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让敦煌文化和文物在新时代绽放新光彩

 2022/08/19/ 16:04 来源:酒泉日报 记者 张花

  “我们不断强化科技创新能力,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联合攻关,走出了一条特色化的强科技石窟保护之路。”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敦煌研究院在国内率先进行文物数字化探索研究,形成了一套科学壁画彩塑数字化技术,制定了14项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标准与规范。成功申报包括“墓葬壁画原位保护关键技术研究”“多场耦合下土遗址劣化过程及保护技术研究”“丝路文物数字复原关键技术研发”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个,承担省部级及以上课题67项,获得授权专利45项,制定行业标准7部。

  6月15日,敦煌研究院主办的学术期刊《石窟与土遗址保护研究》创刊发行,将更好地推动敦煌乃至全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敦煌文物保护工作持续推进。我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悬泉置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玉门关遗址保护管理办法》等,敦煌市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的指导意见》,保证了中央和省、市关于文物保护的决策部署在敦煌落地见效。敦煌还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文物标识标牌树标立界工作,文物及其周围风貌得到了有效保护。

  敦煌市文物保护中心副主任张春生说,《敦煌佛爷庙—新店台墓群保护规划》《阳关遗址文物保护利用规划》《敦煌市沙州故城保护规划》《白马塔保护利用规划》《寿昌城遗址保护利用规划》等文物遗址规划初稿已编制完成,《玉门关及长城烽燧遗址保护规划》已提交国家文物局二次审核。

  王成是敦煌市文物保护中心阳关文物管理所文物保护员,他每天都会在遗址附近巡查,阻止车辆进入保护区、修缮遗址标识牌和围栏、发放文物保护宣传册,并向附近村民讲解遗址的历史价值和保护的必要性。“这几年,人们保护文物、爱护文物的意识明显增强,基本没有发生过破坏遗址的行为。”王成说。

  创新展示方式

  让文物宝藏“活”起来

  文物和文化遗产曾有辉煌的过去,也应该有闪光的现在,并且还要充满生机地走向未来。

  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营造传承中华文明的浓厚社会氛围”。

  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游客观看《梦幻佛宫》球幕电影时惊叹连连,恍若置身艳丽华美、如梦似幻的洞窟之中,飘逸的飞天、肃穆的佛像、虔诚的供养人触手可及、近在咫尺,细节纤毫毕现,实现了石窟文物保护和旅游开放的双赢。

  “我在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观看了《千年莫高》《梦幻佛宫》两部电影,太震撼了。”四川成都游客杨佳尘说,“我是第一次来敦煌,旅游体验非常好。”

  7月22日,敦煌唐代服饰文化暨创新设计展与第五届敦煌服饰文化论坛在敦煌举办。赵声良在致辞中说,敦煌服饰文化研究是敦煌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希望通过此次展览,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敦煌文化艺术魅力,把敦煌服饰文化研究引向深入,同时通过创新设计为社会服务,让敦煌文化更有活力。

  走进敦煌博物馆,仿佛徜徉历史长河。敦煌建筑、彩塑、壁画艺术和佛教文化及历史人物陆续“登场”,与游客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

  “将文物和文化遗产仅仅保留下来远远不够,更重要的是发掘文物和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服务于当下。”敦煌博物馆馆长石明秀说,近年来,敦煌博物馆不断改进公众服务,下大力气挖掘文物蕴含的中华优秀文化,积极探索博物馆传播力建设,开展分众化讲解服务,开办博物馆历史文化课堂,创新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推出菜单式主题讲解和生动活泼的文创产品,吸引更多人关注并探究敦煌文化,让珍藏在博物馆的宝藏“活”起来。

  “活”起来的不止馆藏文物,还有壁画。

  “融迦陵仙鸟为灵,汇壁上丹青为意。大家好,我是敦煌仙子伽瑶。”6月15日,在由敦煌研究院和腾讯联手打造的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成立发布会上,首位数字敦煌文化大使——敦煌莫高窟官方虚拟人物伽瑶亮相。伽瑶的原型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声音婉转如歌的神鸟“迦陵频伽”,服装纹饰及配色等设计灵感来自《都督夫人礼佛图》中的供养人和莫高窟第217窟《观无量寿经变》中的菩萨。未来,伽瑶将以丝路文化科普、IP创新跨界合作等方式与大家见面,还将成为“云游敦煌”首位数字讲解员。

  丰富文创产品

  让敦煌文化“潮”起来

  近期,敦煌壁画收藏卡牌上线,开发团队为卡牌设计了AR效果,通过手机可让卡牌上的壁画内容动起来。奔跑的九色鹿、演奏的乐工、舞动的飞天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关注。而敦煌系列数字文创藏品的发售,则让敦煌文化艺术和传说故事获得全世界收藏爱好者的高度关注,6月18日一经推出即迅速售罄。

  2019年10月,“敦煌博物馆送王一博滑板”和“王一博感谢敦煌博物馆”话题在微博登上热搜榜并引发热烈讨论,创造了4.1亿的阅读量。青年演员王一博在收到敦煌文创滑板后发微博感谢敦煌博物馆,并表示感受到了传统文化艺术与爱,呼吁更多年轻人了解并参与保护传统文化,引发了年轻群体对敦煌的向往。近年来,国潮文化兴起,敦煌博物馆也与各大品牌、创作团队合作推出丰富多样的文创产品,时尚的设计和语言表达受到许多人追捧。

  “流量让更多年轻人看到敦煌、了解敦煌、走进敦煌。”敦煌博物馆馆长石明秀说,“近年来,敦煌博物馆先后与华为、网易、京东、肯德基、联合利华等公司和品牌跨界合作,与《极限挑战》《这就是街舞3》等综艺节目联合进行内容打造,让敦煌文化以多种形态发声,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创产品为载体创新文物传播方式,以与时代融合、多元、包容的姿态开启与世界的对话。”

  推进文旅融合

  让文化载体更多样

  在无数人的不懈保护、传承和发扬下,历经千年的敦煌如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成为无数人今生一定要去的地方。

  22岁的小七是敦煌人,去年4月大学毕业后回到敦煌,成为旅拍摄影工作室的摄影师。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专程到敦煌拍写真,为了引流,摄影工作室5月1日开通了直播账号,小七当上了主播。“我像一个在线导游,把家乡好看好玩好吃的东西介绍给全国的朋友。有很多人告诉我,他们很喜欢敦煌。”小七说,他正在不断学习敦煌文化和相关知识,希望未来能把直播做得更好,让更多的人通过他了解敦煌文化、爱上敦煌。

  同样被敦煌文化吸引的还有在抖音上拥有89万粉丝的主播“奥大粒”。这个成都女孩辗转敦煌各热门打卡地做户外直播。“原本计划在敦煌直播一周,但敦煌的文化和美景让我停留了两个月。”“奥大粒”说,她在直播间跳舞之余还会普及敦煌文化和相关知识,推荐敦煌景点和李广杏。

  敦煌市注重通过打造文艺精品展现敦煌文化之美,《丝路花雨》《又见敦煌》等艺术精品剧目频频亮相国内外舞台,也吸引着许许多多的游客前来观看。“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绝色敦煌——文化时尚秀”“丝路明珠——敦煌石窟在威尼斯”等敦煌文化艺术精品展览相继走出国门,尽现敦煌文化艺术魅力。敦煌市还深入挖掘敦煌文化内涵,邀请阿来、叶舟等名家采风,创作推出《敦煌本纪》《莫高学堂丛书》等一批以敦煌为题材的文艺精品。首部亚洲文明对话题材的大型纪录片《莫高窟与吴哥窟的对话》,让人们在领略两座世界文化遗产神奇壮美的同时,接受了一次海陆丝绸之路交汇的文化洗礼。

  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是包容开放的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和文化自信。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是中国唯一以“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为主题的综合性国际博览会,目前已举办5届。敦煌市充分发挥文博会效应,先后举办“流光溢彩——平山郁夫丝绸之路美术馆藏古玻璃珍品展”“敦行故远:故宫敦煌特展”等各类文化交流活动150余场次,为弘扬敦煌文化搭建起合作交流平台。特别是以“文化圣殿·人类敦煌”为主题的2021“东亚文化之都·敦煌活动年”,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中日韩敦煌文化交流成果展和“敦煌之韵”文艺演出、“潮起敦煌”主题文创展、“情系敦煌”书画展等20多项重点活动和百余场分项活动,多角度、多形式、多元素展现了敦煌地域特点、文化特色和城市魅力。

  7月30日,舞剧《丝路花雨》云端全球首播,两个小时吸引了超20万人在线观看,打开了展示敦煌文化的全新窗口。

  剧中最盛大辉煌的一幕是“金光千佛”出场,美丽婀娜的敦煌飞天化身千手观音,在灿烂耀眼的金色灯光笼罩的舞台中缓缓出现,刹那间,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和绝美的舞台效果让台下掌声雷动、群情激昂。

  这不正契合了“敦煌”二字的本意么?敦者,大也,煌者,盛也。

  今年6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实施意见》,把敦煌文化传承弘扬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时期末,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工作体制机制健全完善、标准体系形成规范、研究阐述和传播推介水平明显提高,以莫高窟为代表的“中国特色·敦煌经验”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作用更加彰显,繁荣发展敦煌文化取得历史性阶段性成果。到2035年,传承弘扬敦煌文化的质量和水平得到全面巩固,敦煌文化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魅力更加凸显,在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更加彰显,为铸就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作出甘肃更大贡献。

  敦煌,辉煌继续。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