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争做红色基因传承人——兰州市中小学开学第一课见闻

 2021/09/02/ 05:3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薛砚

争做红色基因传承人

——兰州市中小学开学第一课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蚕豆秆,低又低,结出的大豆铁身体。牢中的力立夸大豆,世界上吃的数第一……”

  9月1日,兰州市各中小学秋季开学第一天。全市1600多所学校的46万多名中小学生通过网络直播收看在兰州音乐厅上演的《开学第一课》,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生们深情地吟唱起一曲《大豆谣》。

  今年,兰州市将本土红色儿童剧《大豆谣》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中小学生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今天的开学第一课,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颗大豆背后的故事。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饮食种类丰富、色味俱佳,谁会钟情于一颗大豆呢?然而,七十多年前,在兰州沙沟监狱里的一个小女孩就认为,大豆是世界上最美味的食物。”直播现场,教师张燕给学生们讲述了《大豆谣》的背景故事。

  1940年,时任中共甘肃工委副书记的罗云鹏和妻子樊桂英、8个月的女儿罗力立被国民党逮捕入狱,被关押在兰州沙沟秘密监狱长达6年。罗云鹏在狱中牺牲后,1946年,罗力立与母亲被救出狱。被关期间,时常饿肚子的罗力立认为世界上最好吃的食物是大豆,同为狱友的“西部歌王”王洛宾因此为她创作了儿歌《大豆谣》。

  作为“兰州市中小学生观演活动”启动剧目,《大豆谣》于今年3月20日成功首演,并作为兰州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剧目进行了为期3个月20场次的巡回演出,还在全国各地演出近十场,每至一处,好评如潮。

  “今年5月,我第一次观看了《大豆谣》,了解‘活着的小萝卜头’的故事,罗力立坚强、勇敢、乐观的生活态度让我很感动,特别是看到父亲和罗力立告别的场景,我忍不住哭了。”一只船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顾佳沂告诉记者,“面对困难要坚强,不放弃,我要学习罗力立这种精神,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如今,兰州市各学校掀起了学习传唱《大豆谣》、弘扬传承红色精神的热潮。各中小学将《大豆谣》的故事列入思政课教学,将歌曲《大豆谣》列为各班音乐课必学曲目。今年暑期,学生们在音乐老师的在线指导下,利用网络自学《大豆谣》主题曲,在新学期开学典礼上,各校师生齐唱《大豆谣》,同时,广泛组织开展《大豆谣》读后感、手抄报评选活动。

  “我们将《大豆谣》故事作为红色革命主题,在语文、音乐、思政课体系中进行拓展教育,同时也将其纳入到学校红色课程《小红船课程》之中,还利用学校‘戏剧社’社团活动开展课本剧、舞台剧的编排展演,通过形式多样的系列活动,更好地引导孩子们传承红色基因。”一只船小学执行校长姚富梅说道。

  “在新学期第一天,全市中小学生通过观、演、写、唱、评、访等形式,感悟歌曲《大豆谣》蕴含的红色精神,这些活动意义重大而深远。开学后,我们将对孩子们暑期创作的《大豆谣》观后感和手抄报进行校内评选,积极引导广大学生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和政路小学党支部副书记丁小荣说道。

  《大豆谣》也成为各校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的契机。

  “甘肃党组织的创始人张一悟在兰州市第三中学前身——兰州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员期间,与其他共产党员共同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在甘肃的第一个组织—中共甘肃特别支部。我们通过把三中‘红色印记’和《大豆谣》本土红色故事结合,持续深入推进学校‘四史’教育,引导‘三中人’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兰州市第三中学副校长陶鹏程介绍说。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