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高台:老戏骨的传承“新使命”

 2021/03/16/ 17:51 来源:甘肃日报-新甘肃客户端 记者 盛学卿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盛学卿

  高台县宣化镇自古以来就以“戏剧之乡”著称。

  镇上有个戏班子,有600多年的历史。

一代一代的传承。

“乐善忠义班”已有600多年历史。

  “乐善忠义班”——这个成立于明洪武十一年(1368年)的秦腔剧团,至今仍活跃在乡间。

  现年80岁高龄的前任团长盛世祥13岁加入“乐善忠义班”,跟着师父练习吊嗓子、踢腿、翻跟头等秦腔剧目中的基本功,37岁那年,他被选为“乐善忠义班”团长。

  “当年火的很,一演出邻村的人都跑过来看,还邀请到其他地方去演出。”谈及过去的辉煌,盛世祥骄傲地告诉记者,如今年逾八旬的他,仍旧坚持唱戏,每天早上起来练功,至今还记得100多部秦腔剧目的唱词。

演员做上台前的准备。

盛世祥指导小学徒练声。

  “以前唱戏是谋生手段,随着社会发展,唱戏把家养不住了,年轻的演员都出去打工挣钱了”,盛世祥说。很长时间,“乐善忠义班”面临“青黄不接”,无人唱戏的问题。

  为了让百年剧团和古老秦腔技艺传承下去,近年来,盛世祥“重出江湖”,编写秦腔课程,给镇上孩子们教授秦腔、走台步和相关秦腔的历史知识。

  “我们现在邀请老团长、老演员定期给孩子们教一下,希望不要把民族文化遗失了,更好的传承下去”,现任团长盛万勤说。

孩子们一招一式学得有模有样。

三代传承人一起切磋交流。

  如今,欣喜的看到,在宣化镇乐二村剧团排练室,孩子们一招一式学得有模有样,让秦腔融入学生生活,将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发扬光大。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