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红色银达,一个在肃州区,乃至酒泉市家喻户晓、老少皆知的响亮名字。
位于酒泉市肃州区城北5公里戈壁滩上的小村落,缘何如此出名?
答案是:坚持60余年发展乡村文化事业。
银达村,犹如一颗镶嵌在酒泉大地上的文化明珠,始终坚守“红色文化”之魂,做足“文化育民”之功,走出了一条深深扎根于田野,散发着浓郁乡韵特色的文化发展之路。
一
进入银达村,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毛主席按语广场,毛主席铜像庄严肃穆,按语墙上字字生辉。
毛主席按语广场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新中国成立初,翻身得解放的银达农民迫切需要通过学习文化来改变“目不识丁”的窘境,进而积极投身建设家乡。“为学一个字、耐守半夜寒”,“吃罢饭,洗了锅,抱上娃娃上冬学”“不但学识字,还要学唱歌”就是当年银达农民业余生活的形象描述。
1954年,当地干部车宏彰、黄显德撰写的《银达乡农民业余文化教育收到了成果》在《甘肃日报》上发表后,银达农民业余学文化促发展的经验,成为我省合作化的先进典型加以推广。1955年,毛主席在审阅《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时,对车宏彰、黄显德总结概括的《酒泉县银达乡是怎样进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一文颇为注意,并亲笔写下了指导全国农村开展“扫盲运动”的光辉按语——“本书谈文化工作的篇幅不多,这一篇算是好的。为了要在七年内,即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内基本上消灭文盲,适应农业合作化的迫切需要,一九五六年各地就要做出全面的安排,并且完成第一年的计划”。
……
资料图
伴随着银达村党总支书记王建军的生动讲述,记者仿佛被带回到那个火红的求知年代。
二
“毛主席支持我们学文化!”76岁的银达村村民方三祥是村里文艺老骨干,每天茶余饭后,他总会拿出板胡、二胡,约上三五好友练上几段秦腔,有演出时,他也会登台表演。他说,毛主席的光辉按语,不仅令当时的银达农民兴奋不已、热情高涨,也从此在一代又一代银达人心里埋下了渴求知识、尊重科学、崇尚文化、追求文明的种子。
演出古装戏《屠夫状元》(资料照片)
演员排练现代戏《梁秋燕》(资料照片)
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银达村农民业余艺术团,长期根植于农村,具有浓厚的乡村气息,他们结合形势任务,把本村的新人新事、新气象,通过秦腔、陇剧、眉户剧、快板、小品、表演唱等形式,形象生动、轻松活泼地表现出来,不仅深受当地群众喜爱,还走出了酒泉,搬上了荧屏。眉户剧《摔罐》曾获全国第十一届“群星奖”银奖,《勤劳致富多光荣》《追猪》等7个剧目被中央电视台录制播放,银达独有的“地蹦子”“灯笼社火”“赶驴”等地方特色鲜明的社火品种,被列为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宣传队演员合影(资料照片)
演出经典剧目《摔罐》(资料照片)
好日子就要唱着过。改革开放后,银达村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积极为农民搭建展示才艺的舞台,群众文化活动由被动接受型成功转向主动参与型。近年来,银达村建成600平方米的高标准文化剧场,村业余剧团团员人数已达140人,能够自主创作的文化能人有30多名。如今,逢节有演出、月月有活动,“下地是农民、上台是演员”,成为银达农民的真实写照。
演出舞蹈《花儿与少年》(资料照片)
人才队伍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核心。党翠芳是银达村土生土长的文化能人,2016年她被选为村委会副主任,并兼任业余剧团团长。在组织的关心和群众的支持下,党翠芳投身农村文化事业的积极性更加高涨,逐渐成长为甘肃省群星艺术家和银达乡村文化的“领头雁”。
“我们的技艺是艺术团的前辈们教的,有义务也必须为银达培养更多的人才,让红色文化传承更广、更久远。”党翠芳说,银达村新建红色文化人才实训基地配备了专业授课师资,定期开展声乐、器乐、戏曲、编剧、社火、编剧等专题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懂编排、会器乐、能演出”,常年活跃在乡村一线的文艺骨干,繁荣农村文化,使红色文化传承后继有人。
三
“通过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开展,达到了‘文化沐春雨,润物细无声’的群众教育效果。”王建军说,村业余剧团紧跟时代步伐、倡导新风尚、宣传新变化、讴歌新生活,以党的政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家风”、村规民约等为主题,编排演出文艺节目,真正把排练、演出文艺节目的过程变为凝聚、教育党员群众的过程。
“肃州好人馆”落户银达村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文化是培育新型农民最好的载体。在银达,热爱文化事业的文化人既是文明新风的传播者,也是勤劳致富的带头人。”肃州区银达镇党委书记赵泽金说,在银达村文化能人带动下,全镇拥有了一支1500多人的文体骨干队伍。在他们的辐射带动下,银达镇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形成畜禽饲养、高效精作制种、蔬菜种植三大支柱产业,全力打造城郊“菜篮子”。2018年银达镇实现整体脱贫,2019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8760元,高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让先进文化走进村组农户,让土生土长的庄稼汉走上舞台,银达文化才有了成长的沃土,才有了广阔的天地。银达的实践证明,让农民走近文化、体验文化、享受文化是乡村文化发展的最好形式。只有让农民群众参与其中,切身感受文化的魅力,品味文化的乐趣,才能使农民享受到文化发展的成果,进而促进乡村文化长盛不衰、蓬勃繁荣。
相关新闻
- 2020年12月24日【小村庄大变迁之4】二十二道弯 载梦翻大山
- 2020年12月24日【小村庄大变迁之9】以前脏乱差 如今高颜值
- 2019年01月16日小村庄上演“变形记”——兰州市红古区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侧记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