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甘肃播报  >  社会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我们这十年 邮政篇】人民邮政为人民 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2022/10/09/ 08:5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人民邮政为人民 彰显国企责任担当

  牢记使命 厚植普服之根

  长期以来,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甘肃省分公司(以下简称“甘肃邮政”)把普遍服务作为立业之本。全省下辖14个市州分公司,86个县(市、区)分公司,拥有1653个邮政营业网点,邮路872条,全省1.6万个建制村全部直接通邮。近年来,甘肃邮政将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初心使命与弘扬战邮精神紧密结合在一起,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精细化管理,推动普遍服务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

  国企担当 助力乡村振兴

  甘肃邮政在发展农村电商方面具有独特的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四流合一”优势和线上线下渠道优势。

  线上,利用邮政自有电商平台邮乐网建有13个市级振兴馆,58个县级扶贫馆,上线甘肃农特产品1400余款;借助主流电商平台建设省、市级邮政官方店20余个,拥有平台粉丝近百万人。依托集团公司全网统一运作,已组织举办并参与五届“919电商节”“农民丰收节”等活动。

  线下,依托邮政自营网点和社会加盟站点,积极开展农技培训、农资优惠购、邮件代揽代投、便民缴费、快消品商品批销、家电下乡等业务。在扩大邮政业务服务种类,延伸邮政业务服务范围基础上,招商引入全省各地名优农特产品的种养殖农户、专业合作社及中小型加工企业,建立产销对接关系,引入更多的农特产品,通过邮政分销、省际互销、供应链合作等渠道,进一步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并为农村客群提供农产品产前、中、后期农户的金融、寄递服务需求。

  同时,通过邮政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并满足全省农村电商业务发展仓储需求,提升了寄递物流配送服务能力。每年固定开展天水樱桃、天水花牛苹果、兰州百合、民勤蜜瓜、定西粉条、临泽小枣、敦煌李广杏等农产品惠农合作基地项目,多个农产品线上销售过万单,全渠道销售额过亿元。

  2022年,甘肃邮政联合甘肃省商务厅、甘肃省邮政管理局启动“数商兴农 惠农富民”线上线下促销活动,配合省商务厅组织我省企业与天津、济南、青岛、福州、厦门、南京等120家企业“云签约”农产品订单,共同助销7.8亿元。甘肃邮政为促进农村消费、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疫情防控 保供保通保畅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肃邮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坚决做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全省各级邮政企业闻令而动、积极作为,彰显国企责任担当。甘肃邮政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践行“人民邮政为人民”服务宗旨,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寄递服务两不误。为做好居民群众“菜篮子”“米袋子”等基本生活物资保障工作,甘肃邮政积极发挥电商平台、寄递、社区团购等平台和合作单位资源优势,通过“线上下单+线下配送”的模式,做好品控、运输、投递、消杀工作,确保居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正常供应,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和接触风险,全力以赴保障居民群众生活和物资安全畅通。甘肃邮政向社会郑重承诺“四不中断、四免费办”,充分托底百姓生活必需品的配送,有效维护了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

  绿色发展 同守一片蓝天

  围绕绿色发展,甘肃邮政按照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的总体部署,依托邮政企业网点平台资源遍布城乡的优势,结合甘肃实际,多管齐下,按下绿色邮政发展“快进键”,着力将邮政企业打造成“绿色运营践行者,绿色生活推动者、绿色生态守护者、绿色品牌塑造者”。深入推进绿色包装工程、绿色运营工程、绿色运输工程、绿色金融工程等,努力以低成本低耗能换取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推进绿色包装方面,促进包装绿色化、减量化;推广应用绿色低碳包装材料,可降解的绿色包装材料应用比例达到50%以上,绿色包装箱出售覆盖100%的邮政支局(所);包裹电子面单使用率达到99%以上,减少胶带使用量,推进包装回收利用。

  在推进绿色运营方面,将大力推进运输车辆节能,全面推广甩挂运输,应用智能分拣设备,优化终端投递设备,提高新能源车辆的使用比例,城市新增投递用车全部使用新能源车辆。

  在推进绿色金融方面,大力发展手机银行、保险线上出单平台等电子渠道,电子银行交易替代率达到93%;积极推广智能终端自助设备。

  在推进节能降耗方面,继续推动邮件处理中心和信息机房等生产场地的节能建设和运营,倡导员工低碳生活,实行低碳办公、低碳生产。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