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科教

甘肃:全力以赴做好高考准备工作

 2022/06/07/ 20:02 来源:新甘肃 记者 苏家英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苏家英

  温馨提示、天气预报、心理调节锦囊、相关政策解读……近日,省教育考试院官网和微信公众号面向我省广大考生及家长持续推出备考高考的资讯。全省各地教育系统会同卫健、疾控、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通力合作,加大考试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抓实抓细高考组织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一系列“走心”措施让考生“暖心”。

机动车辆须遵守禁鸣喇叭的相关规定。

  营造安静舒适备考环境

  金昌市着手加强高考期间环境监管、通信信号管控举措。6月1日,该市出台有关文件明确,高考期间,将对环境噪声进行专项治理和管制,对5G通信信号进行降频管控。目前,该市开始督管歌舞厅、音乐茶座、夜市等文娱、体育场所及商业经营场所的经营者控制音量,要求边界噪声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同时禁止其在商业活动中使用大功率广播喇叭和高噪声音响招徕顾客。

  为高考开启“静音模式”,甘南州生态环境局合作分局和张掖市生态环境局临泽分局近日分别发布环境噪声管理通告,要求所有机动车辆必须遵守禁鸣喇叭的规定;禁止各类文化娱乐、餐饮等公共服务场所噪声超标排放;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室内装修活动;严格控制在公共场所组织娱乐和集会等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活动……

  5月25日至6月5日,会宁县城区所有建筑、电焊、装潢施工及印刷厂作业时间不超过20时;城区所有娱乐场所营业时间不超过20时。6月5日开始至高考结束,会宁县城区所有建筑、电焊、装潢施工作业及印刷厂全部停工;城区所有娱乐场所停止营业。同时,会宁县对城区内商业网点、流动商贩、集贸市场等场所使用音响的情况,城区商业摊点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行为等的管理整治,一一安排到人。

  条条项项,实实在在为考生着想。

  为考生健康考试安全做好保障

  高考是一件民生大事,牵动千家万户。我省全力筑牢疫情防控和高考安全防线。

  金塔县卫生健康局为给广大考生提供健康安全的考试环境,成立了由县卫生健康局相关领导任组长、相关医疗卫生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高考医疗卫生保障及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高考期间医疗救护、疫情(传染病)防控、卫生监督等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确保突发意外事件时能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6月1日,秦安县教育、公安、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各考点及周边环境开展整治工作,现场督促整改落实。督查组要求,要持续加大对学校周边社会治安、交通秩序、消防安全的巡查,为平安高考保驾护航,确保高考安全、平稳、顺利进行。

  同样,6月2日,碌曲县教科局、消防救援大队等联合对高考考场及周边环境等进行了安全大检查。他们先后前往碌曲县藏族中学、碌曲县藏族小学,实地检查了考场、备用考场、验卷室、监控室、医务室、隔离考场,以及学校公共场所的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电器线路、消防设施、疏散指示标志等。之后,检查组又对考场周边饭店、宾馆、超市及其他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公安部门为考生开通“绿色通道”。

  暖心举措贴心服务助力学子赴考

  随着高考临近,前去户籍窗口办理二代身份证的学子逐日增多。玉门市公安部门、定西市公安部门等延伸窗口服务,倾情助力高考。

  考虑到学生的上课时间,为尽可能不扰乱他们“黄金冲刺”的节奏,最大限度消除考生及家长的焦虑情绪,玉门市公安局组织动员全市户籍窗口民警,全警联动,利用中午、晚间休息时段和双休日,开启“白+黑”“5+2”服务模式,为参加高考的学子集中办证。

  为了提升考生和家长对集中办证政策的知晓率,户籍民警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制作播放宣传短视频、在户籍窗口张贴宣传通告,尽可能让考生们都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办证服务。

  甘谷公安户政部门,为高考考生特别开启户籍证明、临时身份证办理“绿色通道”,并向社会公布了甘谷公安各派出所24小时预约服务电话,随时受理高考考生身份证用证相关服务事宜。

  张掖市卫生监督执法机构则全力落实学校疫情防控与卫生防疫安全“两案九制”。近期,张掖市卫健委综合监督执法局采取入校培训多讲讲、防控网络多促促、防疫措施多查查、饮水安全多测测等措施,夯实2022年高考卫生安全防线。

  该市在各考点学校周边住宿场所,安排了卫生监督员重点监督检查住宿场所的环境卫生、通风换气、人员健康管理等情况,确保严格落实“一客一换一消毒”和饮用水卫生安全等制度,为考生创造更为安全舒适的住宿环境。

  高考倒计时,全员齐发力,我省深入细致做好高考准备工作,让考生更安心,让家长更放心。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