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一枝一叶总关情——嘉峪关市全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2022/04/28/ 07:43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徐俊勇

一枝一叶总关情

——嘉峪关市全力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欣欣向荣的嘉峪关市。 图片由嘉峪关市委宣传部提供

老年人的生活丰富多彩。

嘉峪关市第一幼儿园。

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启用仪式。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徐俊勇

  过去的五年,嘉峪关市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就业创业扶持政策相继实施,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养老事业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五年的靶向施策,嘉峪关市民生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财政支出用于民生领域的比重每年都在80%以上,累计完成惠民实事75件,充分彰显了“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的雄关温度。

  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

  近年来,嘉峪关市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稳妥推进城镇居民增收、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维权等各项重点工作,让百姓真正看得到变化、享受到实惠、感觉到幸福。

  市民唐玉萍得知失业人员可以免费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于是报名参加了保育员培训班,经过15天的培训,唐玉萍掌握了保育员的基本技能,并且很快在朝晖国学幼儿园找到了工作。

  “虽然保育员的工作很琐碎,但很快乐。”唐玉萍说。

  嘉峪关市大力培养一线岗位技能人才,持续优化人才供给结构,扩大“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范围,通过校企合作、名师带徒、以工代训等实现稳定岗位和提升技能两促进。同时,高标准建立创业就业孵化基地,培育发掘创业示范典型,解决中小微企业和个人融资难题,激发重点人群创新活力和创业热情。

  2017年以来,嘉峪关市新增就业人数4.09万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2万人次,劳务收入达9.14亿元,补充开发公益性岗位1702个,开展岗位技能提升等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13.39万人。

  社会保险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建立企业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养老保险基金缺口市级分担机制,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开展职业年金投资运营,企业年金备案工作有序推进,参保人数逐年增加。建立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调剂金制度,公务员和参公人员已全部纳入工伤保险,失业人员和工伤人员待遇持续提高。

  目前,全市参保人数超过29万人次,综合参保率在97%以上。2017年以来,养老、工伤、失业三项社保基金征缴收入60.5亿元,支出71.95亿元,累计为企业减轻负担7.56亿元,社保基金运行安全平稳。

  养老服务质量不断提高

  午餐时间刚到,在嘉峪关市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加盟组织——悦来快餐馆,十几种香喷喷的菜品已经准备就绪。

  “荤菜素菜都有,量也多……我牙不好,这里的肉和菜炖得很烂,还能喝上一碗热乎乎的蔬菜汤。”家住昌盛小区的82岁老人杨秀英说,在这里不但能吃到可口饭菜,而且还有相关补贴。

  近年来,嘉峪关市紧抓全国第三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机遇,建立“互联网+智慧养老”模式,对统计在册老年人进行服务标准调整和类别重新划分,满足家庭和个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老人只需要拨打12349电话告知所需服务内容,或使用“雄关养老”APP下单,养老服务员上门进行“人脸识别”,确认服务对象后即可开始服务。之后,老人凭在系统登记的“人脸信息”前往服务组织“刷脸”,即可享受爱心午餐、方便食品、免费理发等服务。

  嘉峪关市全力做好特殊困难老年人兜底保障工作,实现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城乡全覆盖。建设“不离乡土、不离乡邻、不离乡情”的孝老饭庄,打造老人愿意来、留得住、有幸福感获得感的精神家园。参照城市“爱心午餐”补助标准,为农村老人每人每天发放10元、8元、6元孝老饭庄就餐补助,解决了农村老人吃饭难题,75岁以上老年人享受服务率达100%。织紧织密服务网络,设置镇村理发服务点、食品配送点、嵌入式幸福苑,“家门口养老”让农村老年人幸福满满。

  “平日里,我会去参加社区举办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健康养生知识讲座和义诊活动,还会在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下棋。”家住建设小区的张荣友老人说,这些活动贴近生活,对老年人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大益处。

  据介绍,嘉峪关市整合31个城市社区综合服务场所,持续完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城市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100%。大力实施“银龄行动”,引导老年人走出家门、进入社区、融入社会、发挥余热,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提升老年人生活幸福指数。截至2021年底,嘉峪关市共建有各类养老机构10家,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家,城乡日间照料中心38个,城乡“五助一护”居家养老服务网点63家,养老服务床位1457张,实现了养老服务设施城乡全覆盖,满足不同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

  一批教育重大建设项目顺利竣工并投入使用,“双减”政策全面落地,成功创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等特色校园43所……自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嘉峪关市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促公平,交出了人民满意的答卷。

  嘉峪关市坚持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为重点,积极谋划实施一大批教育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夯实了教育公平的物质基础。全市完成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幼儿园6所,目前正在新建、改建学校、幼儿园4所。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极大缓解,群众“上好学”的愿望不断得到满足。

  为各学校建设云计算机教室、录播教室、科学实验室、理化生实验室等各类功能教室200余间,基于电子白板、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等现代化教学终端以及宽带网络的高水平“班班通”实现全覆盖,视频监控在学校重点防范部位和事故易发位置实现全覆盖。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更高水平的应用,教与学的模式正在发生深层次的变革。

  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一手抓引进,一手抓培训,教师队伍建设有了长足进步。2018年至今,通过面向社会公开招考、从周边地区择优选调等途径补充教师300名,其中公费师范生和硕士以上研究生84名,师资队伍结构持续优化。实施“三支重点人才队伍”建设计划,通过“高校委培+名校跟岗+工作坊研修+个人提升”相融合的项目化、浸入式、再造式培养模式,分梯次培育教育家型“领航名师和名校长”、专家型“雄关名师”“卓越教师”以及科研型“区域名师”,一批批名师名校长脱颖而出。

  “市委市政府把农村教师绩效工资总量提高15%,并按照工作年限向乡村教师每月发放200元至400元的生活补贴。作为一名乡村教师,我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我们乡村教师的关心,更加坚定了扎根农村、奉献教育事业的决心。”来自新城镇中心小学的侯晶晶老师说。

  开展多姿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落实落细“双减”政策,尊重教育规律,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引领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嘉峪关市各学校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理念,遵循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地制宜建设阳光快乐校园,大力营造读书声、歌声、喝彩声“三声”校园文化氛围,努力搭建综合实践、研学旅行、竞赛展示“三个平台”,积极推进劳动教育、美育教育和心理健康“三项教育”,以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主题实践和教育活动,引导同学们体验生活、锻炼能力、铸就品格,促进了青少年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各中小学结合学校实际,“一校一案”制定课后服务实施方案。以培养学生人文艺术素养,增强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素质,提升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为主线,积极开发“学生自主课程”和“学校共享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后服务活动。目前,嘉峪关市的21所义务教育学校均开展了课后服务。

  医疗服务护佑人民健康

  今年3月8日,张某的家人将一面写着“以病人为中心爱心无限,以服务树信誉精心护理”的锦旗送到了嘉峪关市中医医院骨伤科。

  据悉,张某因不慎摔倒致右侧股骨骨折,入院后,主治医师邱伟积极进行脱水消肿、镇痛、抗炎抗感染等治疗。随后,骨伤科主任王冬组织全科进行病例讨论,制定手术方案,于今年2月20日成功进行了手术。“有这样负责的医生给患者看病,病情也恢复得快。”张某说。

  据了解,嘉峪关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是甘肃省中医重点专科、甘肃省针刀医学临床示范基地,部分诊疗技术达省内先进水平。

  嘉峪关市中医医院的发展只是近年来嘉峪关卫生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五年来,嘉峪关市下大力气提升医疗卫生水平,累计投入4.6亿元建成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区、嘉峪关市中医医院住院部、酒钢医院住院部和门诊楼等重点项目,酒钢医院、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晋级三级甲等医院,峪泉镇、新城镇、文殊镇卫生院均被评为“全国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嘉峪关市被评为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荣誉称号,蝉联国家卫生城市。

  自新一轮医疗改革启动以来,嘉峪关市在完善城乡医保制度建设、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推行分级诊疗等方面持续发力。“全市13家公立医疗机构全部取消药品加成,药占比降到30%以下。建立起以嘉峪关市第一人民医院、嘉峪关市中医医院和酒钢医院为主要力量的纵向合作、横向帮扶医联体。成立专科联盟22个,创建省级重点学科4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成立呼吸内科、血液病、肿瘤性疾病等质控中心18个,市域患者就诊率达90%以上,基层住院就诊率接近60%。”嘉峪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智慧医疗开启了百姓就医新时代,群众就医更加方便快捷。2020年,嘉峪关市投入资金3385万元,完成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远程医疗系统达到全覆盖,实现了省内外远程医疗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影像、超声、心电等电子病历共享调阅,预约挂号、网上就诊已成为常态,生育登记、出生医学证明实现网上在线办,医保实现即时报销、异地结算。

  五年来,嘉峪关市在卫生健康事业方面实现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安全的发展,绘就了一幅符合人民期待的健康画卷。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