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博物馆藏的垂鳞纹秦公铜鼎
中华始祖文化的富集区
现代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明确提出要重建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所谓中国古史的远古时代,就是指夏商周上古时代以前的中国早期历史阶段,即中国古史传说的三皇五帝时代,这个时代正是中华文明的萌芽时期。
伏羲、女娲位列三皇,伏羲更是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在汉代被列为“上上圣人”。女娲作为三皇五帝中唯一的女性首领,与伏羲一样是中华民族的创世者、始祖母和高禖之神。伏羲、女娲大致处于远古时代由母系氏族社会迈入父系氏族社会的阶段,其发明创造和文化贡献,引领中华先民告别蒙昧洪荒,是开启中华文明序幕的人文始祖和文化英雄。轩辕黄帝又位居五帝之首,是炎黄时代的开创者和华夏民族人文初祖,其所代表的发明创造、文化成就和社会生态,标志着中华先民已经开始进入文明时代。在上古传说和神话人物中,西王母可以说是个跨界人物,而实际上她应该是自黄帝时代以来长期、多代传承这一名号的西北羌戎部族女首领的统称,是羌戎部族与炎黄部族交流融合、中原与域外文化传播交流发挥中介作用的象征符号。
如此之多不同阶段的中华人文始祖和文化英雄出自甘肃,同考古发掘一样,证明甘肃地区是多元文化和早期文明生成的肥土沃壤和理想之区,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多元孕育地之一,是中华文明曙光最早闪现之地,也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在多元一体中华文明、中华民族的孕育形成过程中,甘肃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甘肃远古文化从旧石器时代肇其端,新石器时代以大地湾一期文化至大地湾晚期文化为代表,已经露出文明的曙光;马家窑文化时期农业多样化与发达的彩陶技术为文明时代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齐家文化时期甘肃已经迈入文明社会。齐家文化之后以氐羌为主体的西戎诸部和早期周秦部族,共同开创了多民族交错和多元文化汇聚的文化发展格局。远古甘肃及其先民,在开发祖国西北,开启中西文化交流,孕育华夏民族与文明,促进中华文化发展和传承创新等方面,无疑具有汇流区和策源地的重要地位。
大地湾遗址(本文图片均为资料图)
周秦早期文化的起源地
在中国历史上,周秦文明与文化的肇启,俱与其始兴之地甘肃密切关联。史载,周人先祖不窋“自窜于戎狄之间”,至公刘时迁于豳(今庆阳宁县),再到古公亶父始南迁岐下,在今甘肃陇东地区历经十二世之久。周人定居陇东期间,周不窋在此教民稼穑,鞠陶、公刘“复修后稷之业”,发展农业生产,“立法定制,以垂永久”,故“周道之兴自此始”。则陇东地区是周人和周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而且,周人发达的礼乐文明和农耕文化传统,亦奠基于陇东地区。
商末时,秦人先祖中潏弃商归周,并率族西迁来到天水“在西戎,保西垂”。接着,在周初周公东征时,又将东方曲阜一带的部分嬴姓族民西迁至“朱圉”,即今甘谷一带。从中潏开始至秦文公,有十四代秦人在天水渭河流域和西汉水上游地区定居、发展,建立诸侯国家,并立足自身传统,积极接受中原文化,又广泛吸收西戎、北狄和域外文化,形成了以农牧并举、华戎交汇为特征的秦早期文化。其所具有的粗犷、豁达、进取、剽悍的风格与尚武、重利、坚韧、质朴的民族性格,成为秦人发展和最终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文化基因,并对此后汉文化的发展和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甘肃远古文化在文字、彩陶、原始农牧业、冶金术、玉器、宫殿建筑、绘画、混凝土等多方面取得的文明成就,早期古国的出现,多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东西方早期文化交流与文明交汇,既丰富和拓展了中华文明起源的内涵,也为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独特而重要的佐证。而古典文明时代周人兴起于陇东,开创了以农耕文化和礼乐文明为特征的周文化;秦人崛起于天水,将中原农耕文化与西戎游牧文化有机结合,创造了以农牧并举、华戎交汇为特征的一种新型复合文化即秦文化。周文化代表了三代文明的最高成就,秦文化则在三代文明基础上,统摄农耕、游牧两种文明于一炉,荟萃中原与草原文化于一体,促进了民族融合与文化整合的历史步伐,从而奠定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化由多元走向一体的重要基础。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19年05月17日【专栏】溯源甘肃——她从远古走来
- 2021年01月06日【溯源甘肃】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肃农业的发展
- 2020年12月23日【溯源甘肃】贾诩:出自陇上的汉末三国谋士
- 2020年12月09日【溯源甘肃】伏波将军马援在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