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谈】
做实三大衔接机制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罗 哲
政策衔接机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联动发展衔接机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选择,产业融合发展衔接机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对我省而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转换,也是一项极其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责任重大、影响深远。我们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衔接机制,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成效新进展。
政策衔接机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一个渐进的接续过程。要统筹考虑我省基本省情、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基本情况,做好体制政策和机制有效衔接。要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对脱贫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从思想认识、规划体系、发展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建立健全一揽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长效机制。健全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加强相关部门、单位数据共享和对接,持续跟踪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分层分类及时纳入帮扶政策范围,定期核查、及时发现、精准帮扶、动态清零。延续脱贫攻坚中形成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管理体制,建立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领导小组,将“乡镇扶贫工作站”“村精准扶贫工作室”就地转为“乡村振兴工作站”“乡村振兴工作室”,持续推动财税、金融、保险、投资、科技、人才和用地用电等政策措施落地见效。建立健全责任体系、监督体系、考核评估体系等在内的制度体系,形成防范返贫和新生贫困、解决次生贫困和相对贫困的巩固脱贫成果长效工作机制,丰富和完善乡村振兴体制机制。
联动发展衔接机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选择。借助国家的制度优势和国内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把打造东西互济、城乡互动、工农互补的联动发展平台,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构建新型城乡关系的重要渠道。搭建东部地区与我省帮扶地区联动发展的平台,进一步深化区域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推进协作结对关系调整,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确保帮扶工作和干部队伍平稳过渡。强化市场合作,破除东部地区与我省之间的市场阻隔,将我省“甘味”特色农产品输送到东部地区的个性化市场,满足东部高端市场的反季节性消费需求,促成地区间供需市场有效衔接。利用我省自然资源丰富、隔离条件较好、环境容量较大等优势,加快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布局向甘肃梯度转移,形成区域联动发展良好局面。加快探索协作帮扶方式,推动合作领域向教育、文化、卫生方面不断延伸。建立人员流动学习机制,适时互派专业团队进行交流学习,推动东部领先的理念、人才、技术、经验等要素向我省不同领域传播,形成理念互鉴、人才互通、资源共享良好格局。在落实帮扶责任上,发挥自身优势,创新帮扶举措,通过扩大招生规模、培训骨干教师、联合办学等方式向民族地区、偏远山区输入更多教育资源,阻断脱贫地区贫困代际传递。通过培训医生、援建医院等方式帮扶对口地区,缓解我省部分区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现实问题,提高帮扶实效。加强城市与乡村之间联系与互动,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强化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弊端,加快打通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通过制度供给强化城市资源向农业和农村流动,支持以市场化方式设立乡村振兴基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力量参与,重点支持乡村产业发展,改变农村要素单向流出的局面,实现城市和乡村的互联互通、共同繁荣。不断增加农村教育、医疗、养老、文化等服务充足供给,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和乡镇服务农民功能,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互动提供支撑。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实现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
产业融合发展衔接机制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力量。乡村产业振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二者有机衔接的必然要求。尤其是我省已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发展基础仍较为薄弱,要顺利实现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转换,必须从根本上遏制产业扶贫的短期化偏向,要以乡村产业为抓手,构建可持续的产业发展长效机制。具体来讲,就是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多模式推进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努力助推乡村产业兴旺。通过政策推动、企业带动和项目引导,加快发展绿色、循环农业,提高优质农产品生产比例,夯实产业融合发展基础。继续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决策部署,扶持一批带动力强、影响力大、能让更多农民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的融合发展主体。推进农产品加工流通、休闲旅游、电子商务、投资贸易、展示展销等平台建设,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融资信息、人才对接等公共服务。同时,以提供补贴为杠杆,鼓励小农户接受新技术培训。支持各地采取农民夜校、田间学校等适合小农户的培训形式,开展种养技术、经营管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乡风文明、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完善农业产业化带农惠农机制,以保底收购、保底分红、利润返还、合作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制及社会化服务等为主要形式,引导企业和小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把产业链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大力培育适应小农户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促进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积极拓展服务领域,重点发展小农户急需的农资供应、绿色生产技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机作业、农产品初加工等服务领域。在推动乡村产业与县域经济产业链构建的有效衔接上,要立足县域布局特色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充分考虑劳动力和产业技术基础,承接适宜产业转移,积极融入县域经济产业链构建过程,引导贫困群体发展具有地方特色、文化传承的“五小”产业,让更多的贫困群体就地就近就业,切实提高“五小”产业综合效益,提高贫困群体收入水平。
(作者系省社科联副主席、研究员)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4月06日【学习笔谈】在积极应对变局中开拓新局
- 2021年02月25日【学习笔谈】以城带乡推动乡村振兴
- 2021年02月05日【学习笔谈】在优化营商环境上下更大功夫
- 2021年02月02日【学习笔谈】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