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临泽推进水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纪实

 2020/12/08/ 13:02 来源:张掖日报 记者刘泽 乔伟 钱晓萍

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

——临泽推进水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纪实

  张掖日报记者刘泽 乔伟 钱晓萍

  曹家湖,这个只存在于临泽县老辈人口中的湖塘已经消失了数十年。

  早年间,这里是鱼鸟游翔的天堂、孩童们玩耍嬉戏的好去处。碧波荡漾小舟摇,雨后芦花笑脸俏的景象如今却只能成为记忆。

  2020年4月,临泽县获批首批中央财政支持的55个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县之一。项目以“戈壁水乡、秀美临泽”为主题,结合县域水资源禀赋和农村水系特点,把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修复河道空间形态、改善河湖水环境质量、建设水美乡村作为主要目标,有效解决农村水系突出问题,为水生态建设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曹家湖生态恢复正式提上日程,成为县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项目的一部分,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这里一定会恢复原来的景象。改变绝不止于曹家湖。如今,项目沿线倪家营镇、沙河镇、鸭暖镇等乡镇村社被水系连通,全域生态环境大幅度改善,带动沿线村民发展富民增收产业,一幅由生态底色绘就、绿色产业勾勒的蓝图正徐徐铺开。

  依水而建、缘水而兴、因水而美,是该县由来已久的发展底色。自2009年起,县上为彻底改善流沙河面貌,按照“生态立县、做活水文章、培育水系特色产业带”的发展思路,全面启动实施流沙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修建生态护堤、蓄水溢流坝、恢复两岸生态植被……在随后长达11年的时间里,分三期四段进行生态综合治理工程,流沙河涅槃重生,成为集防洪减灾、文化旅游、生态休闲、生活居住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2015年,流沙河综合治理工程被中国人居环境奖工作领导小组授予“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18年,该景区跻身国家4A级旅游景区行列。

  近年来,该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以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为工作前提,坚持和创新“生态立县”发展思路,把“绿”和“水”作为最大生态特色,把“净”和“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同追求,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推进绕城水系建设,全面实施水系连通工程……随着一系列工程的顺利推进,一张生态水网体系分布图从南向北延绵展开,城市人居依城傍水,产业人文和谐共生,不仅再现了“塞上江南”“戈壁水乡”的壮美水域景观,更诠释了城市因水而兴、得水而美、缘水而盛的生动实践。

  缘水而盛 多元打造文旅产业“新格局”

  沿张肃公路乡村振兴示范带一路向西,临泽丹霞生态康养谷内的水系犹如一条“玉带”向北延伸,沿河道建成的14公里丹霞大道和21公里沙柳公路两条快速通道,将丹霞大景区、流沙河—双泉湖景区、黑河田园风光区、北部沙漠户外运动区连通了起来,构建起了临泽县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水系蜿蜒成线、景观连片成荫,沿线星空梦幻气泡酒店、特色民宿、田园综合体星罗棋布。难以想象,数年前这里还是一片砂石料坑。“随着丹霞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创建成功,丹霞大景区呈井喷式增长,如何在做好水生态修复治理工作的同时,有效发挥丹霞大景区辐射效应,带动景区周边配套产业发展成为当时最迫切的需要。”刘玉武介绍道。

  既要有颜值,还要有价值。临泽县委、县政府依托已建成的红山湾水库,利用丹霞快速通道东侧原河道多年形成的砂石料坑,因地制宜恢复整治生态蓄水池和引水渠系,并在七彩丹霞景区至县城段分期规划建设生态景观带、文化旅游康养产业带、戈壁农业示范带和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三带一区”。

  让水进得来,打通梨园河、流沙河、双泉湖湿地、黑河之间的水连接,形成了水网相连、水系相通、水脉相承的生态水系;让水蓄得住,利用原有砂石料坑、废弃塘坝,就地建设生态调蓄池,并对沟渠、坑塘清淤扩挖改造;让水亲得近,保持河流自然弯曲形态,打造优美自然的河岸线、错落有致的绿化带、质朴亲民的景观带;让水用得好,有效保障了农业和生态用水,水资源调控和防洪除涝能力稳步提高,打造丹霞连接县城、辐射乡村的集休闲养生、生态宜居、文化旅游、综合服务保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丹霞生态康养谷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走出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开发与保护并举的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同时,临泽县依托良好的水生态治理成效,建成通航产业园、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产业园、凹凸棒石产业园,沿临平路水系规划建设富锶产业园、鱼稻共生水产养殖基地、矿泉水基地,推动水生态文明与生态产业协同发展。依托河湖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整治工程优势,对贯穿县域的张肃公路、张罗公路、312国道、临平公路四条“井”字形通道,做活水文章、建好花果带,打造四条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和旅游通道,引丹霞大景区每年几百万的游客看农景、品农饭、住农宿,推动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助力乡村振兴。

  因水而兴 聚力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采捞、分拣、装箱……临泽县鸭暖镇古寨村村民王宏斌抬起头擦了擦额上的汗水,站直了腰缓解一天的劳累。今年是他和媳妇养殖螃蟹的第一年,收获季到来,1万多斤螃蟹从自己的200亩蟹池走向市场,王宏斌喜从心底来。

  自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古寨村一改往日面貌,黑河水流经处,不仅改变了王宏斌一家人的生活,更让周边数个村庄发展起了富民产业。

  鸭暖镇党委副书记管志明告诉记者:“镇上已经建成古寨、白寨、曹庄水产养殖基地3个,还结合本地水源特质,规划建设了富锶产业园,计划利用2800亩流转土地,种植黑小麦、谷子、旱稻等农作物,力争3至5年建设成为集水产养殖、农产品研发、土地开发等为一体的产业综合体。”

  家住古寨村11社的徐大军一家,常年忍受着门口臭水坑的恶臭,眼望着如今臭水坑被填平,家门口竟在数月间规划修起一座生态公园,村里的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要说起如今村里的环境,我看也不比城里差!”

  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鸭暖镇的变化仅仅只是一个缩影。随着全市乡村振兴由典型示范向全域推进、整体拓展提升,临泽县也抢抓全国水系连通治理机遇,加快建设以“戈壁水乡.秀美临泽”为主题的综合整治项目,通过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与水土保持、河湖管护、防污控污、景观人文等措施,以县域水系为脉络、乡镇为单元、村庄为节点,集中连片开展农村水系综合整治,清淤疏浚及岸坡整治输水河沟63公里,整治湿地河塘9处,营造生态涵养林2300亩,修建健身步道28公里、人文景观和健身休闲广场7处,有效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带动发展了一大批富民增收产业,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得水而美 持续刷新城市人居“新颜值”

  时下,沿着临泽县流沙河至双泉湖湿地河湖连通水系步行,亭台栈道、主题雕塑、石林碑刻等系列特色人文景观与清澈的河湖水相映成趣,每一条临水而建的道路,每一座亲水而“活”的公园,每一处因景而美的街区,都成了市民茶余饭后或休闲或健身的打卡之地,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攀升。“现在临泽的绕城水系真是太美了,尤其是早晨和傍晚要来河边走一走、看一看,亲近自然地同时锻炼身体,心情都舒畅多了。”正在枣乡路段休闲健身的市民郭女士告诉记者,绕城水系的建设也让附近的居住区“热”了起来,“出门即景啊,这居住环境到了大城市得高档小区才能有吧!”

  临泽县丰富的水资源,为拓宽滨水空间,提升城市品位提供了天然便利的条件。2009年起,县上按照“生态立县、做活水文章、培育水系特色产业带”的思路和“三期四段”总体规划,着眼上中下游功能属性,尊重河道自然形态,开展流沙河流域综合治理,打通了县域河流主动脉,形成大水面与大绿地交相呼应的城市景观,在不占用耕地的情况下,城区面积扩大近3倍,极大优化了城市发展空间布局。

  在打通“主动脉”的基础上,组织实施了梨园河东河调蓄工程和大沙河至双泉湖湿地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对准区域内湖泊河流淤堵断流问题,通过内疏外连构建生态水系大网络,着力实现全县河湖库泉互联互通,为公益林生态供水及双泉湖湿地补水提供充分保证。依托流沙河城市段“造势引水、借水造景”,通过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新建10.8公里绕城水系,将流沙河与位于县城北郊的双泉湖相连,从县城南部绕城区向双泉湖湿地延伸,形成河、湖、库相通的水循环系统,并沿水系跟进植绿补绿,打造绿化景观小品,配套建设健身步道,形成优美自然的河岸线、错落有致的绿化带、质朴亲民的环城景观带。结合旧城改造、河道治理,先后启动实施颐和绿苑、流沙河综合治理工程等一系列惠民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拓展城市功能,着力打造“城在水中、城水相依、水绿交融”的生态宜居县城。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