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关注】
“低温养生”提高抗病能力
严立新
来自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期公布,他们首次在伦敦冬泳爱好者体内发现了一种可以帮助适应低温环境的化学物质。研究者认为,在冷水中游泳能够提高人体内该物质的水平,并起到预防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作用。
低温环境有助健康的研究,其实国内外均有不少。比如,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研究发现,每天在寒冷的室温环境中待6个小时,能让人们保持较为苗条的身材;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动物研究也显示,若能将实验动物的体温降低2℃-3.5℃,寿命可延长一倍甚至更多;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等机构近日联合发表的研究显示,人类体温整体出现下降,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与人们健康状况的普遍改善有关。
“低温养生”的概念即由此而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任菁菁说,低温养生可以涉及吃、穿、住、用和运动的方方面面。
吃:低温烹饪,喝凉开水。传统烹饪通常采用煎、炒、炸、烤等高温方式,要求食物必须完全熟烂。但这对烹饪技术的要求非常高,以确保食物在合理温度范围内加热,否则就可能产生有害物质。比如,鱼、肉等烹调温度达到250℃会释放多环芳香族致癌物;面包、蛋糕等淀粉类食品加热至120℃,具有毒性的丙烯酰胺含量将会增加。
低温烹饪则要求将烹调温度控制在100℃以下。首都保健营养美食学会会长王旭峰介绍,低温烹饪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损失,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还能减少烹饪油烟。结合我国的传统饮食习惯,目前低温烹饪的主要方法有蒸、煮、凉拌等,突出少盐或少油的特点,如蒸土豆、煮玉米、沙拉、小火慢煮的粥和汤等。由于蔬菜中大多数维生素都是水溶性的,经过长时间蒸、煮、炒、焖易流失,选择生吃相对更利于保存营养。但为了避免摄入蔬菜中可能含有的细菌、寄生虫等有害物,对于不能确定种植源的蔬菜,建议采用清炒、白灼、焯水后再拌等清淡的烹饪手法。
自然冷却至30℃左右的凉开水最适于饮用。王旭峰提醒,由于国人体质的特殊性,过凉的冰镇食品应少吃,老人、小孩和消化功能较弱的人仍建议多吃温热软烂的食物。
穿:适当秋冻,少穿一件。“秋冻”观念在我国几乎人所共知,其提倡秋季气温稍凉爽时,不要过早、过多地增加衣服,因为适当冻一冻有助身体逐渐适应寒冷,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但当气温急剧下降时,切不可一味追求秋冻,否则就易伤身;患有慢病的老年人及体弱者,同样不应选择“秋冻”。此外,日本小学生的抗寒训练也可适当借鉴,比如,给孩子穿衣以“比大人少一件”为宜,同时督促他们加强运动,可起到提高抵抗力的作用。
住:多养绿植,睡时调温。在低于18℃的环境中,人的肌肉收缩、汗孔关闭,体内水分更易保存,营养物质更易被组织器官吸收,有益增强体质,因此应避免室内过于闷热。任菁菁说,白天时,室温以皮肤感觉微凉但不产生“鸡皮疙瘩”为宜,尤其注意不要使室内外温差过大。除借助空调等设备调温外,在室内多摆放花草也有降低温度的作用,可选择芦荟、吊兰、常青藤等。
夜间睡眠时,体温、血压较低,呼吸与脉搏减慢,基础代谢变缓,正是“低温养生”的好时机。据西班牙《先锋报》报道,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神经病学和睡眠医学系克里斯托弗·温特教授研究发现,睡眠时房间温度高于23.8℃或低于12.2℃都易导致失眠、噩梦、多醒及早醒等睡眠障碍。他建议,将晚间室温控制在15.5℃-19.4℃,将有助于人们进入深睡眠。
用:冷水洗脸,冷水淋浴。冷水的温度刺激可以使人体在短时间内经历从热到冷,再从冷到热的过程,促使血管迅速收缩和扩张,进而起到锻炼血管的效果,因此也被称为“血管体操”。任菁菁建议,人们可根据自身体质,酌情选择用冷水洗脸、擦身、冲淋、浸浴等,冷水浴前一定先做好热身;如果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建议提前咨询医生是否适合。
动:勤练瑜伽,打太极拳。研究显示,如果能使体温低于正常值1℃-2℃,可降低人体代谢率,机体耗氧量也会减少,有益健康。人的体温虽然不能随意降低或升高,但可以借助一些特殊的锻炼达到目的。比如,冬泳,有着与冷水浴类似的效果,但对锻炼者的体质要求较高,必须量力而为;瑜伽、普拉提、太极拳等慢速运动,因为不会带来太大的身体负担,多数人都可以选择,但运动过程中要注意补水,以凉白开为宜。
专家最后提醒,“低温养生”注重的是自然环境下的低温对人体的调节,既不能盲目开空调、喝冷饮,也不能一味追求少穿衣服。气温变低时,仍须注意保暖,防止受凉。此外,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低温养生”,抵抗力低下、胃肠功能较差、体质怕冷的人还是应当保暖为主,以防身体受冷后出现感冒、冻伤、上吐下泻等不适。
相关新闻
- 2020年12月22日【健康关注】呼吸中的健康信息
- 2020年11月10日【健康关注】坏心情易于诱发肿瘤
- 2020年10月20日【健康关注】科学认知和提高免疫力
- 2020年09月29日【健康关注】种一颗牙为何这么贵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