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最美退役军人”靳玉国:筑梦黄土地 铺就致富路

 2021/03/17/ 06:0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顾丽娟 刘 成

  迎难而进

  苹果产业迈上新台阶

  受到靳玉国的影响,全县其他苹果产区纷纷效仿,一孔孔果库拔地而起,储藏量增大,四面八方的客商蜂拥而至。

  1995年,靳玉国代表静宁县第一家果品公司应邀前往重庆,参加全国果菜副食品交易大会。对靳玉国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也是个转折点,他开启了把静宁苹果推向全国市场的新征程。

  当时,靳寺村90%的农户在他的带领下种植苹果树,还在村办企业务工,村民们走上了脱贫致富路,靳寺村被树为全市十面红旗村。

  1996年,靳玉国被县里破格提拔为城川乡党委副书记,兼任靳寺村村支书。1997年,为解决当地果品销售难问题,县里组建“静宁县果品经销总公司”,靳玉国成为总经理最佳人选。

  “当时成立公司时,没有懂行的人,也没有资金,全靠微不足道的一点贷款。我主动辞去乡党委副书记的职务,挑头经营这家果品经销公司。”当上了总经理,面对困难,靳玉国没有退缩,开始打“硬仗”,放手拼搏。

  为了提高果品储藏技术,他自费到陕西考察学习。修建果库资金不够用,便把家产全部抵押贷款。

  一点点尝试,一步步前进。几年后,靳玉国建起了贮藏量300万斤的果库三处,开创了静宁县果品产业化、商品化模式。

  2001年,公司兴建了千亩果林科技示范基地,注册了静宁县第一个果品类商标“陇原红”,并成立静宁县陇原红果品经销有限责任公司。

  2003年,公司建成5000吨果品恒温库,带动全县兴建果库1000多处,静宁果品储存迈上新台阶。

  “一些小公司依照我开创的模式在相互促进中发展了起来。”靳玉国说,正如公司车间墙上的那句标语“让更多果农卖果不难,让静宁苹果更香更甜。”做这一切都是为了把静宁苹果卖得更好,实现利润最大化。

  “陇原红”公司成立后,靳玉国用了将近十年时间完成气调库建设,在静宁八里、城川等乡镇建成66间冷库,总储存量达到5万吨。

  “为拓展销售市场,先后组建了内贸、外贸两个专业营销团队,成立了电商公司,实现实体店与电商相配合的全覆盖销售网络。”靳玉国说,现在带有“陇原红”商标的静宁苹果远销国内30个大中城市和俄罗斯、印度、泰国等16个国家和地区。

  副总经理何鹏虎是公司成立之初来的,他目睹了公司的发展,也见证了靳玉国创业奋斗的历程。

  “2007年,他偶然得知泰国排名前三的果品经销商在西安,立即让外贸经理带着‘陇原红’苹果去接洽,得到了对方认可。”何鹏虎说,第二年双方正式合作,促成了第一单48万吨“陇原红”的自主出口。同时,靳玉国也连续几年前往印度拜访客户,推销产品协商合作。

  商场如战场,风险时常在。何鹏虎记得,有一年,公司给一个客户发了价值200多万元的苹果后,迟迟收不到货款,靳玉国两次前往印度催款,找中间人、找律师,费尽周折,也只追回了几十万元,亏损严重。

  “当时公司一年的纯利润不过两三百万,一个单子就损失了这么多,大家都很沮丧。”但靳玉国给大家打气说,不能因为吃了一次亏就不敢做外贸了,要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同时,继续开拓市场。何鹏虎说,通过这件事,他感受到了靳玉国身上能打硬仗、坚韧不拔的军人品质。为了梦想,付出多少努力他都心甘情愿。

  之后,公司外贸出口量大幅增加。2009年“陇原红”相继出口欧盟、南美,创下静宁苹果又一个第一。“陇原红”苹果不仅进驻沃尔玛、卜蜂莲花等大型商超,还布设了多个直营店。

  如今,“陇原红”年出口果品产值超9000万元,占到公司总产值的50%,国际市场越来越广阔。

  回馈社会

  致富不忘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名脱贫致富带头人,靳玉国一直心系家乡,引领带动乡亲们挖“穷根”奔富路;作为一名企业家,他始终牢记责任和使命,不忘回报社会、扶弱济困;作为一名退役军人,他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奉献力量。

  2016年3月,靳玉国创新经营模式,联合广大贫困户、农资农药经营者和技术干部,以“果农+专业合作社+技术部门+公司”的形式,创办了静宁首家“静宁县陇原红果品专业合作社联合社”,从资金、技术、管理和果品包销等方面提供扶持。“联合社和全县3万多果农签订了长期稳固的购销合同,现在订单面积达到9万亩,带动400多户贫困户脱贫致富。”靳玉国说。

  靳伟虎当初就跟随靳玉国种植苹果树,现在依靠自家的6亩苹果园收入多了,他担任社长的靳寺农民合作社也加入了联合社。

  “联合社提供苗木和肥料,进行免费技术指导,我们按照要求统一种植,公司统一销售,进行分红。”靳伟虎说,现在大家都靠着种植苹果增收致富,生活条件明显改善,日子越过越好了。

  联合社不仅解决了果农的销售难题,还提供就业岗位1200多个,其中退役军人80多个。徐卫红就是其中之一。

  徐卫红2006年退伍后四处打工。2019年,偶然看到陇原红公司招人,而且优先招聘退役军人,就应聘到了公司。他负责一个基地的库房、财务工作,每月有基础收入3000元。“靳总对我们很照顾,去年3月我孩子生病,他帮我解决了经济困难,让我没有了后顾之忧。他一直都以退役不退志的精神要求自己,我也要向他学习。”徐卫红说。

  实现静宁苹果品牌化,是靳玉国一直以来的梦想。“2018年,我们在雷大镇投资建设1600多亩的有机苹果生产基地,从生产端把控苹果品质。”

  “用有机肥代替化肥,用有机的方式种植,让苹果保持最初的味道,这是我的新目标。”目前,靳玉国已在基地建成一座有机肥厂,还联系北京的一家技术公司提供相关帮助和服务。

  在位于雷大镇的有机苹果生产基地,记者看到果农们正在修剪果树;有机肥厂里,成吨的肥料正在发酵。

  “我时不时过来,看到基地一棵棵幼苗在茁壮生长,心里特别高兴。”靳玉国说,现在基地各方面条件都已成熟,就等果树挂果。

  徐卫红也在这里承包了80亩地种植有机苹果。他说,明后年苹果树就会有收益,相信一定会有不错的回报。

  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

  近年来,靳玉国先后出资180多万元,用于扶贫助困、支持村级道路建设和改善乡村办学条件等社会公益事业。

  去年疫情防控中,他还向静宁县红十字会、抗疫一线捐赠款物价值23.6万元,向甘肃省退役军人关爱基金会捐款10万元,体现了一名退役军人的使命担当。

  “当时他找到局里,说自己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想给退役军人事务做点贡献。他先捐了价值5万元的物资,之后又组织了8人,对困难退役军人开展常态化捐赠。”静宁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郭祺说,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成立后,靳玉国不仅联系局里帮助困难退役军人,还为县里成立退役军人基金会提供了支持。

  “我做得远远不够。我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让静宁苹果品质更好,走得更远,为更多的人做事情、谋利益。”

  面对荣誉和成绩,靳玉国的本色和担当始终不曾改变。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