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倾力为民办实事 惠民服务暖人心——甘肃省交通运输系统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综述

 2021/07/16/ 05:1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王仲远

倾力为民办实事 惠民服务暖人心

——我省交通运输系统推进为民办实事工作综述

  王仲远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省交通运输系统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工作动力和成效,更加坚决地把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行业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着力提升全省交通运输服务供给质量,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近年来,我省道路运输部门致力于减轻道路运输经营者负担,大力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高频事项“跨省通办”等便民服务要求,通过大数据共享、提升信息服务等手段,持续提升全省道路运输服务品质和效率效益。

  全面实现“一站式服务”

  提升服务保障效能

  今年3月,甘肃省道路运输车辆检验检测信息系统在全国率先完成升级改造,标志着我省道路货运车辆检验检测全面实现“三检合一”改革模式。道路货运经营者与货车司机实现了车辆检验检测“一站式服务”和“车主交钥匙工程”。一辆车只需20至30分钟即可检测完毕,时间与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真正实现了车辆“一次上线、一次检测、一次评级、一次收费”。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甘肃检验检测机构提供‘一站式服务’,让车主最多跑一次,且一辆车大约只需要30分钟即可检测完毕。经测算,‘三检合一’实施以来,按照市场调节价,不同货车按照轴数不同,每车每次检测可减少费用350元至600元不等。以4轴货车为例,每车每次约减少费用420元,时间与经营成本进一步降低。”

  同时,针对道路货运车辆年审工作,交通运输系统不断精简工作流程和审批环节,先后实现了道路运输车辆综合性能检测全国联网、普货车辆异地检测以及普货车辆年审网上办理。现在车辆审验时,车主只需动动手指,所有与车辆审验相关的数据便可通过数据共享的方式汇集到运政系统,全程只需要几分钟即可完成,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实现“跨省通办”服务

  群众异地办事更便捷

  今年,我省道路运政管理信息系统成功接入交通运输部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依托该系统,实现了普货与危货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换发等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和道路旅客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换发等高频事项“省内通办”,并从今年3月1日起全面取消除危货以外的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考试。驾驶员凭《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结业证书》和相应车型的机动车驾驶证,在社区的市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即可申领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证件。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和经营者可在全国任意地点,通过互联网道路运输便民政务服务系统,“一站式查询”道路运输营运车辆基本信息以及线路标志牌、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等信息,下载普通货运车辆年审凭证、道路运输驾驶员诚信(信誉)考核凭证,实现“不见面、无纸化”办理。对于换证、补证等业务,将通过邮寄方式寄递给经营者或驾驶员。

  同时,省交通运输厅还将大力推进道路普通货物运输、危险货物运输车辆运输证补发、换发、注销3项高频事项与陕、青、宁等周边省区的“跨省通办”,推进道路客运驾驶员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

  助推网络货运新业态

  规范健康发展新环境

  近年来,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坚持包容审慎、鼓励发展的原则,将推动“互联网﹢”新业态发展作为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运输结构调整及关爱驾驶员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网络货运发展。截至5月底,我省已有45家网络货运企业取得了经营资质,6家网络货运分公司办理了备案手续;网络货运企业已整合社会车辆1万多辆,完成运单2.86万单,完成货运量157.9万吨,运输费用总额15.23亿。

  为推动网络货运规范健康发展,我省交通运输系统在持续做好政策宣传的同时,进一步规范网络货运经营者申请许可工作,优化网络货运线上服务能力认定流程,并行开展线上服务能力认定申请和企业平台接入省级监管平台,对其提交的申请按照即办件办理,提高线上服务能力的认定效率。同时,还统筹利用资质审核管理、行政处罚、联合惩戒等手段,加大对企业不规范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此外,加强省级网络货运监测数据应用,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网络货运企业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