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乡村·新聚焦】构筑甘肃粮食安全屏障——省农科院春小麦育种硕果累累

 2021/08/13/ 05:0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杨唯伟

【乡村·新聚焦】构筑甘肃粮食安全屏障

——省农科院春小麦育种硕果累累

专家组查看小麦长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骄阳似火,麦浪滚滚。7月,甘肃春小麦生长进入灌浆关键期。

  河西灌区是甘肃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7月2日至4日,来自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黑龙江省农科院克山分院、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及甘肃省农业农村厅、省科学院、省种子总站、甘肃农业大学及省内相关科研院所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走进甘肃省农科院黄羊镇小麦育种试验站和山丹县春小麦试验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观摩。

  一走进黄羊镇小麦育种试验站,便看见麦浪间分布着不同的标志牌,全省区试、全国区试、品比试验、产量鉴定、种质资源创新、特色小麦选育……这里,不仅见证了省农科院小麦所的发展,还展示着多年来的春小麦育种成果。

  自2009年小麦所建立以来,团队首席研究员杨文雄带领春小麦团队成员,以优质、高产、节水、特色专用小麦品种选育和绿色高效栽培模式集成示范为目标,先后选育出以陇春27号、陇春35号为代表的旱地春小麦和以陇春26号、陇春30号、陇春41号为代表的水地春小麦新品种14个,获得省部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获批植物新品种保护权1项。

  ——选育的高产优质早熟广适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1号,适应性广,除在我省河西及沿黄灌区大面积种植外,现已推广到内蒙古呼伦贝尔、新疆伊犁州昭苏县等地。

  ——选育的春小麦新品种陇春44号正在参加国家和甘肃省两级区试,品质指标达到国家中强筋小麦品种标准,中抗白粉病,实现了优质、高产、早熟、抗病的完美结合,突破了甘肃春小麦优质育种的瓶颈。在2020年的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达到564.8公斤,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8.3%。

  ——正在参加甘肃省区域试验的紫粒小麦陇春46号,成熟落黄好、籽粒色泽鲜艳。在2020年品比试验中,亩产473.8公斤,比对照品种宁春4号增产3.4%。

  这些科研成果,让广大农户获得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山丹县清泉镇拾号村,500亩的甘肃省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区域创新中心项目小麦新品种及绿色增效模式集成示范点,小麦所的专家们筛选出以陇春41号为代表的2至3个高产优质小麦品种,集成并应用“新品种+宽幅匀播+药剂拌种+测土配方施肥+一喷三防”技术。

  “山丹县小麦种植面积约为19万亩,陇春系列春小麦很受农户欢迎,约占全县种植面积的40%,达7.6万亩。”山丹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何振明介绍,这离不开省农科院小麦所专家们持之以恒的示范和推广。

  做好小麦新品种选育、强化小麦种质资源创新,既是夯实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也是打好种业翻身仗的具体体现。

  面对肩上的重任,近年来,杨文雄带领团队沉下身子,扎根泥土,不断加强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

  在加强高产广适优质节水春小麦种质资源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利用常规杂交、航天诱变、基因聚合、矮败轮回选择、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育种技术,选育出新品系陇春20612等30多份;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特色、优质、功能性专用小麦品种培育,选育出强筋面包新品系陇春20618等8份,中强筋小麦品种(系)陇春44号等3份,面条馒头专用品种(系)陇春41号等5份,彩色小麦系3046B-1等9份;

  以超高产、高光效、紧凑株型为目标,选育出分蘖力强、旗叶剑形小叶上举、可增加亩穗数8万-10万穗、丰产性好、群体优、成熟落黄好的新品系陇春20665等14份。

  专家组一路考察,一路深入了解。

  “陇春41号和陇春42号有什么区别?”

  “亩产能达到多少?”

  “抗白粉病能力怎么样?”

  ……

  深入实地考察后,专家组在山丹县召开座谈会。

  座谈会上,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郭天财教授等专家组成员及基层农技推广中心、良种繁育企业代表对以陇春41号为代表的优质高产广适陇春系列春小麦品种的选育和示范推广给予充分肯定,认为陇春系列春小麦品种在种质资源创新、育种技术和育种成效方面效果显著,建议进一步加强适宜于市场需求的专用型新品种的选育和产业链延伸,为助力甘肃春小麦生产,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障粮食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