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民生

过上好日子——天祝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综述

 2022/06/15/ 21:16 来源:武威日报 记者甘曜毓 高德强

过上好日子

——天祝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综述

  武威日报记者甘曜毓 高德强

  夏日清晨,天祝县松山镇移民安置区,美得令人陶醉。

  太阳初升,东边天空一片红亮,远处祁连山呈黛色,深深浅浅,纵横错落地排列在苍蓝天空里。绿野从山脚下平展过来,纱一样的蓝色雾霭缓缓浮动,里面溶解着霞光的桔红色。

  走马铃铛叮叮当当,学校里渐渐传来孩子们的读书声。马路宽阔平坦,连绵逶迤,将一片片移民村串联,白墙黛瓦,人似画中游。

  “十三五”时期,天祝县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将生活在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3878户15114名山区贫困群众搬迁至发展要素相对齐全的开阔平缓地带,挪穷窝、换穷业、奔小康。

  完成搬迁后,天祝县从建机制、抓产业、助就业、促融入等方面发力,改善搬迁群众居住条件,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实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的目标。搬迁群众在新家站稳了脚跟,找到了致富路,安置区喜事连连,不是这家娶媳妇,就是那家换新车。

  强化机制 底线兜得牢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扎牢防止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返贫的篱笆?天祝县用机制建设巩固脱贫成效。

  ——完善搬迁户主动申请、基层干部走访排查、行业部门筛查预警的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响应机制,形成快速发现、评估响应、精准帮扶、动态清零的防贫监测帮扶体系。

  ——建立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及防返贫保险、村集体经济收益扶持兜底保障户、产业培育小额贴息贷款扶持、创业就业综合服务、贫困人口参与项目建设“1+5”防返贫工作机制,通过办保险、贴利息、兴产业、稳就业、促创业“一揽子”政策供给,切实保障搬迁群众不返贫。

  ——在原有“一户一策”基础上,逐户逐人落实帮扶措施,对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的全部纳入兜底保障政策范围,保障了搬迁群众基本生活。

  产业助力 生活节节高

  年收入30万元,这在过去,王世芳想都不敢想,现在她靠着种植食用菌让增收致富梦照进了现实。

  王世芳和食用菌结缘,是在2018年。那一年,她从天祝县哈溪镇茶岗村搬迁至松山镇移民安置点秀杰村。平地一望无际,和过去生活的群山峻岭相比,宽阔敞亮。但她心里一直嘀咕,“搬下来住进新房,但今后靠啥生活?”

  得益于海拔高、气候冷凉、环境洁净、昼夜温差大的自然优势,松山镇十分适合发展错季食用菌生产。2017年,天祝县引进臣祥菌业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松山,建设全自动菌棒生产线,带动周边群众就业和增收致富。

  “村干部动员我们种香菇发展食用菌产业,给补贴、送技术、找销路。”王世芳动了心,说通家人拿出积蓄,承包9座食用菌温棚,从臣祥菌业购入菌棒。没成想,刚出菇连下9天雨,温棚积水漫至膝盖,她只得一筐一筐往外搬香菇。天天泡在水里“抢救”,还是有6座温棚的菌棒受灾。眼瞅这么多投入打了水漂,王世芳一屁股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所幸,臣祥菌业与王世芳签了协议:受灾减产可以获得补偿。“那一年,不赔不赚,但让我坚定了种食用菌的信心。”王世芳说,“遇到困难,有政策兜底,咱心里踏实。”

  从“人挑手装”到全程自动化,从“靠人工”到“靠科技”,小菌菇逐步成为搬迁群众致富大产业。王世芳也靠着发展势头迅猛的食用菌产业,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年她承包的食用菌温棚达到25座,年收入突破30万元。

  王世芳的致富故事,只是产业发展给搬迁群众带来“稳稳幸福”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天祝县结合安置区气候特点和区位优势,着力培育壮大“牛羊鸡马菜菌藜药”八大产业和“高原百合、藏地雪鸡、蕨麻土猪、菜用蚕豆、野生山菌”五小产业,出产的优良农产品渐渐享誉全国——“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中国高原夏菜之乡”,一个个响亮名头纷至沓来,鼓起了群众腰包。

  来之不易的数字反映实绩:至目前,天祝县已在移民安置区建成设施大棚1863座,养殖羊4.4万只,栽培食用菌780万袋,引进龙头企业31家,组建以及规范提升专业合作社507家,建设白牦牛、藜麦、臣祥滑子菇等12个农业产业园……

  “我们还鼓励搬迁群众将迁出区土地及安置区土地流转给企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特色产业集约化发展。”天祝县发改局工作人员白斌青介绍,为了降低搬迁群众产业发展风险,安置区推行“订单+保单”的模式,通过下派科技特派员、建设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等方式,为搬迁群众发展特色增收产业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党建引领 治理更高效

  德吉,藏语意为“幸福平安”。走进松山镇移民安置点德吉新村功能完善的党群服务中心,村民们在文体活动室或棋艺博弈,或书中遨游;宽敞整洁的文化广场上,孩子们快乐地来回穿梭,老人、妇女们跳着欢快的锅庄,一片祥和景象。在村子建设初期,这里却是另一副模样:来自不同地方的移民生活在一起,村里大小矛盾不断,干群关系紧张,社会治安混乱。

  面对这种局面,德吉新村把选好、用好、管好村“两委”带头人,着力提升村党支部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破题之策,成立党员服务队,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帮扶活动,着力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同时,推选退休教师、退休干部、老党员等为乡贤调解员,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用老百姓的“理”平老百姓的“事”,使一批家庭婚姻、邻里纠纷解决在了一线、化解在了萌芽。

  “现在村子里喝酒闹事赌博的少了,邻里和睦、互帮互助的多了;矛盾纠纷少了,一心一意抓产业谋发展的多了。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了。”德吉新村党支部书记辛文忠说,村里还以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建立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禁毒禁赌会,在村党组织的引导下常态化开展议事,形成村、组自治良性互动局面。

  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强,让基层治理的各项工作更具推动力、落实力,就能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治理效能。近年来,天祝县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导向,将未就业大学生、致富带头人等选入村“三委”班子,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广道德储蓄所、道德“红黑榜”,评选“最美家庭”等,安置点社会治理效能明显提升,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加快构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