铺膜到定植,手把手教周统贵日光温室种植技术。“在脱贫攻坚这个战场上,我们就是‘上马石’。”甘吉元语气坚定。

  最近,辣椒价格看涨,周统贵算了笔账,今年收入能够达到8万元左右。他说,穷了半辈子,有了国家的政策补助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真正找到了脱贫致富的门路。

  广阔天地任发展。除了兴产业,还需要什么?在民勤县,这个问题有了另一种答案。

  “坚持以水定规模、以水定产业、以水定结构,力求单方水效益最大化,稳定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推动八大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扩面,形成蜜瓜、茴香、果蔬和苏武沙羊‘3+1’产业格局。”民勤县发展思路明确,转自然劣势为优势,建设节水型现代农业体系。

  “我们积极争取专业科研院所支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和农民技术培训,制定生产技术规程17项,引进新优特品种156个。”民勤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陈芳说。

  目前,该县集中力量打造民勤蜜瓜、供港蔬菜、红叶辣椒等8个县级和22个镇级特色农业产业园区,配套交易市场、分拣包装、冷藏保鲜等基础设施,先行先试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示范引领全县农业结构调优、效益调高。算水账,经过改良后的种植结构效益由8.2元/立方米提高到15.29元/立方米;算收入,当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224元提高到14414元。

  在民勤,种地种出了新名堂。官沟韭黄产业园、更名芦笋产业园、沙葱产业园、人参果产业园……一个个特色果蔬种植园区星罗棋布,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注入了发展动力。

民勤县收成镇万亩蜜瓜种植基地瓜农在田间忙碌。

五道沟种植农户喜获丰收。

  三

  对于贫困群众而言,“不愁吃、不愁穿”需要以稳定的收入为基础。就业是实现快速脱贫、稳定脱贫的重要举措。

  “那时候,年轻人远走他乡谋出路,留下老人孩子在村头盼啊盼。”天祝县安远镇安远村村民胡岳说,“以前我种着10多亩地的青稞,年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种地效益低,只能外出务工。赡养老人、教育孩子统统顾不上。现在,光是在种植夏菜的合作社打工,月收入就有3000元。”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以贫困劳动力为重点,武威市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感谢党和政府有这么好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政策,让我学到了一技之长,以后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天祝县石门镇火烧城村贫困户党忠潮说。2019年,他参加了武威市人社部门组织的电焊工技能培训后,凭着所学技能在外务工,提高了自己的收入。

  武威市的就业扶贫措施为贫困群众吃下了“定心丸”,从过去靠天吃饭、冬闲打牌、坐等扶持变成了能致富、会致富、争着抢着要致富。据统计,目前,武威市累计完成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10多万人,输转贫困劳动力57.99万人次,选聘生态护林员2973人。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