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媒体看甘肃】
种草养羊走对路 “洋洋得意”奔小康
——甘肃环县羊产业发展纪实
新华社记者 张文静 郭刚 程楠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地处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养羊历史悠久。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羊产业,推动脱贫攻坚进程。“种草养羊走对路,‘洋洋得意’奔小康。”如今,环县老百姓的话道出了羊产业兴旺带来的幸福生活。
有草有羊生活美
43岁的曲子镇西沟村脱贫户孙志学靠养羊打了个“翻身仗”。
革命老区环县生态环境脆弱,绵延起伏的高山将穷山沟与外界隔离。贫穷把孙志学一家牢牢钉在大山里。为给妻子治病,他的生活曾经陷入困境。
近年来,环县大力推动饲草种植和养羊产业。“种草养羊,本短利长”的发展计划带动了孙志学。2013年,他获得了政府提供的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开始养羊。
起初,市场波动、羊价下跌,孙志学赔了钱,但他咬咬牙,接着干。
当地政府投入3万多元,扶持他修建标准化养殖暖棚和草棚,并为他提供养殖技术。他还购入铡草机,将17亩地全部种上苜蓿、燕麦等饲草。2016年,羊终于卖上好价钱。2019年,他扩大养殖规模至300多只羊,赚了10万元。
养羊改变了他的生活。去年8月,他第一次坐上了飞机,送女儿去新疆上大学。之后,他还去了西安旅游。
“种草省力,解决了羊的口粮,羊又给了我们吃穿花用的全部。”孙志学说。
西沟村几乎家家都养羊。村支书刘小兵介绍,2019年底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9363元,其中来自草羊产业的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81.8%,在全县排名第一位。村民们过上了“轻松种草、快乐养羊”的幸福生活。
新的一年,西沟村有新梦想:到2022年,全村户均养羊400只、全村养羊10万只;户均收入20万元、全村产值过亿元,打造成全省种草养羊亿元专业村。
环县已形成了“众口一词念羊经、一心一意兴羊业、千家万户发羊财”的良好氛围。2020年,环县农民人均来自羊产业收入达到5000元。
羊产业的“启示录”
小小羊羔为何能带来如此大的变化?答案正是全产业链的精心打造。
环县畜牧兽医局局长赵过存介绍,过去群众种草养羊规模小,收入不高。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政府对草羊产业有了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龙头企业,创建养殖合作社,引导群众科学养殖。
产业发展离不开龙头企业支撑。2016年,环县引进了甘肃中盛农牧集团有限公司,实施百万只肉羊屠宰及深加工全产业链项目,解决全县每年100万只出栏肉羊加工和销售的问题。
“群众放心养,企业敞开收”。环县政府和保险公司等推出了价格指数保险。当羊肉市场价格与目标价格有偏差时,保险公司理赔,确保合作社、农户养殖和企业加工等环节不亏损。
政府“撑腰”,养羊底气更足。环县35万人中有4.8万户养羊,全县羊只饲养量达210万只。
针对养殖技术不成熟、理念不先进等问题,环县将有示范带动能力的合作社建在群众身边,共打造了200多个千只湖羊示范社,从饲草加工、防疫管理等方面引导群众科学养殖。
环县县委书记柴春介绍,2015年以来,全县投入到羊产业的总资金为11余亿元,逐步实现了由传统分散养殖到设施规模养殖,由小打小闹到合作经营,由销售活羊到精深加工的“三大转变”,构建了集“引育繁推一体化、种养加销一条龙”的肉羊产业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新希望
产业兴旺,乡村振兴,人才是基石。
环县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育工程,即引进“百名高端人才”、留住“千名大学生”、培养“万名职业农民”,并计划用三年时间培养1000名大学生“羊倌”。
环县扶贫办主任白兴时介绍,针对返乡未就业大学生,政府拿出经费组织培训,已吸引500名大学生当了“羊倌”。
两年前,甘南藏族自治州小伙卢小鹏大学毕业后,加入了环县德华澳美肉羊良种繁育专业合作社,当了一名“羊倌”。兽医学出身的他在环县找到了事业发展的平台。
产业升级赋能乡村振兴,而良种是羊产业提质的“芯片”。
2018年,甘肃庆环肉羊制种有限公司落户环县,这是甘肃独一家的集肉羊制种、科技研发、人才培育等为一体的肉羊技术集成综合示范基地。
企业总经理李国智聘请了澳大利亚专家团队,从国外引进良种肉羊冻精,再利用人工授精,与当地湖羊良种杂交繁育。“优质良种基因大幅提升了肉羊产肉能力,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我们有信心每年向全县输送肉羊良种1万只,推动优良产肉基因向产业快速扩散。”
庆环公司技术总监、澳大利亚肉羊制种技术专家戴维德·奥斯本说:“我们育种技术国际领先,能帮助环县打造肉羊良种供种基地。”
借助外国专家指导,庆环公司加大了本土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累计为全县培养了12名可独立操作腹腔镜人工授精等核心技术人才。
“国际队”“国家队”“地方队”等力量助力环县羊产业走上更大发展平台。
当地政府计划到2021年底,全县羊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农民人均来自羊产业收入突破6000元。
(新华社兰州1月3日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12月28日环县:跨入高铁时代 迎来幸福生活
- 2020年12月09日庆城 发展羊产业助农增收
- 2020年12月08日环县 农业保险为群众增收系上“安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