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百花】枸杞满枝头

 2021/03/05/ 05:35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柯英

枸杞满枝头

  柯英

  初冬雪后。在听雨阁。与朋友尔杰论说各地道地药材。面前摆着一杯茶,杯中绽放的白菊花间飘浮着几粒鲜红的枸杞,清爽可人。尔杰说,岷当归、藏红花、怀山药、浙贝母,咱甘州咋就没个出名的药材。我指着杯中的枸杞说,有啊,甘枸杞——甘州枸杞,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就推崇说:“古者枸杞、地骨取常山者为上,其他丘陵阪岸者皆可用。后世惟取陕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为绝品。”尔杰一听,惊叹,原来咱们这儿真有道地药材啊。

  他又说,甘州枸杞树确实多,老家的荒滩野地上,处处都有。小时候,一到夏天,枸杞子结满枝头,我们经常摘上当水果吃,就是没想到还是有名的药材。他的话,不由得勾起我的回忆。

  老家在黑河下游,野生枸杞遍野皆见,都是历经数代沿袭下来的天然品系。多年丛生的枸杞,常常长成一堵墙。我刚懂事时,看到的枸杞篱笆都已一人多高,枝繁叶茂,密不透风,张家湖沿、直沟等地的几个园子较为偏僻,枸杞简直长疯了,把狭窄的乡间小道挤得更窄,平常经过,总感到恐怖,野鸡、野兔子甚至可以在里面安家落户,稍不留意,从中飞出几只野鸡,会把人吓得惊叫。每到夏天,总是禁不住红艳艳、甜津津枸杞的诱惑,时不时偷偷摸摸去摘枸杞吃。远远看上去,成熟的枸杞成串,像小妹手腕上的红玛瑙串珠。

  我们摘到枸杞,大都分给弟弟妹妹解了馋。瘦瘦小小的成子却不一样,他奶奶老眼昏花,总感觉眼前像飞着蛾子,赤脚医生说是害了青光眼,要经常泡枸杞喝。成子摘到枸杞,都要拿去晾干,给奶奶泡茶喝。我妈常说,成子奶奶留着小脚,走路不稳,眼睛又看不见,真是可怜。成子经常一个人去偏僻的张家湖沿摘枸杞,他家的房顶上晾晒了一大片红枸杞。不知是成子孝心所感,还是枸杞药效所至,经过一个夏天、又一个秋天,成子奶奶的眼病居然好了起来。后来自学中医,我终于明白,枸杞味甘,主缓主和,入肝经、肾经,对于肝虚肾虚、气血不足引起的眼疾自然颇有疗效。看来,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偏方、验方,都是实践的结晶、智慧的集成。

  那时候,枸杞都是天然的、野生的,小孩子拿来解馋而已。谁也不会想到,这些年枸杞会成为一个产业。

  说起枸杞的药食用途,精通厨艺的尔杰滔滔不绝。他说,醪糟汤中加几粒枸杞,色泽鲜艳,酸中带甜,口感颇好;八宝饭中加枸杞、葡萄、杏仁等,令人口舌生津,百吃不厌;菊花茶里放枸杞,一凉一温,清火败毒;羊肉汤中放点枸杞、黄芪、当归、党参,也是不错的药膳煲。他说的,都是当地传统食谱的用法。人常说,好厨子是半个中医,大概就是说配料合乎五味相生相克之理吧。

  我还告诉他,枸杞不但果实可入药,根、叶也是药材,食疗可以参考。枸杞的皮,叫地骨皮,多用于凉血退蒸、清泄肺热。叶子生津润燥、补益肝肾,可以当小菜吃。明末有个医药学家倪朱谟,编撰了一本《本草汇言》,说到枸杞的功效,颇有见地:“俗云枸杞善能治目,非治目也,能壮精益神,神满精足,故治目有效。又言治风,非治风也,能补血生营,血足风灭,故治风有验也,世俗但知补气必用参、芪,补血必用归、地,补阳必用桂、附,补阴必用知、柏,降火必用芩、连,散湿必用苍、朴,祛风必用羌、独、防风,殊不知枸杞能使气可充,血可补,阳可生,阴可长,火可降,风湿可去,有十全之妙用焉。”

  聊着甘州枸杞,尔杰感慨,甘枸杞从明代就那么有名,现在宁夏枸杞也广受欢迎。我说,甘枸杞不是从明代有名,而是从唐朝就出名了。唐初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记述,枸杞以“甘州者为真,叶厚大者是。”文献中还有一则陈子昂与甘枸杞的故事。686年(武则天垂拱二年),受命巡视张掖的陈子昂看到甘枸杞,便对随从官僚说,这是益气养神的上好药材。同行的文人乔知之听了也附和陈子昂,另一位文人王无竞听过很上心,立刻购来甘枸杞,一连吃了五天竟无效果,一个自称认识药材的路人对他说,他吃的不是甘枸杞,而是一种叫白茨果的东西。于是,王无竞开始质疑陈子昂的话,之前附和的乔知之也作了一首诗反驳陈子昂。因甘枸杞而引发朋友不睦,陈子昂感慨良多,在张掖写出了名作《观荆玉篇》,通过人之言与玉之质的关系寄托对遇合于“君臣之际”、取信于“朋友之间”的真诚期望。

  宁夏枸杞美名传,大约是清代以来的事。据历史记载,我国枸杞产地可分为四个地区:一是甘州一带,称“甘枸杞”;二是宁夏中卫、中宁一带,称“西枸杞”,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宁夏枸杞”;三是天津地区,据说是清朝庚子年间从宁夏引种发展起来的,称之“津枸杞”;后来的新疆“古城子枸杞”,也算作一产地。各地枸杞的质地同中有异,李时珍记述甘枸杞流传最广:“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圆如樱桃,曝干紧小少核,干亦红润甘美,味如葡萄,可作果食,异于他处者。”清代时,宁夏平原是朝廷粮仓,官员商贾往来京城与宁夏府频繁,枸杞作为地方特产馈赠亲朋,渐渐形成盖过甘枸杞的声誉,一直延续到今。

  尔杰听过,端起茶杯来看了看飘浮的红枸杞,喃喃自语:小小枸杞,延续千年不衰,真是延年益寿的良药。

  我想起《诗经》中的一句诗:“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显允君子,莫不令德。”杞棘即今天的枸杞。可以想见,西周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种植或采摘枸杞,它的历史延续何止千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