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妇幼保健院 封控后的52小时
工作人员给在院人员分发食品。
7月7日16时,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发现1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疑似阳性病例。18时,医院封控。7月9日22时25分,在省区市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经过2天多科学有序奋战,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全面解除封控,正常医疗工作全面恢复。
在52小时的封控中,在院的2464名患者及陪员与2000多名医务人员、警察、社区工作者投入到一场特殊的战斗中。
一场突如其来的遭遇战
“对不起,请止步。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暂时请不要离开医院。”7月7日18时,刚刚抱着5个月宝宝看完湿疹,正要走出甘肃省妇幼保健院门诊大楼的年轻妈妈刘璐被拦住了去路。
夏天傍晚慵懒的空气,一下变得焦灼。50米外的医院大门,39℃高温下,警察、社区工作人员拉出了长长的警戒线。
这一刻,和刘璐一样,在院的其他488名门诊就诊人员、1975名住院患者及陪员按下了“暂停键”,他们与省妇幼保健院1944名职工投入到了一场特殊的遭遇战。
2个小时前,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七里河院区新冠病毒核酸检测1∶10混检中发现疑似阳性病例。医院立即启动新冠疫情五色预警B级方案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应急处置预案,并向七里河区疾控中心上报信息,对同管10人单人单采核酸检测,相关科室封控管理,经复核一名在院人员阳性。
病毒,又一次考验着一座城市防疫的速度和力度。
省区市各级政府第一时间组织会议专题研究并接连作出指示,要求把守牢第一道防线作为重中之重,把提升流调能力作为防控之要。
7月7日18时,医院封控院区、摸排高风险人员,根据风险对院内分区管理,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全院3400多名职工和进修实习人员、患者及陪员、滞留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物表采样及环境消杀等各项工作也有条不紊展开。
“从核酸检测开始,专人专线,全程闭环管理,不能有一丝疏漏!”30分钟后,门诊楼外两处核酸检测点紧急启用,同步开辟了老弱妇孺特殊人群检测绿色通道……
奋战“疫”线加速度
当2464名患者及陪员猝不及防被封控时,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与平复大家的情绪成为第一要务。
入夜的医院配餐中心灯火通明,发面、择菜、熬粥……所有工作人员紧张忙碌着,1个小时后,热气腾腾的包子、小米粥免费送到了滞留人员手中;人群中,有新手妈妈很着急,“来得匆忙,宝宝的尿不湿、奶粉都没带”。不一会儿,医护人员将码数合适的尿不湿、奶粉、专用的宝宝治疗车送到了她们身边……
有人将自己在医院的食谱发到了微信、抖音。网络那端,有留言说“爱了、哭了……”
临近深夜,医院紧急筹措几百条毛毯、被褥,护理人员将孕妇、老人与儿童安排到了紧急腾出的门诊诊室就寝,确保每位滞留人员都能安然入睡。很快,在温度适宜的门诊大厅,疲惫的人们进入了甜美的梦乡……
就在熟睡的人们身边,临床检验中心进入了“极昼模式”——试验台上摆着一排排红帽盖子的标本,有人录单,有人加样,有人分析数据,几台基因扩增仪发出有节奏的嗡嗡声。
疫情不断线,我在线上等你——这是医院对患者最安心的承诺。同一时间,互联网医院平台成为服务线下病人及复诊续方人群的重要途径。在这个网上空间,专家为无法来院的患者提供“线上诊疗”,全力解决他们在特殊时间的就医问题。
暖心的“双向奔赴”
在守护与被守护中,从来不是单向付出,更多是让人暖心的“双向奔赴”。
7月8日19时,全院全员两轮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专家研判,“解除门诊滞留人员封控!”听到这一消息,人群爆发出一阵阵欢呼。
回家前,有人转身默默鞠躬,有人紧紧抓着护士的双手不肯放开。他们最深刻感受就是医务人员爱的温暖与力量。那些“停与不停”中的有张有弛、淡定平和与乐观自信,共同构筑着抗击疫情最坚固的防线。
7月9日22时25分,在省区市各级政府部门的指导下,经过2天多科学有序奋战,省妇幼保健院全面解除封控,正常医疗工作全面恢复,做到了国家卫生健康委有关疫情发生后对医疗机构封控或停诊时间的要求。
文/图 奔流新闻·兰州晨报记者 欧阳海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1月05日【快讯】全省有中风险区8个,6市划定封控小区94个
- 2021年11月02日【疫情防控 甘肃在行动】兰州市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封控管控
- 2021年10月25日【我在现场】齐心聚力 共克时艰——兰州本轮疫情首个封控小区云祥小区“战疫”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