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音
初心不改的守护者
——茨日那毛泽东旧居主人桑洁的故事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如果不是40多年前那句嘱托,桑洁的生活也许会和很多同龄人一样。初中毕业后或是回家种地,或是外出打工,家里也早已盖了宽敞明亮的新房。
57岁的桑洁,如今还住在迭部县旺藏镇茨日那村一栋有着110年历史的木楼里。他的身份,是这栋房屋的主人,也是这栋意义非凡的旧居的守护者。
1935年9月,红军长征途经迭部,善良的房主人不仅让出房屋给红军居住,还捐出了家中的七八千斤粮食。
当时的房主,是桑洁的爷爷奶奶。
“我家院门口拴着一匹大白马,屋里住的红军礼貌又和善。”桑洁无数次将爷爷奶奶留下的记忆讲给来参观的人听。
1979年的一天,家里突然来了一位穿军装、头发花白、个子不高的长者,他在小木楼里感慨地对桑洁的奶奶说:“你们全家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感谢你们。”
那一年,桑洁14岁,他这才知道,自己家里住过的红军是毛泽东和他的警卫人员。而这位长者是当年红一军第二师政委肖华。
肖华握着桑洁的手说:“你要克服困难,把这栋房子保留下来。”
没过几年,桑洁初中毕业了,有同学出门打工,在当时,一年能挣100多块钱。可奶奶却把桑洁叫回了家,“房子得有人守”。
于是,桑洁住进了老房子,务农、打扫、守护房屋,一干就干到了今天。
2006年,国务院公布“茨日那毛泽东旧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的守护者一直都是桑洁。
为了更好地保护房屋,桑洁把院子里原本的猪圈、牛圈搬了出去,毛主席住过的二楼房间,保持原貌并设为展室,收藏着当年红军用过的医药箱、标语牌等文物。
“我们这种木质结构的房子,怕漏雨、怕没人住。一旦没人打理,房子很快就坏了。”就因为此,桑洁和妻子一直住在一楼,打扫、修补房屋,同时还承担着为游客讲解的任务。
近些年,参观茨日那毛泽东旧居的人很多,桑洁怕损坏老房子,就守在二楼的楼梯口,“一次只能上去三个人参观,谁来也不例外”。
旅游旺季时,50多岁的桑洁一站就是一整天,“头晕、头疼,我也不敢走,就找村里的大夫看看,然后赶紧回来。”桑洁说。
如今,茨日那村环境优美,村里人大多住进了新房。但住在老房子里的桑洁,心里却很敞亮,他说:“当年答应肖华将军的事,我得做下去。这房子不能毁在我手里,我要好好地守护,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段革命历史。”
记者手记
为红军“画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李欣瑶 蔡文正
红军长征曾两过甘南,我们在甘南的采访中,看到了一些珍贵的革命文物,但终因年代久远、当时技术不发达,没有看到更多有关红军战士的照片。
幸运的是,采访对象中、有红军后代、有当年红军经过时的亲历者,从他们口中,我们听到了很多有关红军的故事。
在临潭,有一位90岁的王凤鸣老人。1936年,红军经过临潭时他才刚刚5岁。他凭借儿时依稀的记忆描述说,红军到我家时很饥饿疲惫,有些人甚至靠着墙就睡着了。但就是这样,他们依然纪律严明,钉在墙上挂枪的木桩整整齐齐,借了家里的东西,一定会归还。而且,他们对待小孩特别热情,女战士还会带着小孩子唱歌跳舞。
在迭部,达吉草讲述了父亲的故事。他的父亲赵元彪是一名在云南参军的红军侦察兵。1935年经过迭部时,因腿部负伤流落在当地,后来就在迭部定居下来。在达吉草的记忆中,在乡镇工作的父亲看到家门口修路,就拿出自己的工资补贴修路;到村里工作,谁家经济紧张,父亲就慷慨资助。达吉草说,父亲总说自己家就一个孩子负担轻,工资几乎没有拿回过家,而是给了更需要的人。
……
随着采访的深入,采访对象也越来越多,他们的讲述就像一支支画笔,让红军的形象逐渐丰满了起来:
高山峡谷中,一支队伍正在狭窄的栈道上前行,战士们虽然身形消瘦、衣衫褴褛,但却精神饱满、步伐坚强。
在那样物资匮乏、条件艰苦异常的情况下,他们团结群众、发动群众,他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那样的形象,一点也不难想象,无论他们是什么模样,他们眼睛里,一定是闪着追求真理的光芒……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