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文卫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们这十年】雄关之下 多彩田畴织锦绣(报告文学)

 2022/09/16/ 08:5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刘恩友

  共同致富,家家户户笑声飞扬

  良好的发展条件,让村民动了起来,也富了起来。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养殖和种植业成为黄草营村致富的支柱产业。2012年,黄草营村建成占地12.6万平方米、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生态养殖园区,成立了畜牧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政府引导、协会管理、合作社运作”的原则进行修建和管理。

  在地处黄草营村七组的“盛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里,近80头“西门塔尔牛”有的正在悠闲地吃草,有的卧在地上摇尾巴,有的睁着大眼睛打量着来人。

  “盛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甘晓甜介绍,合作社前三年主要养羊,第四年开始养牛,特别是“西门塔尔牛”适合在这里养殖,产品销路好,价钱稳定。甘晓甜说:“其实就是想干点事情,在这里搞养殖产业还可以带动农民共同富裕,另外,能让全市人民吃上放心肉,也是我的一个心愿。”

  像“盛丰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这样的合作社在黄草营村已有11家,完成建设投资880万元,初步形成了养殖规模。

  除了专业合作社外,黄草营村还有每户上百只的集中养羊户23户,有200多户发展圈养羊,每户10只-30只数量不等,全村羊的存栏数已经达到8000多只。这些羊以生长在黑山和戈壁滩上的沙葱、羊须草、黑刺草、酸刺、马莲等为食料,羊肉口感细腻、嫩滑,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是纯天然的绿色滋补佳品,因而黄草营村的羊肉十分畅销。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黄草营村还把制种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大力发展以玉米、花卉、葵花和各种蔬菜制种为主的订单农业。近年来全村每年制种面积均达2000余亩,其中制种玉米面积约占45%,制种葵花约占25%,制种花卉约占10%,制种蔬菜约占20%。

  随着近几年订单农业规模的扩大、品种的增多,制种产业迅速成为黄草营村产业化程度最高、联系农户最广、占农民收入比重最大、农业效益最为显著的支柱产业,是黄草营村农民增收致富的“黄金产业”。

  黄草营村还将发展的目光瞄准了周边的戈壁。在驻地部队的援建下,黄草营村在丰翔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成了6座温室大棚,以种植西红柿、西葫芦等常规蔬菜为主,探索着现代戈壁农业产业发展的新路子。

  建成后的这些大棚由黄草营村委会管理,所得收益20%用于大棚的维护和再投入,其余80%用于补贴黄草营村和断山口村8户建档立卡低收入家庭。因而,这些大棚被村民亲切地称为“爱民大棚”。

  初夏时节,在黄草营村的大棚里,西红柿、西葫芦、小吊瓜等果蔬长势喜人,吸引不少市民前来采摘。承包户李继成是第一个承包大棚的农户,他说:“我承包的4座大棚,前期做了土壤改良,种的蔬菜都是无公害有机农产品。”每座大棚每年可以种两茬,每茬收入近2万元,除去前期投入、租金等各种成本,收入还是很可观的。

  这些年来,黄草营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通过一户一策、精准施策,全面帮扶,并不断开发“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的特色农产品,实现了共同富裕的目标。

  经济发展了,对环境要求就更高了。因此,黄草营村紧紧围绕嘉峪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紧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目标,以“支部为核心、党员为主体、群众齐参与”的整治格局,深入推进“三清三拆三创建”专项行动,农村“颜值”“气质”比翼齐飞。

  清风徐来,万物繁茂。走进黄草营村,喜鹊在枝头呼唤着希望的果实和喜悦的丰收,田野里轻纱般的薄雾,散发着湿润的泥土气息和麦子成熟的味道,远处吹来清凉的风,树木被微风吹得沙沙作响,阳光透过树叶间的罅缝,闪动着金色的光芒,小鸟啁啾,布谷声声。

  这里成了城里人向往的生态家园。甘晓甜说:“等孩子都大了出去了,就把城里的房子卖了,把家搬到黄草营,过一种在田园中栖居的生活。”

  “凤凰”回乡,家门口也能创辉煌

  家是离家近的乡愁,乡愁是离乡近的家。

  近年来,黄草营村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依托嘉峪关关城文化景区、悬壁长城景区和嘉北工业园区等区位优势,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目标。先后获得“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标准化党支部”“甘肃省乡村旅游示范村”“廉政文化建设示范村”“雄关先锋号”“甘肃省四星级农家书屋”和“市级文明村”等荣誉称号,2020年还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村里条件越来越好了,发展就有了空间,返乡的青年也就有了用武之地。正因为这些,让全村青年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发展前景。黄草营村一组组长李建兵说:“我们有信心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嘉峪关,看到雄伟的长城,体验独特的长城文化。”

  曾经当过村委会主任、村支书的龙彦忠认为,黄草营有山有水有景点,只要定位准,一定有发展。

  龙彦忠高中毕业后回村创业,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他2003年开始兴办农家乐,2009年投资30万元在自家院修了150平方米的彩钢房,在景点附近经营餐饮服务,曾经获得“全省回乡青年创业奖”。

  龙彦忠说,嘉峪关市有酒钢等许多大企业,用人需求大,所以,全村有500多人就近打工搞劳务输出,下班后再回到村里或搞特色旅游,或发展养殖、种植业,既就近打工,又不耽误家里的农活,收入十分可观。

  黄草营村得天独厚的条件成就了一批回乡青年创业发展。2013年,陈旭从甘肃农业大学毕业后,回到家乡黄草营村创业,2020年底,他被选举为黄草营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说:“黄草营有许多得天独厚的条件,但现在还没有完全挖掘好、利用好、发展好。只要把制种农业、设施养殖业、就近劳务输出业和乡村旅游业为主的这五个特色产业打造好,提高眼界,善于学习,贴心服务,克服困难,艰苦奋斗,村党总支就一定能够带领村民把黄草营村发展得更好、建设得更好。”

  如何从“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品农家乐”到“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消费,再到全方位的乡村田园生态休闲游,这些都成为黄草营村许许多多有志青年扎根黄草营村的理由,也是黄草营村进一步发展壮大的燃点、沸点。

  多年梦想,不懈奋斗,今朝梦圆。富了口袋也富了脑袋的黄草营村在乡村振兴的宏大画卷上,阔步走上了一条“小村庄,大文章;小村庄,大发展;小村庄,大舞台;小村庄,大未来”的希望之路、振兴之路。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