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348场惠民演出覆盖全省69个县区 甘肃演艺把舞台搭在人民心中

 2021/02/04/ 08:52 来源:兰州日报 首席记者李超

348场惠民演出覆盖全省69个县区

甘肃演艺把舞台搭在人民心中

舞剧《丝路花雨》

《兰州人家》演出剧照

  自去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肃演艺集团积极行动、倾情投身抗击疫情主题文艺创作,推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用舞台艺术汇聚全省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抗击疫情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助力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线上艺术传播彰显温暖力量

  去年年初,甘肃演艺集团因新冠肺炎疫情原因取消或延期各类演出近800场,但停演并没有让我省演艺事业的发展停滞下来。在演出活动停摆期,集团直属各院团心怀希望、坚守初心,依旧在做好各种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加紧进行创作并继续排练新的剧目,旨在为演出市场恢复后第一时间吸引观众走进剧场做好储备。

  同时,旗下各院团还充分利用各自的自媒体平台,在严抓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实现了艺术传播的一大突破,成功地将线下演出进行了多渠道、全方位的线上展播,包括秦腔、京剧、陇剧、歌曲、快板书、诗歌、相声、配乐诗朗诵等丰富艺术形式的七十余件高品质艺术作品,通过网站、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及时推送到了广大市民的手中,使“宅”在家中的人们在轻松、惬意中继续享受到了艺术的熏陶和抚慰。

  其间,特别是“陇剧微讲堂”“原创作品展播”等线上专栏更是受到了广大市民的热捧。在轻点手指中,一部部陇上经典舞台艺术佳作跃入眼前,无论是铿锵有力的西北秦腔,还是委婉动人的原创陇剧,都凭借着传统文化的独特艺术魅力,为疫情之下心绪不宁的人们注入了温暖、坚强的力量。

  演艺新路 从剧场走向户外

  去年6月份后,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发布了《剧场等演出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措施指南》,要求剧院等演出场所观众人数不得超过剧院座位数的30%,随后陆续增加到75%,演出开始有限制地逐步恢复。与此同时,甘肃演艺集团也继续在复工过程中不断探索创新发展的新路径。

  2020年7月31日至9月13日,“黄河之滨艺术节”在美丽的黄河之滨精彩亮相。为了能让兰州市民现场观看节目,甘肃演艺集团首次把包括音乐会、话剧、京剧、舞剧等以往只能在传统剧场看到的剧种从室内搬到了室外。

  在兰州市体育公园的艺术节主场馆,省直艺术院团轮番登台先后上演了大型综艺晚会《如意甘肃》《敦煌乐舞》《魅力丝路·陇原情》、民族交响乐《国乐芬芳》《国风》《黄河之声》、主题乐舞《敦煌·丝路情》《魅力甘肃》《多彩甘肃·陇原风》、音乐会《岁月留声》、话剧《兰州人家》、京剧《国韵京声》、秦腔《大登殿》《铡美案》《赵氏孤儿》,以及陇剧、秦腔折子戏专场和曲艺综合晚会《曲苑百戏》等经典剧目。艺术节期间,近百场精彩演出吸引了四十余万观众争相观看。

  《兰州人家》户外首秀受热捧

  艺术节演出过程中,话剧《兰州人家》的首次户外演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剧由甘肃演艺集团话剧院创排,描述了一位父亲与四个女儿、女婿的生活变化,通过文庙看守人李大面临的诸种烦恼困惑,表现了普通百姓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坚守。作为一个饱经沧桑的老人,面对时代和观念的变化,李大最终也是适应了时代的变化,在感叹要好好活着的同时,说了句:“追求幸福不过是‘多大个事’。”

  这就是家,如此地小,柴米油盐中心灵总是彼此拥挤。家又是如此地大,无论是谁走遍了天涯,也走不出对家的牵挂。因为家,人们在陌生的世间变得熟悉,因为家,才让人们都知道,自己永远生活在爱里。这就是家,既平凡又伟大的兰州人家。观众们听着熟悉的兰州方言,在家长里短中感受着那浸润心灵的温暖,疫情带来的丝丝阴霾也在感动中随之烟消云散,也再一次对平凡生活的温暖意义有了新的体会。

  “当然,这部反映兰州市民市井生活的原创轻喜剧也在演出中获得了再一次突破。”甘肃演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兰州人家》最大的魅力,就是剧中的人物、发生的事件,就好像人们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一般熟悉。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特殊时期,这部作品所蕴含的艺术力量也彰显出了全新的意义。”

  秦腔佳作引来万人“围观”

  艺术节期间,秦腔戏也是最受观众喜爱的节目,甚至有很多从外地慕名而来的戏迷都赶到了现场观看。尤其是在去年8月12日晚的第13场演出中,由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甘肃演艺集团秦腔艺术剧院副院长苏凤丽领衔主演的经典剧目《火焰驹》,更是吸引了近万名秦腔戏迷现场观看。

  “这些经典秦腔剧目,都是在传播‘真善美’的内在价值观念,借此承载、延续、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苏凤丽告诉记者:“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戏曲艺术始终秉承着‘文以载道’‘乐以成德’‘以戏化人’的经验总结和优良传统。尤其是那些经典佳作,更是在给予人们精神享受的同时,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中,使受众明辨美丑、善恶与是非。”

  “尤其是当人们面对灾难的重大时刻,褒扬家国情怀、优秀品格、善良人性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她说:“因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就是国人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力量,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更是我们携起手来守护家园的重要支撑。”

  惠民演出覆盖全省69个县区

  去年下半年在逐步恢复演出的过程中,甘肃演艺集团重点组织实施了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演出,高雅艺术进校园、进军营、进医院、进企业、进社区,送戏下基层巡演、文化扶贫等丰富的演出活动,在助力全省顺利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同时,极大地鼓舞了广大农村群众的决战信心。

  尤其是,去年政府购买的惠民演出重点都在农村地区,全年共完成省级政府购买演出494场,基层文艺惠民演出348场,覆盖全省69个县区,占全年演出比重达70.6%。

  精品艺术创作持续发力

  当然,演艺市场真正的复苏,还得靠好剧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甘肃演艺集团已通过各方支持创排了中华传统歌舞表演《相约千年·魅力丝路文化行》、大型舞剧《彩虹之路》、红色题材话剧《七先生》、沉浸式旅游演艺《乐动敦煌》、大型杂技剧《九色鹿》和中国经典杂技魔术秀《多彩民族风》6部原创新剧目。此外,还创排了甘肃省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举办了《丝路花雨》首演40周年系列庆典活动。

  为了进一步拓展演艺市场,甘肃演艺集团先后组织创排、提升修排、移植改编各类剧目和折子戏数十部,努力满足演出市场的需要。其中,集团直属各院团潜心创作的秦腔《清风亭》、儿童剧《绿野仙踪》、民族交响音乐会《丝路山水图》等作品,在恢复演出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目前,话剧《八步沙》、儿童剧《寻找九色鹿》等前期创作已经完成并顺利进入排练阶段,秦腔电影《火焰驹》拍摄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文/图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