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新春走基层】千余亩撂荒地变“淘金田”

 2022/02/15/ 18:44 来源:新甘肃

  界石铺镇以南山6村为集中片带,形成“连通6村、辐射周边、引领全镇”的旱作农业发展示范带。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摄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瑞雪兆丰年,成纪大地身披银装,万物于无声之中酝酿着新一轮生机。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保护好、利用好、管理好每一寸耕地,我们一刻不敢放松。”一片雪白之间,静宁县界石铺镇党委书记李高强和镇村干部奔走在高标准农田中,时而俯身察看、时而抬头远望,身后留下一串脚印。

  成纪大地身披银装,万物于无声之中酝酿着新一轮生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摄

  界石铺镇位于静宁县西北部,因常年外出务工人员多,荒地耕种效益差,土地碎片化撂荒的情形时有存在。

  2014年起,界石铺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充分调动农民种地积极性,推动撂荒地恢复生产,决心向荒地要效益。

  2020年,界石铺镇打破村域界限,将水鱼-崔岔流域5个村集中连片种植2万亩优质饲草玉米。

  界石铺镇打破村域界限,大力推动撂荒地恢复生产。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摄

  2021年,镇上继续在南山6村继红-崔岔-祁岔片区推进集约化种植,形成“连通6村、辐射周边、引领全镇”的旱作农业发展示范带,建成南山2万亩饲草玉米种植基地和1万亩马铃薯种植基地。

  “我们引进甘肃陇上草牧业有限公司和6家合作社,加大撂荒地流转力度,大力实施规模化、机械化种植。”在李高强看来,只有对包括撂荒地在内的耕地进行连片整治,才能吸引种植大户实现集约化种植,才能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1年11月初,界石铺镇干部群众抢抓农时进行秋覆膜工作。(资料图)

  “家里就我和媳妇两个劳动力,以前辛辛苦苦干一年,挣不了几个钱。”回忆过去,今年53岁的界石铺镇继红村村民安宁宁连连摇头,“这几年好了,政府免费提供地膜和技术培训,每年9月陇上草牧业公司到地头收购玉米,销路也不愁了。”

  为解决销路难问题,界石铺镇与甘肃陇上草牧业有限公司签订饲草玉米供货协议,推行订单种植,大力拓展销售渠道,真正实现了产供销一体化,确保农产品卖得出卖得好。

  2021年11月初,界石铺镇最大限度投入人力、物力和机械,确保秋覆膜工作有序开展。(资料图)

  春耕时节即将到来,界石铺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农技员杨小厉正为春季覆膜和病虫害防治技术培训做准备。说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变化,杨小厉打开了话匣:“现在从耕到种、再到收都是机械完成,解决了因劳动力短缺制约农业发展问题,大大提高了农民收益。”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2021年,平凉市新建高标准农田12万亩,总投资1.44亿元。今年将继续发力,新建高标准农田19.8万亩。

  人勤春早,对于新的一年,安宁宁早就有了盘算,“今年我准备再承包10亩地,还种饲草玉米,收益绝对差不了。”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