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省外媒体看甘肃

祁连人家:山下的团圆

 2021/03/20/ 19:05 来源:新华社 记者马维坤、王博、何问

  新华社兰州3月19日电 题:祁连人家:山下的团圆

  新华社记者马维坤、王博、何问

  姚明国一家五口,分散在4个地方。妻子在老家照顾生病的母亲,两个孩子在镇上和县城的学校寄宿,自己则四处打工赚钱。

  姚明国的老家在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武城村。村子坐落在祁连山里,平均海拔2000多米,推门见山。耕地绕山分布,种地看天,收成不济。倘若遇上灾年,春种一斗,秋收一升。因此20多年前,不少武城村人就开始选择外出务工。

  这是1月20日拍摄的张掖市民乐县武城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母亲长期生病,妻子得留在家里照顾老人孩子,在外务工的姚明国成了家里的经济支柱。一年到头,除了农忙,他很难回家。

  2016年起,祁连山沿线展开了一场史无前例的生态环境整治,矿山关停、矿坑回填、核心区农牧民搬迁……武城村在祁连山浅山区,村里不适宜耕种的山地均实施了禁牧和退耕还林还草,复归自然。

  村庄也渐渐空了。武城村党支部书记李德荣说,全村224户人中,已有94户搬到县城居住。2020年,武城村的小学因为学生太少,正式关闭。

  姚明国也想搬下山住,但一年5万元的收入,加上买收割机的欠款未清,他不敢想,也没底气。

  民乐县的生态搬迁安置项目给了姚明国“挪穷窝”的底气。2020年起,依托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民乐县推进生态宜居搬迁工程,计划将祁连山浅山区海拔高、高原病频发、村庄“空心化”严重等区域的群众迁出大山、搬入园区。武城村也在搬迁村之列。

  为了鼓励群众搬迁,当地引入金融活水。政府贴息、平台担保,每位搬迁户可向银行贷款15万元,第三年起开始还款,每年1万元,直至结清。

  这是1月20日拍摄的张掖市民乐县武城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姚明国盘算:“搬下去老人看病、孩子上学都有着落。要是在附近还能有个稳定工作,一家人就能团圆。”

  姚明国专程去园区考察了一番,所到之处,厂房建设热火朝天,这才真正让他放了心。“不仅我有机会找到工作,媳妇也能就近打工。”

  负责该项目的民乐县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康龙介绍,搬迁户即将迁入的生态宜居小镇里,学校、养老院、医院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戈壁农业、中药材加工等在内的产业已在周边工业园区布局,2020年为搬迁群众就近提供1.8万个就业岗位。

  李德荣告诉记者,这次共有80户群众集中搬离,村里剩下的住户计划陆续搬入公租房。未来全村的发展依然离不开祁连山,“村里准备依托祁连山风光发展旅游业,原有房屋将改造为民宿,村民也能入股分红”。

  今年秋天,姚明国就能拿到新家的钥匙。他已经开始憧憬山下的新生活了。(完)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