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的扶贫故事是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那时他刚刚接任省联社金融市场部驻甘南州卓尼县喀尔钦乡麻地卡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一职。
离开熟悉的专业性岗位去做最基层的农村工作,面对的是群众琐碎的家长里短和从零开始的未知挑战,心里难免有一些不安,这时候单位领导看出了一些端倪,就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驻村帮扶从长远看是一次非常宝贵的人生历练和工作机会,在思想上要转变过来,勇敢迎接新的挑战,在这样的鼓励和支持下,他很快放下包袱,踏上了全的扶贫之路。
到藏区农村工作,“语言关”成了张楠需要尽快攻克的首要难题,听不懂群众的诉求,工作就没有办法顺利开展。为了攻克这一难关,他卷着一床被褥住进了村委会,面对每个来村委会办事的乡亲,从一开始的“手脚并用”到逐渐能听懂一些片段和词语,再到能理解乡亲们所说的大致含义,足足过去了数月有余。
初到麻地卡村,到处是泥泞的村道,夜晚也没有一盏路灯,遇到雨天或者晚上,村民们就不敢出门,摸黑走山路十分危险。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张楠决定从修路和架设路灯开始改变村庄面貌。说干就干,在取得单位领导的同意和支持后,他带领村干部和群众撸起袖子丈量道路、搬运水泥、开挖灯基、制作预埋件、安装调试......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在平整的铺装路面上,一盏盏太阳能路灯亮起来的时候,围观的孙工布九大叔带头鼓起了掌。乡亲们都说,省联社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要一辈子记住这份恩情。拍拍手上的泥土,张楠会心一笑,却也不由得深深感受到了党的这份扶贫事业给亿万贫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光明和真真切切的希望。
为了让乡亲们富起来,驻村工作队举办了农牧民实用技术培训班,邀请了当地知名的藏中药材种植技术能手,对适宜在当地种植的“黄芪”、“党参”、“当归”、“羌活”及大棚蔬菜的种植技术进行专题讲授、技术示范。同时,通过省联社的金融政策支持,对麻地卡村的中药材种植产业进行了全面的扶持,通过一系列“组合拳”,驻村帮扶工作队使麻地卡村中药材种植户的钱袋子慢慢鼓了起来。
一年多的驻村生活不经意间已经流淌过去,在新婚妻子的心里这一年多聚少离多的日子无比漫长,在麻地卡乡亲的心里,这一年多不长的时间却给村里带来了巨大变化——通村公路硬化了,一盏盏路灯亮起来了,村委会前头的小广场建起来了,老乡们的收入也增加了......看着这一切,张楠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满足。离开的时候,一位藏族阿妈送给他一双亲手做的鞋垫,同事们打趣道:阿妈这是要认你做女婿啊!带着这份祝福,张楠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即将全面脱贫的麻地卡村,走向了新的脱贫攻坚工作岗位。
2017年下半年全省脱贫攻坚工作重新调整,张楠再次成为5名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兼第一书记之一,义无反顾地奔赴宕昌县新寨乡李家石村。
开展工作伊始,5个联系村总体贫困发生率52%。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张楠不敢有丝毫怠慢和放松,带着省联社党委的殷切期望,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李家石村的脱贫攻坚事业中。
初到李家石村首先要尽快熟悉村情,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张楠带着帮扶责任人一次次走进村头巷尾、田间小路,摸清了村情户情,确定了每一户的详细情况,并制作手绘地图,使得村情户情烂熟于心,脱贫进度一目了然。
随着驻村帮扶工作的深入开展,制约李家石村脱贫致富的种种短板逐渐显露出来。其中之一就是住房问题,村里还有很多贫困乡亲住着二层土木结构的旧房,由于年代久远,时常发生裂缝、漏雨等现象。俗话说的好,打仗就要先啃硬骨头,只有解决了住房安全问题,乡亲们才能安心地发展生产,摘掉贫困的帽子。通过积极协调和争取,村上的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安置项目陆续开工,这些新房子的建成彻底改变了李家石村的整体面貌。为进一步减轻异地搬迁群众的思想和经济负担,省联社党委特制定实施了帮扶村异地搬迁奖励方案,对每一户搬迁入户的贫困户进行奖励补贴,在一系列公益性岗位就业配套政策的扶持下,迁入新居的群众生产生活逐步走上了正轨。
住房问题解决了,张楠开始逐步思考如何带领乡亲们发展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新寨乡地处秦巴山区,全乡沟壑纵横、山高路险、耕地结构和质量差、自然灾害频发,是宕昌县最偏远贫困的乡镇之一,想发展产业谈何容易。通过省联社驻村帮扶工作队和新寨乡政府的多次调研和考察,最终把目光放在了养驴上。通过各方共同支持和努力,新寨乡建成了5座总投资666.8万元、总规划面积32.9亩的养驴厂,德州黑驴存栏量达到了3000头,实现了贫困户分红全覆盖,为新寨乡全乡脱贫致富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保障。
张楠始终坚持把教育帮扶看做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播的最好药方。在这三年期间,通过强化硬件设施、捐赠教育资料,设立奖补基金,组织暑期调研、解决就业岗位等多种方式,包括李家石村在内的五个省联社帮扶村因学致贫的情况明显缓解,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环境显著改善,省联社派出的青年讲师通过授课等形式,为中小学生树立了读书改变命运的良好榜样。这些有益的努力不仅为孩子们解决了目前遇到的经济和生活困难,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树立了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宏伟理想。
驻村工作的日子难免寂寞苦闷,张楠时常去找村里的唐生学老支书聊聊天,老支书为村里的事操心了一辈子,老伴过世的早,唯一的儿子五十多岁了还没有成家,自己也过得十分清贫,但是老支书内心永远揣着为人民服务的一团火焰,
老支书常常对他说,小张同志,要记住毛主席,要为人民服务!老人家并不懂高深的理论,但却用最朴素的话语告诉张楠一个老党员的选择与坚持。
无数个日日夜夜中,每一场风霜雨雪都伴随着进村入户的忙碌身影;每一亩田间地头都留下了助农帮农的坚实足迹;每一张孤灯病床都见证了嘘寒问暖的深切关怀。张楠牢记老支书的嘱托,用实际行动把党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了李家石群众的心窝里、心坎上。三年时光白驹过隙,2019年,李家石村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带领下提前一年实现了整村脱贫,在通往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顺畅,越走越宽广。
近年来,张楠先后荣获“2017年宕昌县优秀共产党员”、“2018年省联社五四青年奖章”、“2021年省国资委学党史知识竞优秀选手”等荣誉称号。这一系列的荣誉,他都是当之无愧的。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0年11月22日情系三农 富民兴陇
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魏孔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