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枸杞地里种出“好日子” 讲述人:瓜州县双塔镇金河村党支部书记杨生祥

 2021/06/19/ 23:20 来源:新甘肃 记者 张文博 通讯员 马晶晶

枸杞地里种出“好日子”

讲述人:瓜州县双塔镇金河村党支部书记杨生祥

杨生祥指导群众种植枸杞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文博 通讯员 马晶晶

  2006年,我响应政府号召,举家从陇南礼县迁到千里之外的瓜州县双塔镇金河村。

  金河村是整建制移民村,因土地板结、盐碱化严重,种植结构单一,土地产出效益低,增收十分困难。

  当时的许多困难,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改变村民收入低的贫困状况,我开始搞调研、找项目,带领村民共同寻找致富门路,这一干就是10余年。

  我通过实地考察、反复调研,决定带头试验种植40亩枸杞。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枸杞种植取得了丰厚收益。村民看到枸杞带来的希望,决定和我一起发展枸杞产业。

杨生祥查看枸杞苗木长势

  种植枸杞后,当年村民就有了收入,而且收入一年比一年好。通过几年的发展,枸杞陆续进入盛果期,一亩地可以产250至300公斤干果,纯收入能达到4000元左右。在枸杞产业的带动下,村民生活富裕了,家家户户盖起了明亮的砖瓦房、架起了太阳能、买起了小轿车。

  近年来,为了种出更高品质的枸杞,我带领部分枸杞种植大户,前往宁夏调运适应性强、抗病害、产量高、品质优的枸杞苗木进行种植,同时邀请专家,在苗木栽植、修剪、灌水、防虫灭病等方面对农户进行全程跟踪和技术指导。

  2016年,我发起成立了瓜州县世纪红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设500余亩无公害枸杞示范基地,通过土地、资金、劳务等入股形式,吸收带动13名从事电商的农村年轻骨干人员入股公司成为股东,引导贫困户自愿将土地、资金、劳动力、技术等入股到经营主体,以股权为纽带,参与分红,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

杨生祥指导村民管理

  2017年,枸杞市场低迷,售卖渠道狭窄。我号召组织全村的年轻人通过“互联网+模式”开设淘宝网店、微信圈售卖的方式来销售积压的枸杞。同时,还设计了精美的外包装为枸杞外销提档升级,使枸杞成为畅销的营养品。

  为进一步拓宽枸杞销售渠道,2019年我组织修建枸杞交易区、仓储区各1处,续建枸杞烘干室10座,建成占地5700平方米的枸杞交易中心1处。建立起了农产品营销、电商人才培训和农村物流体系,带动全镇发展线下销售网点28家。与北京爱酒堡国际酒庄、大连金玉食品公司等20余家企业签订销售合同,与俄罗斯远东公司签订外贸协议,生产达到欧陆标准优质枸杞12吨,成功销售到欧洲国家等地。

瓜州县双塔乡首届枸杞推介洽谈会开幕式

  这两年,随着枸杞市场好转,村民主动种植枸杞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小小的红枸杞成为村民致富的“金豆子”。双塔镇的枸杞种植规模也从最初的100亩增长为3.5万亩,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5年的5760元增长到现在的9841元。

  今年,我们启动并建成了瓜州枸杞加工交易、商务洽谈、物流仓储为一体化的三期工程,目前,全镇枸杞产量达8000余吨,产值达1.96亿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