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戈壁明珠焕新彩——嘉峪关市城市建设综述

 2021/06/18/ 09:40 来源:嘉峪关日报 记者 白艳华

戈壁明珠焕新彩

——我市城市建设综述

  嘉峪关日报记者 白艳华

  “啊,这就是以前的嘉峪关吗?和现在相比简直是翻天覆地呀!”在嘉峪关城市博物馆里,外地来嘉的李玲看着墙上的老照片惊奇地感慨道,“嘉峪关太漂亮了,经过几天的游览,感觉这里既有江南气息,又有北方的粗犷大气。”

  对比嘉峪关今昔图,会让人产生时空错觉。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砥砺前行中,绿色之美、发展之美的嘉峪关成为绽放在戈壁滩上的璀璨明珠。每一个生活在嘉峪关的人都切身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变化:道路宽了,交通畅了,绿地多了,游园美了,空气好了,环境越来越宜人了。

  “回顾嘉峪关建市以来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发展成就,可以用四个‘历史性’来概括: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城市建设实现历史性进步,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变化,人民生活有了历史性跨越。毫不夸张地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嘉峪关,是一块‘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的不毛之地,人烟稀少、荒凉萧条。建市以来,我们依靠科学、超前的规划理念,依靠‘一张蓝图绘到底’的不懈坚持,在昔日荒凉的戈壁滩上,一座跨河而建、南北并重、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新兴城市已经拔地而起。”市委书记李忠科在“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嘉峪关市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说。

  是的,翻开嘉峪关的城建篇章,自建市以来,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经过全市人民的砥砺奋进,城市建设交上了一份精彩的答卷——

  建市初期,沙漠、戈壁、厂房是城市的主要景观,戈壁滩上零星分布着芨芨草、骆驼刺、野芦苇、白刺等戈壁沙区干旱植物。改革开放以来,嘉峪关历届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全市城乡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巨大变化,城市建设取得巨大进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建设管理城市,合理布局城市空间,不断完善服务功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基础。

  立体交通联通八方

  认识一座城市有很多种方式,观察高楼大厦,总觉得过于肤浅。游览名胜景点,又担心过于片面。于是,直抵城市脊梁——道路,成了最全面而又直接的了解方式。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不断加快交通道路建设,一张张高效便捷的交通路网,将城市乡村连接起来,让经济血液加速流动起来,铺就了一条条光彩夺目的幸福大道。

  我市骨干公路畅通网络全面建成,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连霍高速为骨干,国省道和县乡道互相补充,铁路、民航协同发展的均衡格局,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市通高速、乡镇通二级路、所有自然村(居民点)通沥青(水泥)路的“公路畅通”目标,全市公路里程1000多公里,全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均通二级公路,工业园区(厂区)路网完善、交通便捷。以嘉峪关为中心的铁路运输枢纽基本形成,铁路东西贯通、南北联网,兰新铁路和兰新二线与公路、民航呈立体交叉。民航建设快速发展,嘉峪关机场占地面积53万平方米,航站楼8300平方米,设三部登机廊桥,机坪设9个机位,是亚欧大陆桥重要的4D兼4E类国际备降机场。

  积极开展了新华路机动车道提升改造,五大市场区域道路新建,明珠路提升改造,玉泉中路提升改造,老城区部分道路改造, 双拥路提升改造,特别是近几年,新建、改造道路20多条,城市道路建设“脱胎换骨”,形成了方便、快捷、功能明确、人车分流的城市道路体系,并对各条主干道实施了亮化工程,放眼望去,改造过的文化路、胜利路、新华路、五一路,路正道宽,干净整洁,笔直向前,群绿相拥两侧,艳彩点缀其间,夜晚流光溢彩、霓虹闪闪。

  目前,我市人均道路面积达到了37.57平方米,路灯装置率达到98 %。平整宽阔的道路带给市民的不仅仅是出行的便利,还充斥着生活的“优越感”和“幸福感”,大家感叹,嘉峪关越发有大都市的气质了。

  生态雄关绿意盎然

  夏日的傍晚,三五成群的市民涌入迎宾湖公园乘凉,漫步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边,清风习习、花香阵阵,好一座巧夺天工的“绿色氧吧”。“最近这些年嘉峪关新建了不少公园,亭子、健身器材、座椅、各种花草树木,让市民在散步锻炼的同时,不仅可以呼吸新鲜空气,而且远离喧嚣。”市民葛昌胜在嘉峪关居住了40多年,他说,嘉峪关的变化真是太大了。

  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坚持以人为本、以水为脉、以绿为基、以文为魂,深入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在戈壁荒滩上建湖蓄水、种草植树、美化家园,相继建成了迎宾湖旅游园区、东湖生态旅游景区、讨赖河公园、明珠文化生态园、南湖文化生态园等10几座公园和110多处公共绿地、20多个人工湖。城市建成区绿地面积为2700多公顷,绿地率和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了39.4%和40.5%,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6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12.0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16.51%。今天的嘉峪关,雪山映照、蓝绿交织、清新明亮、空气洁净,赢得了“湖光山色、戈壁明珠”的美誉。

  “城在林中、路在树中、人在园中”——绿色城市渐行渐近,绿意浓浓不仅在公园里,漫步在嘉峪关的大街小巷,满目葱茏、处处皆景。一项项殊荣足以见证嘉峪关的绿色发展,我市先后获得了“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 “国际旅游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具绿色宜居投资潜力城市”“最具旅游投资吸引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20几项国家级殊荣。

  城市功能显著提升

  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承载力是提升老百姓生活“幸福指数”的最佳切入点。近年来,我市先后启动实施两轮棚改计划,强力推进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等保障住房建设,群众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居家“小环境”好了,城市大环境还得美起来。我市坚持南建北改、协调推进,加快南市区开发建设,实施一批生态、文旅、住宅、教育等项目,打开了城市发展新空间;完善北市区综合功能,容纳2万余人的中核四〇四生活区建成,推进酒钢集团公司、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铁路系统“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实施老旧街道、地下管网、居民小区提升改造,实施嘉峪关机场改扩建、嘉酒城际快速通道、西气东输水源井迁建、高铁南站等重点工程,城区规划面积2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70平方公里,城市功能布局和承载能力日趋完善。

  一批现代化住宅小区、高品质教育和医疗机构、体育场、博物馆、图书馆、城市综合体等民生和商业设施林立,飞机航线通达14座城市,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全市城镇化率达到93.65%,位居全国前列,主城区重点场所热点区域免费WiFi全覆盖,污水管网总长度增加到627公里,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提高到98%,燃气普及率提高到100%……一系列城市功能的完善,让人不由心生感慨:“嘉峪关变化太大了,城市服务功能在逐步完善,城市品位和档次在明显提升!”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