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甘肃  >  综合发布

甘肃矿区人民法院:坚守初心使命 以司法力量守护绿水青山

 2022/11/24/ 19:38 来源:每日甘肃网

  11月23日,在全国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暨第一次环境资源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表彰了全国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以及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刑事审判优秀业务成果。甘肃矿区人民法院兰州环境资源法庭荣获全国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先进集体,四级高级法官马兆民为全国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先进个人。这也是甘肃矿区人民法院兰州环境资源法庭和法官首获殊荣被最高人民法院表彰。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绿水青山离不开司法护航。那么,甘肃矿区人民法院怎样坚守初心使命,以司法力量守护绿水青山呢?

  聚焦主责主业 护航绿色发展

  甘肃矿区人民法院兰州环境资源法庭自2019年挂牌成立以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总书记视察甘肃时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殷切嘱托,始终站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坚决贯彻省委重大决策部署,以推进环境资源审判专门化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强司法审判,完善司法机制,提升司法能力,环境资源审判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和较好效果,“甘肃模式”已初见成效。

  始终坚持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理念,通过案件审理,为助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维护生物多样性、规范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保障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环境资源案件大多具有复合性、技术性强的特点,审理周期长、审理难度大,对法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针对这一实际,矿区法院积极探索跨庭室组建审判团队,有效落实了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归口审判,提升了员额法官跨领域审理环资案件的能力。特别是兰州环境资源法庭挂牌成立后,以现代环境司法理念为引领,注重在个案中总结裁判规则、培育精品案例,努力实现个案专业化、精品化审判,在个案审理中提炼的“行政机关代履行费用不属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处理范围”“违反相关技术规范的监测报告不能作为环境执法的依据”等裁判规则得到了最高法院的认可。

  另外,在案件审理中注重将修复行为、修复效果作为重要考量因素,立足不同环境要素修复需求,积极探索第三方修复、劳务代偿等方式方法,有效彰显环境司法惩治、保护、预防和恢复功能,实现了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不断创新裁执思路,逐步探索案件线索移送、专家意见引入、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司法确认类案审查方式、司法网拍采矿权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裁执规则,不断提升环境司法专业化水平和治理成效。近年来,矿区法院所承办的案件多次被上级法院评为全省法院十大案件、全省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典型案例,先后有11篇案例分析和裁判文书在国家级及省级评选中获奖。

  创新体制机制 汇聚共治合力

  作为新的诉讼领域,环境资源审判特别是环境公益诉讼在法律法规、理论研究、审判实践等方面均存在供给不足,因此,甘肃矿区人民法院兰州环境资源法庭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就成为环境资源审判的常态。立足审判实践,积极推动环境资源裁判机制与方式创新,如将环境修复方案作为裁判文书的附件,为生态修复提供依据;通过向公益基金寻求资金资助、委托专家对生态损害情况出具专家意见等方式,有效破解公益诉讼案件对鉴定评估过度依赖以及鉴定费用难落实的实务难题;在巡回审判中邀请乡政府、村委会、司法所和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等一同参与案件处理,对生态修复、第三方治理等行为提出意见建议并进行监督管护,有效形成环境保护合力,这些创新举措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注重构建环境司法多维支持机制,加强与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环保行政机关的沟通协作,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就环境资源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策开展广泛研讨和深入交流;先后与甘肃政法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共建“两基地一中心”,推动审判实务与司法理论的深度融合;通过设立生态环境司法保护修复基地,助力生态环境脆弱区环境修复与治理经验和模式落地生根;推进大江大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与其他省份兄弟法院共同签署《黄河流域保护环境资源审判协作框架协议》,建立协同审判、要案会商、交流研讨、信息共享等机制,携手破解黄河上游区域性环境司法协作难题。

  丰富司法实践 回应社会关切

  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及时将生效裁判文书于网络公开。甘肃矿区人民法院全面推行7人制合议庭,对多起涉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进行了公开审理,并举办庭审观摩活动,邀请院校师生和相关部门观摩旁听,以案说法。在每年“6·5”世界环境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环资审判绿皮书及典型案例,全面展示全省集中管辖法院环资审判工作取得的新成效;每逢重要节点,通过设置展板、悬挂条幅、发放宣传手册、进行法律咨询、“送法进社区、入校园”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开展法治宣传,激发社会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通过法律讲座、提供咨询等方式,介绍全省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成果,解答社会各界的疑问和咨询,宣讲母亲河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改善、防治污染等方面的内容,共同探讨生态环境修复问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充分依托“两微一端”新媒体平台,对案件办理、生态修复、多元联动、巡回审判等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人民群众对优质生活环境的美好期许,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甘肃矿区人民法院将始终秉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人民至上、公正司法、守正创新,通过持续不断地在环境资源审判实践中深耕细作、精益求精,为筑牢国家西部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山川秀美、生态优良的美丽甘肃提供更加坚实有力的法院担当。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