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经济

守护粮丰民安 书写“金色”答卷——甘南州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调查

 2022/08/25/ 08:11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韦德占

守护粮丰民安 书写“金色”答卷

——甘南州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调查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韦德占

  民安,重在粮安。青稞作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种植历史悠久、分布很广的粮食作物之一,是当地农牧民生产生活的基本保障,更是酿造工业、饲料加工业的重要原料。如今,这个在青藏高原上有着3500年种植历史的农作物,正在甘南焕发着新的光彩。

  良种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技术集成示范持续加大、绿色有机生产更加规范、产业体系加速完善……甘南州正依托自然资源禀赋,结合“五无甘南”创建行动,全力打通“全域无公害”中梗阻,创建立足甘南、面向全省、走向高端的青稞绿色有机大品牌,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甘南力量”。如今,甘南州青稞产业标准化、生态化、品牌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越发明晰。

  强农固本良种先行

  “现在是成熟期的关键时节,抽杂去劣工作要抓紧进行,根据青稞的株高、形态、穗芒等特点识别杂株,然后连根除掉,否则会影响种子纯度……”8月10日,甘南州科技局局长陈丽娟带领甘南州农科所、甘南州农技站、甘南州种子站等单位技术人员,来到卓尼县喀尔钦镇原原种、原种繁育基地,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提高种子生产质量。

  为有力推动甘南青稞增产,保障粮食安全,从1976年开始,甘南州围绕青稞增产关键技术问题,选育了甘青系列1-11号、黄青1号、黄青2号、康青3号共14个高产优质品种。

  “在全国总共定名的10个品种中,甘南就占了8个,我们的育种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陈丽娟说。

  这份成绩的背后,是甘南州七代农业科技人员近半个世纪来坚守初心、执着攻关的结果。

  育种,无疑是一项枯燥艰苦的工作,在农业科技人员看来,这还是一项风险回报严重不成正比的选择。陈丽娟告诉记者,从熟悉材料、选材料、杂交、选育、稳定性状、多点多年试验比较最后到报审、推广,育出一个好品种至少需要十几年的时间,很多人辛苦几十年,也未必能搞成一个。然而,从事育种科研近半个世纪,甘南州七代育种人矢志不渝。

  初秋,天高云淡,广袤的青藏高原静谧而深邃。在位于碌曲县双岔镇的良种繁育基地,51岁的甘南州农科所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刘梅金,拿着一株果实累累的青稞穗认真数着穗粒数进行踏田估产,记者看到,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着数据与观察结果。

  “以甘南州青稞主栽品种甘青4号为例,凝聚着几代科研人的心血。为选育甘青4号,仅试验品种就种植了上百个,每天去地里观察、记录,起早贪黑,130天的生长周期里,仅我这里就记录了近两万个数据。”刘梅金说。

  今年,甘南州启动实施青稞产业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项目,建设青稞新品种选育基地20亩,建设原原种繁育、品种展示、提纯复壮田、原种繁育田1500亩,建设良种繁育基地1.5万亩。推行全程机械化耕作、绿色病虫害防治、有机肥替代化肥、秸秆还田、轮作倒茬等绿色高效技术集成示范,为青稞全产业链开发及全过程提质增效提供科技支撑。

  “良种更新换代,品种选育是基础,良种繁育体系是保障。”陈丽娟说,青稞产业化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是形成青稞种子生产、良种精选加工、统一供种的良种供种体系,有助于促进甘南青稞产业良种化。

  生态农业绿意盎然

  8月11日,在卓尼县喀尔钦镇革古村原种繁育基地,一颗颗硕大的青稞穗在微风的吹拂下,香味扑鼻。村党支部书记桑杰丹珠带领着近百名村民忙得热火朝天,进行青稞秋收前的最后一次抽杂去劣工作。

  2020年,卓尼县率先在全州实施“化学农药化肥不进县”农业提质增效试点工作。2021年初,甘南州提出以“全域无垃圾、无化肥、无塑料、无污染、无公害”为内容的“五无甘南”创建行动,坚决推进有机肥全面替代化肥,在培育肥田沃土中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今年已是喀尔钦镇推进有机肥全面替代化肥行动的第三年。如今,喀尔钦镇既种出了绿色有机的“放心粮”,又解决了牛羊养殖粪便带来农业面源污染等问题,还形成了“羊粪生产有机肥、有机肥种出青稞、青稞秸秆养羊”的生态农业循环体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安全、优质、营养食品的需求日趋强烈。对于地处青藏高原的甘南而言,绿色、有机、健康便是最大的竞争力。

  “青稞以其早熟、耐寒、耐瘠、抗逆性强等特点成为甘南州的优势作物,常年播种面积25万亩左右。近年来,甘南通过扩大青稞种植面积,增加低耗肥作物,开展绿色种养循环、轮作休耕、绿色防控等措施和技术,使得生长在甘南高原大地上的青稞,正在变身为享誉世界的绿色营养产品。”甘南州农技站站长曹钧说。

  随着“全域无化肥”创建行动的深入推进,以及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的全面发展,绿色的“原料资源”让产自甘南的产品,盖上了“绿色有机天然”的品牌印记。

  青稞产业蓬勃发展

  近几年,随着科研机构对青稞具有辅助降血脂、降血压、控血糖、抗衰老等营养价值的深入研究,用青稞加工成的啤酒、白酒、饼干、面条等特色食品和饮品正悄然兴起,青稞深加工逐步成为群众增收、企业获利的重要渠道。

  青稞饼干、青稞米、青稞方便代餐食品、青稞纤维面、青稞饮料……8月12日,在碌曲县爱麦思特色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展示厅,记者看到10多种青稞精加工产品。“公司在申报青稞相关专利10余项的基础上,正在开发青稞系列产品。”公司总经理道吉仁欠说。

  目前,甘南州规模化青稞食品生产企业达10余家,临潭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青稞麦索与青稞保健米、夏河县白云公司生产的青稞炒面、碌曲县亲民农牧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青稞饼干等一系列青稞加工产品已形成一定规模。此外,群众以小作坊形式生产和开发的藏族特色食品已达近百种。

  “青稞最大的特色是低糖、低脂肪、高纤维、高维生素,食用青稞制品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三高、滋养身体,也符合现在大部分人追求健康、追求养生的生活理念。”甘南州农科所高级农艺师李风庆说,通过挖掘青稞的营养价值,让高原特色产品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在终端消费市场面前,有利于打造出独具特色的“甘味”品牌。

  如今的甘南高原大地上,青稞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全国各地的餐桌上、超市里。基础已经具备,如何打造区域品牌、特色品牌,实现青稞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我们相信,甘南将大有作为。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