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我的2021

 2022/01/13/ 04:2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白永萍 薛砚 陈 泳 金奉乾 田丽媛 记者 谢晓玲 陈多 通讯员 张珊 张鹏

我的2021

编者按

  刚刚过去的2021年极不平凡。一个个激动人心的重大时刻,谱就了2021年的宏伟乐章。而一个个普通人,以奋斗者的底色,与时代乐章同频共振,共同精彩。本报今天推出“我的2021”特别报道,聚焦不同行业、不同岗位的平凡个体,记录他们或闪闪发光,或收获满满,或值得铭记,或难以忘怀的2021年,以微观视角,从不同侧面,展现走过的不平凡的2021年,勾勒出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温暖图景。敬请关注。

①疫情期间,陈娜(右)连夜入户登记居民信息。

②杨军芳在挥镐除冰。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

③刘斌正在查看配送清单。

④王沛文抱着羊羔乐开了花。

⑤张鑫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⑥李振谋(左)和同事观察菜苗长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陈泳

⑦王慧莉(左)对老人进行陪护。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驻村干部张鑫 让第二故乡更美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白永萍

  “张老师,这个英语单词怎么读?”

  “张叔叔,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作者是李白吗?”

  “小张书记,真是太感谢了,自从你给彤彤辅导功课之后,孩子的成绩明显好多了。”

  ……

  张老师、张叔、小张书记,这些头衔都来自一个人——天水市麦积区五龙镇雷家窑村驻村第一书记张鑫。

  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笑起来有点憨憨的张鑫,是一位地道的陕北小伙。3年前,他通过考试来到甘肃,成了省人大常委会机关的一名干部,但他却一直怀揣“到基层干出一番事业”的“野心”。

  一年后,张鑫主动申请下村,成了雷家窑村驻村工作队里的一员。

  来到雷家窑村的第一天,张鑫便马不停蹄地入户走访调查。“雷小平家十亩地,王小兵家四口人,村里的支柱产业是花椒……”这简简单单的记录,成了他工作笔记的“第一章”。

  随着工作不断深入,张鑫发现,村民们在感叹雷家窑村发生巨变的同时,关注的方向也由过去的“吃住行”转向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村民们不止一次拉着我的手说,现在家里什么都好,就是孩子的作业没人辅导。”张鑫决心要帮村里的孩子们树起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志气”。

  张鑫通过改造村里的空闲房屋,组建起了雷家窑村的第一个“温习室”,并利用周末和晚上的空闲时间,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上课、答疑解惑。此外,他还把村里的留守儿童召集起来,一起到“温习室”学习。

  “每天放学以后,我们就到这里写作业,张叔叔不仅给我们上课辅导作业,还给我们准备了很多课外书。”正在“温习室”里写作业的雷思彤告诉记者。

  “我计划把村里的在读大学生发动起来,利用寒暑假时间,给孩子们进行一对一辅导。”张鑫说,还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穿插到日常辅导中去。

  不仅如此,张鑫还第一时间在村里筹建了“雷家窑村爱心理发屋”,为全村60周岁以上的老人、留守妇女儿童及残疾人群提供洗发、理发、剪发等服务。通过电商知识培训,引导和帮助村民大力发展电商,增收致富。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张鑫第一时间与村“两委”商议,成立疫情防控小组,带领全村党员干部严防死守,保障村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说起新年计划,张鑫兴奋地告诉记者,除了持续办好“温习室”外,自己还想利用专业知识在村里推广贝贝南瓜种植,想把贝贝南瓜种植发展成村民的致富产业。

  “目前,贝贝南瓜已经在村里试种成功了。”张鑫高兴地说。

  一年多的驻村生活,让这位“90后”的研究生书记深深扎根在雷家窑村。“这里就是我的第二家乡,我打算在这里好好干。”张鑫坚定地说。

  志愿者陈娜 主动担当助抗疫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薛砚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

  上午8时,甘肃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客服中心工作人员陈娜坐在桌前,清清嗓子,带上耳麦,开启了一天的工作。

  咨询回复、信息解答、处理投诉……一个个电话让陈娜腾不出时间喝口水,口干舌燥成为常态,但她却一直默默坚守着。

  下班回家,邻居们见了她都会亲切地打招呼,“下班啦”“天气冷,穿厚点啊!”……

  一个微笑,一次点头,一句温暖的话语,大家对陈娜的善意,源于2021年这个“90后”女孩的“挺身而出”。

  2021年10月底,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兰州。城关区铁路西村街道和政西街社区云祥小区发现确诊病例,成为封控小区,而同在一个社区内的铁一院高层小区也存在极大的疫情风险。

  铁一院高层小区人口密集,老年人多,核酸检测工作迫在眉睫,社区干部人力紧张,陈娜看在眼里,急在心头。2021年10月20日,她主动与社区干部取得联系,担任小区联络员,在小区内挨家挨户敲门,号召居民抓紧时间做核酸检测。

  当问起陈娜这样做的初衷时,她说:“遇到这样大的困难,我们年轻人应该贡献自己的力量。”

  16层160户人,彻夜未眠的陈娜手指敲门敲红了,嗓子也哑了。组织引导小区居民做完核酸检测,她还建立起148人的小区联络群,为社区抗疫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社区里几个老旧楼院,没有物业管理人员,没有楼院长负责联络,短时间内想要大范围做核酸,统计流调信息十分困难,任何地方出现疫情扩散风险,后果不堪设想。”和政西街社区党委书记张瑜坦言,“正是有了像陈娜这样的志愿者,我们的抗疫防线才能织密筑牢。”

  随后,社区疫情防控工作全面铺开,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补充社区力量,社区党员群里继续招募志愿者。陈娜82岁的爷爷是名老党员,他第一时间在群里回复:“我孙女代我去做志愿者!”

  “家人的支持,是我做志愿工作时最大的动力!”陈娜说道,“当时我们这里是封控区,妈妈担心我出去做志愿工作有传染风险。我告诉她,大家居家隔离,繁重的工作总要有人去做,我们做好保障,大家就能平安度过这段艰难时期。”

  健康码报备,协助登记流调信息,帮助居民联络生活用品、药品,甚至还有帮助代管宠物……疫情期间的陈娜忙得不可开交。“那时候,部分居民有焦虑情绪,语气差,很难沟通,虽然我也很委屈,但是我既然决定为居民服务,就要认真耐心地把工作做好,这也是我平时做客服工作的时候一直坚持的原则。”陈娜说。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