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云·县融媒集萃】
勤劳带来好日子
——肃州区铧尖镇五大产业助农增收成效显著
肃州区融媒体中心
“这65座温室、35座钢架大棚都是我的。”酒泉市肃州区铧尖镇小沙渠村村民陈军绸站在自己的韭菜温棚里自豪地说。
现年52岁的陈军绸是铧尖镇千亩韭菜基地的带头人、绿妍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1994年,敢闯敢干的陈军绸通过外出考察学习,决定在家乡发展韭菜种植业,随后在小沙渠8组搭建了第一个韭菜温棚。
如今,陈军绸的韭菜种植规模已发展到65座温室、35座钢架大棚,并收购附近乡镇及玉门等地的韭菜,发往新疆、青海等地,年销量最多时达400吨。“一个人富不算富,我得带动乡亲们致富。”近年来,陈军绸无偿向铧尖镇小沙渠村、集泉村等地的农户传授韭菜种植技术,提高了当地的韭菜种植效益。
一
郭德武、赵金艳夫妇是铧尖镇漫水滩村6组的居民。2015年底,他们流转了1080亩土地,成立了种养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成了3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1500平方米的单列式保暖羊圈,其他配套设施也陆续建成,并顺利投产运营。
2016年初,郭德武夫妇在流转来的土地上全部种植紫花苜蓿。经过多方筹措资金,购进进口牧草收割机械5台(套),在满足自家牧草收割、翻晒及打捆作业的同时,服务周边农户。漫水滩村肉羊养殖优势明显,夫妻二人在肉羊养殖及品种改良上下足了工夫,引进优良品种,大大提升了肉羊养殖水平。作为共产党员,郭德武还积极带动周边群众增加养殖收入40万元。通过几年艰苦创业,郭德武夫妇领办的合作社顺利通过验收,并于2019年成为省级合作社。
“经济效益固然重要,但不能忘记建设家乡。带头贯彻好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农村建设方面的要求,是党员的责任。”郭德武说,为提升全村生态效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漫水滩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大力支持下,夫妻二人先后为当地道路、饮水等基础设施累计投入近30万元,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二
在铧尖镇小沙渠村村民刘富启家中贴着一张照片。照片上,刘富启与合伙人驾着渔舟在小沙渠村焦家咀水库,撒开大网,捕获水产。
“1989年我从山东老家来到这里,想在这片土地上干出自己的水产养殖事业。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我的水产养殖业有了很大起色。”刘富启说,下一步,他想成立水产养殖合作社,积极配合镇里发展旅游业。
刘富启坚持发展无公害水产,所养殖的鱼和螃蟹畅销酒泉城区。如今,他已成为铧尖镇养殖典型户和产业致富带头人。
“十三五”以来,肃州区铧尖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着力壮大设施农业规模、加快养殖业转型升级、促进文化旅游发展、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并培养了一批党员先锋带头致富典范。经过几年发展,全镇现已形成设施蔬菜种植、制种、畜牧养殖、劳务输转、乡村旅游为主的五大支柱产业,全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年的14226元增加至2019年的18313元。
(谢沛宏 张志攀)
相关新闻
- 2020年12月17日庆城县融媒体中心建立职工子女托管班
- 2020年12月11日【新甘肃云·县融媒集萃】小秸秆有了大作用 靖远县秸秆资源化利用“迈大步”
- 2020年12月11日【新甘肃云·县融媒集萃】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康县经验”
- 2020年12月11日【新甘肃云·县融媒集萃】华亭市交出绿色生态答卷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