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西 吹响春耕“集结号”
定西市安定区巉口镇赵家铺村的蔬菜大棚里春意盎然。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杨 洁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杨唯伟
正月十五已过,陇中大地仍春寒料峭。又到一年春耕备耕时,在定西市各县区,农资部门正积极备货,各乡镇有序开展春耕备耕。
2月16日,地处华家岭之上、海拔近2500米的通渭县华家岭镇老站村,飘起雪花。迎着瑞雪,定西华岭毕昌农产品合作社理事长杨文毕一早赶到合作社,为开春生产做准备。
走进合作社里的库房,只见荞麦、燕麦等种子堆成一个个小山丘。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属二阴温寒山区的华家岭镇春耕要稍晚一些。“一年之计在于春,备耕不嫌早,等雪稍微一消融,就要开始筛选种子,为春耕提供种子。”杨文毕说,有了机器助力,每天就能挑选出三四百吨种子,大约一个星期就可以完成挑选。
华家岭镇得天独厚的条件,非常适合小杂粮的生长。2015年,杨文毕成立合作社,与省农科院、甘肃农业大学等机构合作,引进优质小杂粮品种,进行种子繁育。如今,合作社流转了4000亩地,小杂粮种子也被卖到了内蒙古、西藏以及东北等地。
“去年合作社纯收入有30万元,今年还要继续努力,带领大伙把日子越过越好。”杨文毕说,合作社每年吸纳百余名村民就业,去年仅员工工资支出34万元。
在政府的支持和杨文毕等种植大户的带领下,华家岭镇小杂粮产业蓬勃发展。今年,预计小杂粮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近日来,一连几场降雪,通渭县土壤墒情总体良好,特别有利于春耕生产。通渭县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分析春耕生产形势,多措并举扎实推进春耕备耕。
按照春播计划需求,通渭县农业农村、供销、市场监管、农技等部门加强衔接配合,通过调运、清点等多种方式储备各类农资。目前已储备农药45吨、化肥4.6万吨、地膜1200吨,准备各类农机具8400台套。
“受降雪影响,田间小麦出现部分压苗现象,我们将在大雪消融后及时做好冬小麦的扶正工作。同时动员县乡村三级技术人员,等雪融化后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帮助群众解决生产中的困难问题。”通渭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在通渭,陇中大地处处吹响了春耕备耕“集结号”。
陇西县抓好培训助春耕。根据不同产业确定不同培训内容,多形式开展地膜覆盖、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10项农牧业实用技术和春季田间管理技术。目前,已组织开展各类技术培训34场次、参与农户6000余人。
岷县严把农资商品进货质量关。依托乡村基层供销社、农村服务网点、庄稼医院等做好质量监督,杜绝假冒伪劣产品进入供销社网络流通领域。目前,岷县供销系统共储备化肥12000吨、农药150吨、农膜160吨。
漳县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在全县种子经营门店开展种子市场供需调度专项调研和经营指导,着重对种子供应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确保农户用上放心种子、安全种子。
平凉 抓好田管促丰收
菜农在泾川县汭丰镇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大棚里除草。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田丽媛
连日来,平凉市各地的田间地头、蔬菜大棚里机器轰隆,干部群众抢抓农时备战春耕,全力以赴抓好粮食和农产品生产供给,到处呈现出一派忙碌景象。
走进汭丰镇泾汭河川区万亩设施蔬菜核心示范区大棚,热浪迎面扑来,一排排辣椒苗长势喜人,一个“庞然大物”发出阵阵呼呼声,与其连接的输送带贯穿整个大棚。
“这是秸秆生物反应堆,比起其他大棚,这座棚的温度明显更高,就是因为采用了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东王村党支部书记王润祥介绍,这项技术可以释放热量和二氧化碳,提高地温和气温,有效促进植物生长。
“以前大量秸秆随意堆放,没地儿放了就会被焚烧,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引起火灾。”王润祥解释道,“现在将秸秆有效利用,和适量生物菌剂一起埋到土里,经过发酵释放热量,还能增加土壤的有机肥质,有助于蔬菜生长。”
“不仅如此,反应堆里的秸秆和有益微生物经过发酵能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使蔬菜产量提高。更重要的是,有了这项技术,不再使用化肥和农药,蔬菜品质提高了,实现了真正的绿色无公害,蔬菜身价上涨不在话下。”
记者顺着王润祥手指的方向,发现输送带上整齐分布着许多小气孔,二氧化碳正是通过这些气孔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
记者随后来到王村镇蔬菜育苗中心,一个个出苗整齐的育苗盘排列有序,工人们正忙着装盘、压孔、播种、覆土。
“从正月初七开始,我们就进入了全面育苗阶段,目前工人们正加紧赶制一批辣椒种苗订单,一天可装200盘,约4万株苗。”益民蔬菜种植产销合作社负责人陈田贵告诉记者,这座育苗中心占地3300平方米,预计全年育有西红柿、茄子、甜瓜、辣椒等苗600万株以上。
一排排育苗架的下方均装有暖气管道,上面整齐排列着50个补光灯和4个激光灯,前方还装有8个换气扇。
“前几天连续阴天下雪,导致低温弱光,对蔬菜育苗影响较大,我们针对这种灾害性天气,采取全天锅炉供热,夜间还有补光灯和激光灯进行长达10小时的光照,育苗中心有移动喷灌装置,工人只需操作遥控器便可浇水。”陈田贵说。
据了解,目前陈田贵和工人们正加班加点抓紧育苗,各类蔬菜种苗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县内外种植户的需求。
开春以来,平凉市各县(市、区)农业农村部门包点技术人员迅速深入一线,指导菜农做好日光温室蔬菜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日光温室除雪保温工作,动员菜农做好塑料大棚春季生产准备工作,提前准备种子、种苗、化肥、农药,尽早清园、整地。同时利用农闲时间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争取每户都有一名蔬菜种植技术明白人。
蔬菜生长有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育苗浇水有自动化管道喷灌,遇到难题有农技员现场帮忙……农民省力又省心。
“今年我们将以实施蔬菜产业链长制工程为抓手,谋划实施设施蔬菜产业链项目35个,推动全市蔬菜产业全链条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平凉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说。
甘南 春耕劲吹“绿色风”
舟曲县农民在麦田里锄草。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严辛酉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韦德占
雨水节气过后,春耕忙,备耕勤。
今年,在甘南州深入推进“五无甘南”创建行动的背景下,“环保施肥,施有机肥”的理念已融入广大农民群众的春耕生产中,春耕生产正变得更加绿色、环保、高效。
在舟曲县坪定镇各村组,记者看到许多村民正利用天晴好时节,往自家耕地运送畜禽粪便等农家肥料,在山梁沟峁的田地里堆放着像小山丘般密密麻麻的粪堆,农家肥正成为村民备耕的“新宠”。
2020年,卓尼县率先在全州实施“化学农药化肥不进县”农业提质增效试点工作,今年持续深化“全域无化肥”,在粮食作物、中藏药材、设施蔬菜、高原夏菜等各类农作物上大面积推广施用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更“绿”、品质更“优”。
藏巴哇镇是卓尼县有名的药材种植大镇,此前由于常年使用农药化肥种植中藏药材,造成土壤结构改变,药材质量降低。随着“五无甘南”创建行动的不断深化,卓尼县积极探索科学助农,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推广农业机械化,大力倡导绿色种植,全面推广使用有机肥,有效改良了土壤,促进了农业提质增效,培育了“绿色无公害”农特产品新品牌。
走进位于夏河县的甘肃达哇央宗现代农业集团,只见一辆辆运输车正将从全州多个养殖合作社收集的牛羊粪便运送过来。走进车间,机器轰鸣,发酵好的牛羊粪便经过粉碎、分筛、制粒、抛圆、风干、装袋,一气呵成,制成了可以销售的生物有机肥。
“为全力推进‘全域无化肥’创建行动,集团按照预期目标,现已生产各类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成品2.2万吨,半成品1.9万吨,收购原料2.05万吨,共计备货6.1万吨,保障2022年全州春耕备耕有机肥充足供应。”达哇央宗现代农业集团党支部书记范玉春说。
为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确保全年农业生产开好头、起好步,甘南州早谋划、早部署,积极做好农资储备供应,确保不误农时。
甘南州农业农村局制定印发了《甘南州推进“全域无化肥”实施细则》《甘南州推进“全域无公害”实施细则》,制定了“全域无化肥”和“全域无公害”年度推进计划,分解了有机肥替代化肥率、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秸秆综合利用率、尾菜处理和“三品一标”等指标任务,持续推进“五无甘南”创建行动实施。
为提前谋划春耕生产,确保2022年全州种植产业提质增效。甘南州农业农村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切实抓好春耕生产工作的通知》,对秋冬田间管理、顶凌覆膜工作、粮食播种面积和经济作物等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积极组织执法力量,开展以化肥、农药、种子、兽药、饲料、农机具等产品为重点的农业执法各类活动。同时,甘南州农业农村局加强农资保供调度,目前,各县市共调运农药5.5吨,春播种子3.82万吨,农膜0.1万吨,有机肥5.96万吨。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2年02月16日【新春新气象】农资有保障 不负好春光——甘肃省供销社系统积极筹备农资保春耕
- 2022年02月15日【陇上评论】做好春耕备耕 夯实丰收基础
- 2021年03月16日春潮涌动春耕忙
- 2021年03月11日甘肃省气象局首次发布春耕春播气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