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文化惠民:春风化雨润民心——省委宣传部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2021/10/17/ 21:12 来源:新甘肃 记者 施秀萍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施秀萍

  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足迹遍布陇原大地,农家书屋里书香满溢,看电影成了平常事儿……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省委宣传部多措并举,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突出抓手,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面向基层、服务群众,以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和艺术作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陇原儿女的身心。

  歌舞、戏曲、秦……2021年,省委宣传部组织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赴基层开展演出141场,观众约11.5万人次,覆盖全省11个市州、48个县区,以文艺的形式,真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演出现场。

  “56个民族56朵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甘肃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省份,为进一步满足民族地区群众“想看戏”“看上戏”“看好戏”的心愿,省委宣传部在组织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赴基层演出时,在体现公益性、均等性和普惠性原则基础上,紧贴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实际,在演出时间上合理规划、演出内容上因地制宜、演出地点上精挑细选,做到量化民族地区演出场次的同时细化演出形式,促使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相交辉映、相得益彰。截至目前,“陇原红色文艺轻骑兵”赴甘南藏族自治州、临夏回族自治州、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等民族地区共开展演出60场。

将文化送到百姓身边。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甘肃作为全国农家书屋工程首创省份之一,自2005年开始在全国率先试点,到2008年大规模建设,再到2012年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先后投入资金逾4亿元。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农家书屋16321个,出版物保有量超过3100万册,农民群众人均拥有图书2.6册,平均每个农家书屋年借阅登记量在120册次左右,年总借阅登记量超200万册次。农家书屋日益成为我省农村地区宣传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文化振兴的重要引擎、文明传播的重要渠道。

  此外,我省主动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精准对接群众阅读需求,深化改革创新,着力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走出了一条具有甘肃特色、全国影响、模范带动作用的数字化农家书屋发展之路。

  2019年,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建设了数字农家书屋——“百草园”公共文化服务平台。截至目前,“百草园”手机端APP下载量达45.6万人次,使用次数达1000万次,切实打通了农家书屋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今年,又在平台手机端开通了“党史学习教育专区”,为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走进千家万户、走到田间地头提供了新载体、开辟了新渠道。

  同年,省委宣传部还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农村幼儿园“小书架”建设工作,在全国探索出了一条农家书屋延伸服务的新路子。截至目前,遍布全省的6736家农村地区幼儿园“小书架”,已成为农村学龄前儿童快乐阅读、启迪心智、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

因为幼儿园“小书架”,阅读更加方便多样。

  如今,看电影逐渐成为农村的一种生活方式。线上、线下,城市、乡村,同步展映、展播。

  特别是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值得一提。为了让陇原儿女看上电影,省委宣传部按照“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总体要求,通过不断完善组织管理架构,创新管理模式从“不会管”到“主动管”再到“因地制宜创新管”,调整考核评价体系等,多轮驱动,促使农村电影公益放映系统性改革不断深化,管理机制更加高效、务实,电影放映覆盖面更加广泛、深入,不仅切实完成“看得了”的目标,还向“看得好”一路转变。

  据统计,截至9月底,2021年农村公益电影放映累计放映有效公益电影188023场,累计观影人数5082390人次,场均观影人数达到27人,单场最高观影人数达600余人,相比往年观影人数有了大幅提升,增长率超过500%。

  看电影,不一定要去电影院,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就是老百姓身边的“移动电影院”。

  (图片由省委宣传部提供)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