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生活课堂】三伏天里 趁“热”养生

 2021/07/28/ 04:3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生活课堂】

三伏天里 趁“热”养生

  入伏后高温持续,甘肃各地也陆续进入“桑拿模式”和“烧烤模式”。

  自古以来,三伏天像是二十四节气的“编外人员”,标记着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

  “三伏”指的是初伏、中伏和末伏,每年入伏的时间不固定,按农历计算,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进入三伏,头伏为10天,中伏为10天或20天,末伏为10天。

  俗话说:“三伏养一夏”,本期生活版为您梳理三伏天里的养生知识,教您趁“热”养生,健康度过三伏天。

  “以热制热”——三伏天的养生法

  中医认为,养生应顺应时节,夏天该热就热,该出汗就出汗。三伏天应顺着季节规律,用“热养法”以热制热,健康消暑。

  1.多喝热茶

  冷饮只能使口腔感到凉爽,由于血管受冷收缩,反而降低了身体散热的速度。而喝热茶或热水能促进汗腺分泌,更能解暑。需要注意,温度不应超过60摄氏度。

  2.吃点热食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生姜有助于温中散寒,此外,肉桂、茴香等温性调味料,夏季可稍微多放一点。

  羊肉、牛肉等热性的肉类,也可以温阳散寒,尤其适合夏季手脚冰凉、气血不足的人食用。需要注意的是有牙痛、上火、发烧等症状,或者体质偏热的人应忌食。

  3.洗热水澡

  热水洗澡会使身体的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排热。水温一般控制在30摄氏度左右为宜,也可以用热毛巾擦脸擦身,帮助身体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

  4.热水泡脚

  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热水泡脚能够使气血运行通畅,增加足部的血液流速和流量,增强新陈代谢。泡脚时适宜水温为42摄氏度,以温暖舒适为宜。

  5.做艾灸

  中医认为,三伏天施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养生效果。施灸时适量出汗,体内的暑热也随之排出,身体会感到无比清爽。

  6.适当出汗

  夏天要“以汗制汗”,而运动就是重要的排汗方式。运动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可以选择慢跑、太极、健步走、游泳等不太剧烈的运动方式。建议早上或傍晚运动,避免大汗淋漓伤气血。

  消暑纳凉——舒服过伏天

  夏季如果觉得汗流浃背、食欲减退,试试专家推荐的解暑法,不用把空调开到最大,也能“自然凉”。

  1.少量多次补水

  夏季应多喝水,但注意不要一次补充大量水(大于500毫升)。建议先喝一两杯水,隔半个小时再喝。水温不能太热也不能太凉。

  2.吃“苦”开胃

  进入三伏天容易食欲不振,可以多吃点苦味食物,如苦瓜等。中医认为,苦入心,能清心火,利于夏季养心。苦瓜性寒,体质较差、脾胃虚寒的人不宜多吃。

  3.衣物选棉麻材质

  衣服的材质会影响汗液蒸发,推荐宽松、吸湿性好的棉、麻、丝等材质,或者选择透气性强的合成纤维材料。

  4.晚睡早起

  晚睡并不是提倡熬夜,而是顺应夏季昼夜变化的特点按时作息。晚上11点半前入睡,早上6、7点起床较好。中午可以午睡30-60分钟,有利于气血平衡,帮助补充体力。

  5.心静自然凉

  高温酷热天气,人们易出现心烦意乱、无精打采等“情绪中暑”迹象。静坐、浇花、读书、听音乐等都有助缓解烦躁心情。

[1]  [2]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